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号:YT-FS-4126-76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推进学生乃至全民阅读。
我在育我小学开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全校9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中,共发放了《学生阅读调查问卷》200份,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约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100份,并协调各年级语文教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
一、调查实施(一)调查目的1、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学生阅读时间、各年级学生阅读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等。
同时对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购买能力,市面上图书价格进行了解。
2、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这是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2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个别谈话。
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关于阅读时间、阅读量。
问卷1:你阅读课外读物吗?a、经常阅读b、偶尔阅读c、基本不阅读人数各年级经常阅读偶尔阅读基本不阅读百分数一年级12%12%76%二年级18%68%14%三年级56%42%2%四年级38%62%0五年级36%64%0六年级50%48%2%以上调查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逐渐养成。
从二年级开始,课外基本不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
中高年级经常阅读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
问卷5:你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读物?a、每天2小时以上b、每周7—10小时c、每周3—5小时d、不固定人数年级每天2小时以上每周7—10小时每周3—5小时不固定一年级20%2%2%76%二年级26%14%6%24%三年级22%12%22%44%四年级26%26%8%30%五年级28%6%4%62%六年级16%4%10%72%以上调查数字表明:各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多(其中六年级学生因功课的压力,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少一些)。
这说明了我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结果。
近年来我校根据各年级特点开展多样阅读活动。
一是在低年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二是规定中年级每周有两节阅读课,一节是教师指导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指导、做阅读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等。
一节是在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
三是规定高年级每周一节自主阅读课,加上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四是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宣讲我校的读书活动,使家长明确“开卷有益”,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这种校内指导,校外延伸的读书方式和成果在我校各项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的兴趣,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读好书的风气。
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年级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的现象十分普遍。
据“问卷4、你一般选择什么时候读课外读物?”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做完作业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睡前”,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周末或假期”。
这说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学生课业负担有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教师应在“减负提质”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要予以充分保证。
(二)关于小学生的阅读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有两道选择题、两道文字表述题是关于阅读内容的选择和对其他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的了解。
问卷2:你常阅读的读物是什么?a、教科书、教辅书b、报纸c、杂志d、电子刊物e、其他人数年级教科书、教辅书报纸杂志电子刊物其他一年级30%18%22%10%20%二年级40%22%6%4%22%三年级48%22%8%6%16%四年级58%16%2%4%28%五年级38%14%2%2%26%六年级42%16%18%6%22%问卷3:你对什么样内容的读物感兴趣?a、名著b、名人传记c、科普类d、体育、娱乐类e、故事小说f、漫画g、其他人数年级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体育、娱乐类故事小说漫画其他一年级6%2%18%28%44%27%2%二年级12%10%12%12%8%54%26%三年级68%38%56%24%40%44%30%四年级62%36%30%6%10%32%12%五年级24%42%22%18%14%74%8%六年级52%28%38%34%46%58%22%从每个年级数据汇总分析来看,各年级学生常阅读的读物排在首位的均是教科书、教辅书。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
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问卷3调查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漫画较感兴趣,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读物发生兴趣。
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从整个学校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三年级是一个分界点,阅读文学故事类、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增加了,阅读教辅书、漫画书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
这取决于学生阅读心理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阅读对象也随之改变,更重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学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
此外,从这两道问卷题分析结果来看,相对而言,课余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主要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还是显得比较随意、消极的。
以个人的兴趣来选择课外读物,各年级学生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对漫画感兴趣。
另外,从每个班抽查两名学生谈话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看消遣类的,如漫画、连环画、脑筋急转弯的人数较多,况且,此类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给学生负面影响较多;看知识性书籍、名著的则偏少。
这样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种现象促使我们思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对象的选择应该如何引导(三)关于阅读习惯问卷7:你怎样阅读?a、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b、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c、快速阅读人数年级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快速阅读一年级8%8%84%二年级30%26%44%三年级40%58%2%四年级40%54%6%五年级14%66%20%六年级18%74%8%以上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部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仔细阅读的比例越来越高,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能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从三年级起选择快速阅读的学生比例很小,三、四、六年级不足10%。
但是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阅读习惯相对较好,该班语文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恰当的,该班学生阅读习惯相对较好。
(四)对教材的认识问卷8:你对教材怎样认识?a、主动学习、生动有趣b、内容新颖、更新较快c、被动接受、枯燥无味d、内容陈旧、更新太慢人数年级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颖、更新较快被动接受、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一年级82%4%4%10%二年级80%14%4%2%三年级60%38%2%0四年级44%46%4%2%五年级28%58%8%6%六年级42%48%12%14%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的评价较高,选择“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颖、更新较快”这两项的学生达80%—90%以上。
高年级学生随着阅历的增加,独立见解的形成,对教材的期待越来越高,因此选择“被动接受、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的学生有所增加(五)关于读物来源与购买力问卷6:你是如何获得课外读物的?a、同学借阅b、图书馆借阅c、家长购买d、自己购买e、书店人数年级同学借阅图书馆借阅家长购买自己购买书店一年级8%064%8%20%二年级4%4%46%4%40%三年级6%6%40%36%34%四年级2%8%30%16%44%五年级2%10%48%28%20%六年级14%18%32%48%36%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途径主要是:家长购买、自己购买。
年级越高,主动获取读物的意识越强,获得课外读物的途径越广泛。
学校图书馆(室)由于学校金费投入的限制,图书数量有限、内容过于陈旧,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学校图书馆(室)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教辅书、尤其作文书比例较大,名著不够,阅读面较窄。
2、学生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阅读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学生借阅图书渠道不畅。
3、学校图书馆(室)图书资源还没有有效利用。
4、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还有待持续培养和进一步提高。
读书笔记有待指导、完善。
5、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受到直观形象、新鲜刺激的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吸引,让课外阅读受到干扰、挤占。
(二)对策及改进措施1、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校内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如低年级的“亲子阅读”、中高年级的读书竞赛、读书交流、读书成果展示,阅览室的开放,校图书馆的定期借阅制度的建立,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目的推行、展示等活动来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同时利用家长会、请专家讲座,宣讲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重要性。
这样,校内引导、校外延伸,让浓浓书香萦绕校园和社区。
2、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学生阅读随意性大、班级及个体存在差异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小报交流会、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以及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
一些高年级的读书活动竞赛,也可以邀请低年级学生参加旁听,高年级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让年级间、班级间、个体间互动起来,也可建立“课外阅读联谊会”,这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