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律知识185问答1.什么是法律?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2.法律有哪些特征?答:法律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法律具有什么作用?答: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法律调整的影响和法的思想影响。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4.什么是违法行为?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几类?答: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两类。
6.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答: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7.什么是犯罪?答: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8.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什么共同点?答: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共同点是:都违反了法律、都对社会有危害、都应受到惩罚。
9.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是什么?答: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10.怎样才能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答:我们要杜绝违法犯罪的事发生,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其次,要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有了不良行为尤其是严重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矫正,不能任其发展;同时我们还有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11.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是哪一部?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什么时候通过的,并于何时施行?答: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并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13.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哪四大特殊保护?答: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4.家庭保护有哪些内容?答: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15.法律对家长在家庭保护中提出哪些禁止性要求?答:法律对家长在家庭保护中提出的禁止性要求有:(1)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2)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3)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16.学校保护有哪些内容?答: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是:(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4)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17.什么是社会保护?答: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18.社会保护有哪些内容?答: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1)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A.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戏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B.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A.建立各种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社会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B.开展多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C.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9.什么是司法保护?答: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执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
20.司法保护有哪些内容?答: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1)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
(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21.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获得哪些法律帮助?答:可以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讼诉、行政诉讼三种。
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
当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援助。
22.未成年学生,容易受到哪些伤害和侵害?答:未成年学生,容易受到的伤害和侵害包括: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被人勒索、殴打、拐骗;性侵害;其他合法权益的侵害等。
23.一旦发现火情应该怎么办?答: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关闭电源(煤气总开关),同时打开门窗呼救。
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楼道中应伏身前进,不得乘坐电梯,(如果地势、楼层较低可撕碎床单做成长布条、绑在窗户上,并沿着下水道逃生),如附近有电话,应迅速拨打“119”报火警。
24.家里漏水应该怎么办?答:家里漏水时,迅速关闭总开关,等家长回来再找人修理。
25.如有陌生人来访应该怎么办?答:如有陌生人来访,绝不能贸然开防盗门,应委婉拒绝,如果来人强行进门,则应大声呼救。
较好的处理方法:①假装没有人在家或用录音电话糊弄来人。
②即使你一人在家,也不要让对方知道你独自在家,要制造有家长在家的假象。
③如果来人纠缠不清,可打电话请求楼下保安或邻居的帮助。
26.在公共场所的自我怕保护主要有哪些方面?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27.发现同伴溺水应该怎么办?答:不提倡未成年人贸然下水救人,应大声呼救求得路人的帮助,或拨打电话求助,或赶紧寻找长木条、棒子之类东西去救助同伴。
28.网友或笔友要求与你见面应该怎么办?答:①坚决委婉拒绝见面,保持神秘感。
②如果非常想见面,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自己熟悉的地点(必须有许多人的地方)同时告诉家长,带2个以上同伴随行。
29.未成年人在自我保护方面存在哪些弱点?答: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等等。
30.匪警电话是多少?答:匪警的电话是110。
31.火警电话是多少?答:火警的电话是119。
32.急救电话是多少?答:急救的电话是120。
33.交通事故报警的电话是多少?答:交通事故报警的电话是12234.森林火警的电话是多少?答:森林火警电话是95119。
35.海上搜救与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答:海上搜救与事故报警电话是12395。
36.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是多少?答: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是12315.37.什么是公民的权利?答: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
38.什么是公民的义务?答: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
39.权利可分为哪几种?答:权利可分为普通权利和基本权利。
40.什么是普通权利?答:普通权利是普通法中规定的权利,是权力主体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的权利,反映了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
41.什么是基本权利?答: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反映了权利主体的宪法地位,体现权利的根本性、基础性与决定性,在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42.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哪些?答: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五)社会经济权利;(六)文化教育权利;(七)监督权与请求权;(八)其他方面的权利。
43.什么是平等权?答: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和原则。
43.平等权有哪些内容?答:平等权内容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差别待遇。
44.我国《宪法》对“平等权”是如何规定的?答: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5.什么是政治权利?答:政治权利是公民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参与国家和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权利。
46.什么是政治自由?答: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法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47.我国《宪法》对“政治权利”是如何规定的?答: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8.我国《宪法》对“政治自由”是如何规定的?答: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9.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答: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50.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有哪些?答: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包括: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教派或那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51.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是如何规定的?答: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52.什么是人身自由?答: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生命权、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害、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
53.人身自由的内容有哪些?答: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4.我国《宪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如何规定的?答: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55.什么是社会经济权利?答: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具有物质经济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
56.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有公民的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
57.什么是文化教育权利?答: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根据宪法的规定,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教育方面体现为受教育权,文化方面体现为科学研究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
58.什么是监督权?答: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59.监督权哪些具体内容?答:监督权具体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等。
60.什么是请求权?答:请求权是指公民有依照宪法规定,要求国家作一定行为的权利,是基本权利实现的手段性权利,是具有一般效力的具体的现实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