程序文件依据ISO9001:2015;GB/T19001-2016标准编制编号:XJJX/QP-2018版本:第一版(2018)受控状态:分发序号:拟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8-01-01 实施日期:2018-01-01 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布目录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XJJX/QP-01-20181.0 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与资料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
2.0 范围:适用于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与资料(包括外来文件与资料)的控制。
3.0 职责:4.0 定义:4.1质量手册:根据GB/T19001-2016 标准要求,阐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4.2 程序文件:描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活动的文件。
如内审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 工作指导文件:作业指导书、图纸工艺、技术文件、检验标准等,在作业过程中须使用的文件与资料。
4.4 质量记录:用于记录作业结果所用的文件。
5.0 程序:5.1文件版本的表示方法用“第X版”表示。
5.2文件编码原则:各种文件编制、更改均应由综合部编码。
5.2.1编码原则:5.2.1.1质量手册:XJJX/QM-2018 XJJX代表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QM 代表质量手册,2018代表年代:5.2.1.2程序文件:XJJX/QP-XX XJJX代表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QP代表程序文件,XX 代表文件编号:5.2.1.3作业指导书:XJJX/ZY-XX XJJX代表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ZY代表三层文件,XX代表文件序号。
5.2.1.4记录:XJJX/JL-a.a-xx XJJX代表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JL是记录的简称,a.a 是GB/T19001-2016标准编号,XX是记录编号。
5.2.1.5 各项的编码不得重复使用。
5.3 文件、记录的编制、更改、作废:5.3.1文件、记录格式的编制:视工作需要由需求部门指定人员,以各类文件、记录标准格式编写,编写完成后,相关部门审查、批准后交综合部,记录应由综合部统一按编号控制,并登陆于《质量记录一览表》。
5.3.2文件、记录格式的更改:文件若不符合现状或记录的格式使用不便,应由发现部门填写“文件更改、作废申请表”,交原制定部门修改,并及时填写“文件修改记录”。
5.3.3文件、记录的作废:由制定部门填写“文件更改、作废申请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作废。
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文件管理员加盖“作废”和“参考”印章后留用。
5.4 文件分发、回收:5.4.1经颁布发行的文件,应由综合部以“受控文件清单”打印管理,并依据制定部门所拟的份数复印后加盖红色“受控”章发行,并请接受部门于“文件发放、回改登记表”上签收。
5.4.2 更改及作废时,应由综合部依分发的记录发行新版时回收旧版文件,回收时应注意数量及内容的完整性,并记录于“文件发放、回改登记表”上。
5.4.3发放给上级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为不受控版本。
5.5 文件、记录的保存:5.5.1 文件保存部门:原稿一律由综合部保存,分发的文件由各部门自行保存。
记录的保存:各部门应按记录类别、日期或厂商等分类方式储存,以便日后容易寻找。
记录的保存期限按《质量记录一览表》中的规定执行。
5.5.2旧版文件由综合部回收,各部门不得保留旧版。
5.5.3记录应存放于干燥、避免日光直晒、避免高温、如是电子媒体还应没有电磁干扰的区域,如是热敏传真纸还应复印保存。
5.6 文件、记录的销毁:5.6.1从各部门回收的旧版文件由综合部,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经管代批准后,统一销毁。
5.6.2超过保存期限的文件及记录由保管部门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经管代批准后,自行销毁。
5.7文件的管理:5.7.1现场使用的文件须置于作业场所,非现场使用的文件由各使用部门指定人管。
5.7.2每次的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系统的评审,必要时依5.3.2 执行更改。
5.8外来文件的管理:5.8.1与体系有关的文件(如ISO9000标准)由综合部审查其有效性,确认后,依照本程序5.4~5.7进行控制。
5.8.2技术文件(如标准,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由生产部审查其有效性,确认后,依照本程序进行控制。
5.9记录填写注意事项:5.9.1一般记录应填写完整且不可以用铅笔书写,以避免日后的模糊无法辨识。
5.9.2记录填写错误处应避免使用修正液,重要数据应直接划二横后,再于其旁填写正确的数值。
5.9.3 一般的记录应有填表人的签名。
6.0备注:无。
7.0参考资料:7.1 文件更改、作废申请表7.2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7.3受控文件清单7.4文件销毁申请表7.5文件会签审批单7.6收文登记表7.7质量记录一览表人力资源管理程序XJJX/QP-02-20181.0目的:灌输质量观念,培育本公司各类人力资源以提高人员的技能与素养,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以达到顾客满意。
2.0 范围:凡本公司所有承担质量管理规定职责的人员均属本范围。
3.0 职责:3.1新进人员培训:由综合部安排实施。
3.2在职培训:含管理培训及专业培训,具体由综合部及生产部实施。
3.3 综合部负责编制《岗位任职要求》。
4.0 定义:4.1 新进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未正式录用的人员的培训。
4.2 在职培训:凡在本公司试用期满且正式录用的人员,为提高基本技能、理念或与单位工作职能相关的训练。
