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核医学试题,独家!历年题库

临床核医学试题,独家!历年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 素显像与其它医学影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A. 图像质量不同B. 价格不同C. 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图象D. 计算机不同2. 属于分子水平的核医学显像设备是:A. SPECTB. PETC. γ照相机D. 液体闪烁计数器3. TIA的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是:A. CTB. MRIC. 脑灌注显像D. 脑脊液显像4. 甲状腺显像利用的是A. γ射线B. β射线C. α射线D. γ射线和β射线5.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第一次肾上腺皮质显影增强,第2次与第1次显像比较无明显变化,考虑为:A. 肾上腺皮质增生B. 肾上腺皮质腺瘤C. 肾上腺髓质增生D. 嗜铬细胞瘤6. 既往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病人疑有心肌梗死出现时,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了解梗死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方法是:A. 心电图B. 冠状动脉造影C. 亲心肌梗死显像D. 心肌酶学检查7. 胃食管反流测定显像中,胃贲门处时间-放射性曲线出现几个尖峰提示有胃食管反流存在:A. 1个B.2个C. 3个D. 4个以上8. 肝胆动态显像剂Tc-99m-HIDA主要是由肝脏的什么细胞摄取:A. 多角细胞B. 星型细胞C. 吞噬细胞D. 白细胞9. 核素显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恰当的方法是:A. 肝胶体显像B. 肝阳性显像C. 肝血池显像D. 肝胆动态显像10. 以下哪项不是肺灌注显像的适应证:A. 肺动脉床极度受损B. 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C. 移植肺监测D. 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二、多项选择题:1. 甲状腺癌术后I-131去处后的注意事项包括:A. 多饮水,及时排尿B. 服用大量碘剂,预防甲状腺危象C. 含服维生素C片D. 补充甲状腺素2.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佳的方案:A. 手术B. 外照射C. I-131治疗D.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 关于随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机效应研究对象是群体B.主要有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C. 是辐射效应和遗传效应D.不存在具体阈值4. 肾移植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基础肾显像异常表现为:A. 峰时延长B. 半排时间延长C. 排泄功能指数及ERPF降低D. 皮质放射性滞留5. 正常的Tl-201显像图中会见到哪些脏器:A. 心脏B. 肝脏C. 肾脏D. 脑6. 放射免疫显像可用于诊断哪些肿瘤:A. 消化道肿瘤B. 膀胱癌C. 卵巢癌D. 肺癌7. GA-67显像可以用于诊断哪些骨骼疾病:A. 骨髓炎B. 骨和软组织炎的鉴别C. 关节化脓性炎症D. 骨质疏松8. 核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常用的方法有:A. 肝胶体显像B. 肝血池显像C. 肝胶体与肝血池联合显像D. 肝血池显像与CT图像融合9. 理想的心肌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条件:A. 心肌代谢的底物B. 首次通过心肌组织的摄取高C. 不受其它药物影响D. 心肌摄取量与心肌局部血流量呈正比10. 下列哪些情况由于TBG浓度的影响,是得TT3,TT4测定值不能完全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A. 妊娠B. 传染性肝炎C. 严重营养不良D. 多种中度疾病三、名词解释:1. 放射免疫分析;2.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3. 闪烁现象4. 闪烁骨痛5. 确定性效应二、问答题:1.试述冠状动脉供应哪些心肌节段?2.如何用核医学方法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3.全身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要点是什么?4.如何鉴别甲状腺的功能自主性热结节?5.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的主要适应症。

6.一、单项选择题:1.C;2.B; 3.C 4.A; 5.B; 6.C;7.D; 8.B; 9.C; 10.7.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 3.ABCD;4.ABCD;5.ABC;6.ABCD;7.ABC;8.CD;9.BD;10.ABCD三、名词解释:1. 放射免疫分析是利用特异性的抗体与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的竞争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来计算出非标记抗原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

2.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正常情况下,碘被甲状腺细胞摄取,迅速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有机化,再与络氨酸结合形成碘化络氨酸。

