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得分= 5×(检定合格期内仪器、仪表数量/需检定仪器、仪表总数量)
工作环境适宜,符合要求,建立恰当的管理机制(超出范围适当解决措施):(静电保护,温度、照明、湿度等---车间、库房)
A是(5);B否(0)
6、顾客质量管理(10)
顾客需求方法及实施所知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客户需求、评审、顾客沟通:
A完全按要求进行(10);B否(0)
9、采购物资质量控制(15)
进货质量程序的建立和应用检查和测试数据单,样品表格,记录,拒收批次,标识,可追溯性、不合格处理…
A 100%落实良好5;B 70%以上落实2
B管理混乱,落实程度很差0
原材料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具备检测手段
A完全具备10
B部分具备(80~99%)3
C不完备(小于< 80%)0
2、客户投诉(10)
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流程建立并应用,发生质量问题后,是否能按用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A是(提供整改记录)5;B否0
客户投诉次数为?
A从来没有5;B1-4次/年2;
C 10以内次/年1;D 10以上次/年0。

产品质量及评价(30)
1、实物质量(15)
连续一年以上每月成品质量合格率水平连续上升:
A能(5);B否(0)
4、评价分析(5)
产品失效及效果分析(试验、生产及市场过程反应的典型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报告)
A是(5);B否(0)

环境表现(30)
1、体系、产品环境认证(5)
获得第三方环境管理体系或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A是(5);B否(0)
2、环境因素及其运行控制(20)
7、设计控制(பைடு நூலகம்0)
设计开发质量控制程序建立应用:
A100%符合流程(20) B60%以上符合流程要求(10)
C完全不按流程进行(0)

质量管理(220)
8、供方管理(15)
是否有对供方进行评估(请提供供方评估的标准和主要记录)
A是10;B否0
供方的信息系统是否完备(供方主要数据的存储、管理)
A是5;B否0
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及更改是否进行台帐登记管理,更改按照要求执行:
A是(5);B否0
2、人员资格及培训(1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是否经过操作、质量培训,能提供培训记录
A是,且能提供培训记录5;
B是,但不能提供培训记录2;C否0
三年内是否有质量培训计划(提供培训内容)
A有5;B否0
3、生产设备(10)
A是(5);B否(0)
现场抽测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和标准(技术协议)的符合程度:
A各项全部合格(10);B非全部项目合格(0)
2、周期试验(5)
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进行周期试验并提供记录:
A能(5);B否(0)
3、可靠性测试(5)
建立产品可靠性试验的流程、可靠性质量目标明确、试验结果得到妥善保存:
C大部分不符合或全部不符合0
12、特殊过程质量(5)
特殊过程清单,运行办法,运行记录,参数控制,记录,监控实施跟踪(适用时):
A设立要求并运行非常良好5
B设立要求并运行一般2
C没有建立相关要求控制0
13、产品外协(5)
对外协产品,有无验证办法并实施(提供记录、监控文件规定)
A是(5);B否(0)
14、顾客财产(5)
A能(5)B否(0)
17、质量改进(5)
未来有没有质量改进计划(提供计划书):
A是(5);B否(0)
18、内部审核(5)
建立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并按照规定进行,能提供有效的审核记录:
A是(5);B否(0)

客户
管理
(20)
1、协议签订(10)
是否愿意与公司签定质量维持协议和质量赔偿协议:
A是(10);B否(0)
是否建立顾客财产(图纸、样品等)管理流程,并按照要求实施管理:
A建立管理流程并严格实施5;
B未建立流程,但进行了管理且有效。3;
C未建立流程,且未进行管理0。
产成品包装、发运、仓储明确需要的标识,并在包装上落实,严格执行先入先出(FIFO),保质期、定期检查…:
A 100%落实,良好10;B 70%以上落实5
A是(5);B否(0)

质量管理(220)
1、文件管理(25)
A是(5);B否(0)
适用标准(国际标准、国家/行业产品标准)得到识别、管理:
A是(5);B否(0)
质量目标(年度质量工作计划、质量目标分解情况)制订并监测、分析:
A是(5);B否(0)
所有检验工艺文件是否完备,能指导关键工艺的检验:
A是(5);B否0
原材料和零件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A标识明晰,追溯性较好10;
B标识混乱,无法实现追溯0
是否有文件确保不使用过期的原材料
A有10;B否0
现场考察是否存在过期的原材料
A不存在10;B否0
11、人员操作(1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人员在现场检查中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A全部符合规范10;B大部分符合规范5;
不具备检测手段的原材料是否规定验证办法并执行,或能提供供方的质保书(当上评估项为B时,继续评估本项。)
A是(5);B否(0)
10、工序质量控制(40)
明确制造和控制流程,并设立关键的工序质控点并能提供控制记录,进行过程能力指数测量和管理:
A设立了质控点且记录非常完备10
B设立了质控点但记录不完备5
C没有全部设立质控点0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质量)
审核评估项目
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
评估得分

质量认证及资质(20)
1、质量体系认证(5)
是否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A是(5);B否(0)
2、产品质量认证(10)
是否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或检测(提供证书、报告)
A是(10);B否(0)
3、国家质量许可(5)
能否提供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明:
B标识、管理混乱0
二、质量管理(220)
16、出厂检验(15)
出厂检验项目覆盖技术协议规定常规项目的程度:
A完全覆盖(100%) 5
B部分覆盖(80~99%) 3
C覆盖率较低(< 80%) 0
出厂检验常规参数的AQL值和技术协议要求的比较:
A更小(5);B等于(3);C低(0)
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进行周期试验并提供记录:
设备资源充足、设备及工装的日常点检、一级维护(操作者)、二级维护(维护部门),储存、仓库、物流是否使用合适的设备(发现不符一处扣1分):
得分=10×(执行维护设备数量/设备总数量)-扣分
4、检测设备(10)
建立计量仪器、仪表及设备管理程序,检测设备并得到妥善保管:
A是(5);B否(0)
检验用仪器、仪表及设备是否定期检定并在合格期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