5.0程序:5.1人员的安排综合部编制各级人员的《岗位任职要求》后,交管理者代表审核,呈总经理批准。
作为综合部进行人员选择和安排的重要依据。
5.2能力、培训和意识5.2.1新进人员的培训需求:5.2.1上岗基础教育:由综合部主办,当本公司有新进人员,不论人数多少,均先授予基础培训,以使新进员工了解企业概况、管理规章、安全规则、质量意识、基本操作技能等相关事项。
5.2.2转岗培训需求:当工作人员在调动时,如果其不具备新岗位的上岗资格时,必须按要求做培训后方得上岗。
5.2.3在职培训需求:为提高在职员工岗位技能、理念,各部门主管负责提出具体的培训需求。
5.2.4 通过培训,应使员工意识到:5.2.4.1自己所从事质量活动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以及应如何贡献于质量目标的完成;5.2.4.2自己的工作活动对质量的重要影响,包括现实的或潜在的;5.2.4.3 自己在实现符合质量方针和程序以及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5.2.4.4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
5.3 培训计划综合部每年年初根据各部门需要制订出“年度培训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实施。
综合部随时对“年度培训计划”进行考核,必要时进行修订。
5.4培训有效性的评价5.4.1内部培训的,培训部门应将培训记录、理论或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及试卷一并交综合部管理。
5.4.2外部培训有考试成绩或结业证书时,应将证书或其复印件交综合部管理。
5.4.3在培训后若发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由综合部安排再培训,或转换工作岗位,以使其具备的能力与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5.5 培训记录保存与管理5.5.1综合部将每个管理人员的培训记录,记录于“个人基本情况记录表”内,作为人事调用、晋升或工作安排的依据。
5.5.2 综合部应将员工培训记录与资料依《记录控制程序》规定予以保存。
6.0 备注:无。
7.0 参考资料:7.1员工档案7.2年度培训计划表7.3培训记录7.4个人基本情况记录表7.5岗位任职要求基础设施控制程序XJJX/QP-03-20181.0 目的:为确保机器设备的使用顺利并持续发挥所期望的功能,以确保产品质量,并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以收到保养重于事后维修的功效。
2.0 范围:包括生产及检验测量所使用的机器设备。
3.0 职责:3.1 生产车间操作工负责日常保养,生产部负责年度保养、故障维修。
4.0 定义:无。
5.0 程序:5.1工作场所的管理:5.1.1生产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查找可能出现的损坏,防止事故的发生。
5.1.2生产部相关人员发现工作场所损坏或接到工作场所损坏的通知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并查找原因。
5.2机器设备管理5.2.1机器设备的采购:由生产厂长根据厂内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提出购买申请,生产车间和品管部验收。
5.2.2 生产部应建立“机器设备一览表”以便管理查阅。
5.2.3建立机器设备安全操作指导书,并放置于明显处,随时提醒操作者正确的操作方法。
5.2.4机器设备维护5.2.4.1生产及检测的机器设备,应按照“机器设备日常保养要求”进行保养,并随时记录维修等情形,以了解该机器设备的状况。
5.2.4.2机器设备的操作应按操作指导书进行。
5.2.4.3机器设备发生异常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经维修完成后,须由相关人员验收,大、中修后应填写“机器设备维修、验收记录”,合格后才可投入生产。
5.2.4.4机器设备异常,厂内无法维修必须外送修复或请厂外专业人员到厂维修时,向部门主管报告,并经总经理批准后,请厂外专业人员维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5.2.4.5机器设备的年度保养,由生产部计划,原则每年须执行一次,可依生产负荷状况弹性调整其保养时间。
5.2.5 机器设备保养检查保养责任人应按“机器设备日常保养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生产部。
5.2.6设备标识:5.2.6.1机器设备应给予标识,标明其状态,状态分为“完好”,“停用”,“报废”三种状态。
对于完好设备可不挂牌标示。
5.2.6.2机器设备若无法使用时,应标示“报废”或储放于规定区域以示区别。
若已超过使用年限没有经济价值或无法修复时,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停用、报废申请单”,提交总经理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5.2.7 有关机器设备维护保养的记录资料,由生产部依据《记录控制程序》规定妥予建档、保存与管理。
5.3支持性服务的管理综合部负责对支持性服务的管理,如电子文件的管理,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以保证支持性服务的合理、有效。
6.0备注:无。
7.0参考资料:7.1机器设备一览表7.2设备事故报告单7.3机器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7.4机器设备年度保养计划7.5 机器设备验收记录7.6 设备停用、报废申请单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XJJX/QP-04-20181.0 目的:规范如何识别产品要求,如何有效地评审产品要求以及和顾客间的沟通,以期能充分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范围:凡与本公司有往来的顾客皆属本程序范围。
3.0 职责:3.1产品要求的识别:供销部和生产部3.2 产品要求的评审:供销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
3.3与顾客的沟通:供销部4.0 定义:无.5.0 程序:5.1合同的分类5.1.1 常规合同:针对本公司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可以生产的产品所订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