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桥蒙内标轨铁路工程第八标段拌合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国路桥蒙内标轨铁路第八项目经理部二零一四年十月·内罗毕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施工平面布置 (1)1.3施工特点分析 (2)1.4施工要求 (2)1.5技术保证条件 (2)二、编制依据 (3)2.1编制原则 (3)2.2编制依据 (3)2.3编制范围 (3)三、施工计划 (3)3.1施工进度计划 (3)3.2材料与设备计划 (3)四、施工工艺技术 (4)4.1技术参数 (4)4.2工艺流程 (6)4.3施工方法 (6)4.4检查验收 (10)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六、劳动力计划 (12)七、人员培训计划 (12)八、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3)8.1拌合站基础验算 (13)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中国路桥蒙内标轨铁路第八项目经理部起讫桩号为DK461+000-DK471+650,主要混凝土量为三座站房(蒙巴萨两站不在本方案中考虑)、三座公路桥、四座涵洞及路基防护及附属,总计混凝土方量约为6万m3;其中房建和站场约为4万m3,路基和桥涵约为2万m3。
1.2施工平面布置1.3施工特点分析由于本标段处于内罗毕市郊,土地资源紧张,周围密布着小区与别墅区。
鉴于此种情况,搅拌站设置在红线范围内,中心桩号为DK467+200,见附图1。
此选址地方为红线内土地,远离居民区,对当地居民生活无干扰。
附近无高压线、炸药库等危险源。
进料至施工区的道理利用新建便道即可。
地质情况为:主要为玄武岩,表层有膨胀土,需要局部地基处理。
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水量充足,可以满足施工用水需求,砂石料拟由合格的石料加工场供应。
1.4施工要求⑴对于搅拌机这类有较大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引起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工人的高度重视,在施工中提高专业安全意识。
⑵用于指导拌和站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工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
1.5技术保证条件⑴管理措施施工前前,对全体成员进行技术培训。
过程中安排项目部技术人员及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依据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落实。
⑵组织措施选择具有丰富类似施工经验的技术员、安全员进行施工管理,优选具有丰富类似施工的施工队伍进行操作,从而确保能够严格按照图纸及构造要求进行施工安装,确保安全施工全过程的安全。
⑶技术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本工程支撑体系的计算、验算,从而确保支撑体系搭设的每一个数据都有据可依,从技术上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
二、编制依据2.1编制原则依据投标承诺,确保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等满足业主要求的原则。
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
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2.2编制依据⑴《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⑵现场踏勘调查资料⑶设计文件及现有工程数量⑷《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3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路桥蒙内标轨铁路第八项目经理部内罗毕南站搅拌站建设。
三、施工计划本混凝土集中搅拌站主要供应内罗毕南站、改线公路桥、路基附属及防护、涵洞4个工点混凝土需要。
3.1施工进度计划本搅拌站安装工程施工计划为:2014.8.15-2015.10.10生产周期为:2014.10.10-2017.4.1拆除日期为:2017.4.1-2017.5.1(暂定)3.2材料与设备计划本拌和站配备以下设备:一台强制HZS90型搅拌机、拌和楼、自动计量系统、操作间、料仓、料斗、上料输送系统、料罐、地镑、水泵、装载机、泵车、备用发电机组、配电柜等,相关设施有配电箱、蓄水池等相关配套设施。
具体设备配备见下表。
四、施工工艺技术4.1技术参数⑴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根据工期及施组安排,日最大混凝土需求量计算如下:①房建及站场工程房建及站场混凝土约为4万m3,工期为2015年4月-2016年10月;扣除雨季影响,有效计算工期月为12个月。
每月混凝土量为40000/12=3333 m3。
②正线构造物桥涵及路基附属混凝土约为2万方,工期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扣除雨季影响,有效计算工期月为19个月。
每月混凝土量为20000/19=1050 m3。
每月最大混凝土量为3333+1050=4383 m3,日最大混凝土量为4383/22=199 m3。
⑵材料量计算根据以上每天最大混凝土需用量,则每天材料用量为:水泥小于80T,碎石用量小于160 m3,砂子用量小于80 m3。
⑶设备选型①混凝土搅拌机选型拟选用HLS90混凝土搅拌机,每3min(含进料、搅拌、出料时间)搅拌1盘混凝土,1台每盘理论量为1.5 m3,实际每台盘混凝土量搅拌量按1.45 m3计,则每小时搅拌混凝土量为:1.45×60×/3=29 m3;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每天混凝土最高用量为200 m3,200/29=6.9小时;单台90搅拌机6.9小时就可以完成。