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缺乏时,碘离子集聚在甲状腺内。

过氯酸钾和卤族元素一样易被甲状腺摄取,并抑制甲状腺摄取碘离子,促使甲状腺内的碘离子入血。

因此,存在碘的有机化障碍时,病人服用过氯酸钾后,甲状腺内聚集的碘离子被置换和排出,从而造成服药前后甲状腺吸碘率的变化。

3.闪烁现象:是指某些肿瘤如前列腺癌,乳癌的骨转移病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人的临床表现显著好转,但复查骨显像可见病灶部位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明显,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退或好转的现象。

4.闪烁骨痛:骨转移癌病人在给预放射性核素治疗后2-10日,出现骨痛加剧,持续约2-4日。

5.确定性效应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比,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四、问答题:1.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心肌的部位为:1).右房、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2).左室:其血液供应50%来自于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室前壁和室间隔,30%来自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和后壁,20%来自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供应范围包括左室下壁(膈面) 、后壁和室间隔。

但左优势型时这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均衡型时左右冠脉同时供血。

3).室间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后下1/3 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4).传导系统:窦房结的血液6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40%由左旋支供给;房室结的血液9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10%由左旋支供给;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后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所以,临床上左后分支发生传导阻滞较少见。

左束支主干由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源供血。

2.主要鉴别方法:主要显像方法有,肝胶体显像、肝血池显像、血流灌注显像。

1).肝实质显像出现缺损,血池显像病灶区呈异常浓聚,提示肝血管瘤;血管瘤在血流灌注显像表现大多数为缺损;2).在肝动脉灌注显像时,早期动脉相病灶区出现放射性浓聚,提示为原发性肝癌可能,在肝实质显像、肝血池显像分别表现为稀疏或缺损、填充,此外肝癌在肿瘤阳性显像呈现热区。

3. 1).放射性分布呈异常浓聚增高:病灶处浓聚显像剂高于正常骨骼,呈“热”区,表明局部骨质代谢旺盛、血流丰富,恶性骨肿瘤常较良性骨肿瘤呈现更高的放射活性。

2).放射性分布减低:临床上凡是可产生骨骼组织血供减少或溶骨性病变的情况,均可引起放射在分布减低,如骨囊肿、梗塞、缺血性坏死、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性肿瘤以及激素或放疗后的患者。

3).骨骼显影异常清晰:全身骨骼反射性呈均匀、对称性的异常浓聚,软组织活性很低,显影非常清晰,双肾及膀胱不显影,称为“超级骨显像”或过度显像,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广泛性转移患者。

4. 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分为“热结节”和“冷结节”。

“热结节”是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热结节,几乎多为良性。

“热结节”即结节部位放射性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热结节以外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显影;另一种是仅热结节显影,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不显影。

鉴别方法是做甲状腺素抑制试验,口服甲状腺素后,正常甲状腺组织即不显影,原热结节的放射性摄取减低,而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热结节则无次反应。

5.1).临床、病理、X线检查和骨显像检查确诊的骨转移癌患者,特别是广泛性骨转移患者,骨显像显示病灶有浓聚放射性药物的功能;2).白细胞高于 3.5X109 /L,血小板高于90X109 /L;3).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名解1、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放射性核素、核衰变答:★核素: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nuclide)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相同的位置,互称为同位素(isotope)★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基态的原子和激发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isomer)。

★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称为核衰变(nuclear decay)2、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有效半衰期答:★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生物半排期(biological half life)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b)★有效半减期(effective half life)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Teff )。

3、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P30答: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随机效应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

隐匿性伤害。

4、阳性显像、阴性显像答:★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5、放射性药物、核医学、放射性活度答:★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数,radioactivity)是核医学中常用的反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1Ci=3.7×1010 Bq选择题1、99m Tc半衰期计算T1/2为6.02 h2、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变化: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为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及遗传效应(genetic effect)。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short-term effect)及远期效应(long-term effect)。

按效应发生的规律,分为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及非随机效应(non-stochastic effect)。

3、正电子显像常用标记核素11C、13N、15O和18F 18F-FDG半衰期:110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