所以,设计1×HLS90型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对混凝土的需要。
②罐体选型由以上计算可知每天水泥最大用量为:80T;受运输或其他因素影响,为保证现场施工,拟选3个150T水泥罐,可储存450T水泥,满足5天以上生产需要。
由于肯尼亚不生产粉煤灰,所以初步选定配备150T粉煤灰储罐一个,已满10天供应量。
③变压器选型根据厂家提供资料,单机90站总功率为210KW,由于搅拌站和生活办公区同区设置,整个区域考虑1000KV·A变压器。
同时配备一台4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④混凝土运输车选型根据混凝土需求量计算,每小时混凝土用量约29 m3,拟初步选定混凝土运输车型号为10 m3/车,每车加工、运输消耗时间共需60min计,同时考虑到机械维修保养等因素,则需混凝土运输车辆选用4台。
⑤其它设备为满足施工需要,拟选用一台装载机、一台地磅等相关配套设施。
4.2工艺流程搅拌站区域施工以搅拌站安装为主,其次施工料仓区域与地磅,最后施工路面及其他硬化区域。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场地整平→基础施工→场地硬化→设备安装→生产运行→设备拆除。
4.3施工方法本混凝土搅拌站设置于站场红线内,处于标段中心左右,遵循“布局紧凑、少土地”为原则。
⑴场地地基处理、基础及地面硬化①本混凝土搅拌站设置于回填方内,首先对地表素土进行整平,然后回填60cm碎石,上面在铺设一层10cm的红土粒料,最上面为25cm的C25混凝土层。
②B.主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尺寸详见附图二。
基础开挖一定是到基岩层,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需求。
③料仓料仓隔墙基础开挖至基岩,宽度不少于0.6m,然后回填浆砌片石。
料仓隔墙净高2.5m,墙厚40cm,采用砂岩砖砌筑,砖块尺寸为长40CM×宽20CM×高20CM,砖块间砂浆必须饱满密实。
料仓围墙除背墙外侧均用水泥砂浆进行粉刷,厚度2CM。
④房屋基础:采用砂岩砖作为条形基础,从基层开始砌筑,分三层每层20cm;砂岩砖上还有20cm混凝土层。
⑤道路规划站内作业区、进站便道20m范围内、及出站至洞口运输道路均采用C25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混凝土厚度为25cm。
⑥排水设计本搅拌站场内地面按整体一面坡设计;横坡不小于0.5%,围墙边设水沟。
房前屋后均设置排水沟。
⑦搅拌站内用房均采用组合彩钢板房,区域进行绿化。
⑧拌合楼封闭设置,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
存料场地设轻型钢结构彩钢顶棚,骨料间用隔墙隔开,不得混仓。
⑵设备安装①主站结构的安装安装人员在对混凝土基础验收后,可开始搅拌站的安装。
首先将基础垫板找正,重划中心线,测定各定位点的距离及高程,并做出记录,然后进行下部立柱吊装安装。
检查立柱有否变形,如有变形应予以矫正。
然后,在立柱两端及柱身划出中心线,打上测定点,以便安装时检查找正。
根据搅拌站的编号图,分别将立柱按柱号依次吊起,对准中心线及地脚螺栓,徐徐落下之后,拧上螺母。
暂不拧紧,待各柱全部上完,并经测定找正后,再拧紧螺母。
要求4立柱顶面高差≤1.5mm,如不符合要求,须进行调整。
可用垫板调整,但所用垫板必须是整块的,以利于受力均匀。
两对角线差值≤2mm,各立柱柱顶偏离铅垂线≤2mm。
②皮带输送机桥架的安装输送机桥架的各段桁架及走道等结构部件在地面组装好。
在地面,桥架支腿与桁架用螺栓联接上,并将托辊组、运输带等机械部件组装在桁架上。
吊装时,应保证桁架跨度起拱50mm。
吊装桁架与皮带输送机头架联接牢,支腿与基础联接。
吊装尾梁与胶带输送机尾架联接。
再将清扫器等机械部件组装在桁架上③机械部分的安装首先检查出料斗是否缺件、损坏并吊装出料斗。
将出料斗与搅拌层平台联接固定好。
搅拌机的安装。
待搅拌平台安装、调整、测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吊装搅拌机。
将搅拌机吊装在搅拌平台上之后,先不要拧紧与平台联接的紧固螺栓,以便随后调整位置。
④卸料装置的安装。
将骨料接斗、粉料接斗及搅拌机内的冲轴管与搅拌机盖在地面上组装好后。
吊装到搅拌机上固定,然后再分别安装卸水管路。
粉料配料装置与水配料系统安装定位后,再将上述各种软联接固定牢。
⑤粉料配料系统的安装。
分别将粉料称斗固定好,安装时,应注意采用传感器联接螺丝代替传感器,安装定位后,再换传感器。
将粉料称斗与卸料装置接斗分别用防尘罩将其联接好,并将塑料弹簧软管等附件安装好。
⑥气路控制系统的安装。
气路中所用接头均为锁母式管接头,所用软管为尼龙管,安装时先将锁母卸下,套入联接管上,把尼龙管插到接头上再将锁母拧上旋紧即可。
元件组先组装好后,再按系统管路的相应位置,将其固定好。
系统管路元器件接口联接处应加密封胶带。
安装完毕后应用0.7MPa压缩空气进行历时5min的压力试验,不得有漏气现象。
安装空气过滤器、油雾器和电磁气阀时应注意不要将方向装反,即应按空气过滤器、油雾器和电磁气阀的顺序安装。
⑦水配料系统的安装。
水配料系统的安装顺序为底阀→清水离心泵→止回阀→水管→贮水罐→精称阀。
管路安装前,应将管道用压缩空气吹净,确保管内清洁。
再按图示位置将各管道固定,将管路支架焊于各层平台,并将管路固定牢。
管路各接头处应用生胶带密封防漏,安装后应进行耐压试验,压力0.7MPa,历时5min,不得有泄漏。
⑧外加剂配料系统的安装。
管路安装时,必须保证管路出料至少有45°的倾斜段,以确保配料精度。
管路安装时,尽量避免拐弯,各接头处应用生胶带密封防漏,并进行5min压力为0.7MPa的耐压试验,不得有泄漏。
耐腐蚀泵的基础由用户用膨涨螺栓固定。
⑨皮带输送机的安装。
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损坏的零件,转动部件是否转动自如,否则,应及时修理。
将各托辊组及改向滚筒装在机架中时,应检查轴线是否相互平行并在一条直线上,是否与桁架中心线保持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