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 cu,o≥ f cu,k+1.645σ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6.00;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 cu,k = 50.00;
经过计算得:f cu,0 = 50.00 + 1.645 × 6.00 = 59.87(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W/C=αa×f ce/(f cu,0+αa×αb×f ce)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
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59.33;
经过计算得:W/C=0.46 × 59.33/(59.87 + 0.46 × 0.07 × 59.33) = 0.44。
实际取水灰比:W/C=0.4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
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wa= m w0(1-β)
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m w0=215.00kg。
m wa=215×(1-0.10)=193.50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基准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m c0= m w0/(W/C)
经过计算,得m c0=215.00/0.40 = 537.50(kg)
粉煤灰的取代率(βc),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10-31,取15.00%。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按下式计算:
m c= m co(1-βc)
经过计算,得m c=537.50 ×(1 - 15.00%)=456.88(kg)。
五、粉煤灰用量计算:
根据所用粉煤灰级别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取粉煤灰的超量系数δc= 1.20。
粉煤灰掺量按下式计算:
m f=δc(m co-m c)
经过计算,得m f=1.20 ×(537.50 - 456.88) = 96.75kg。
六、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塌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塌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根据上表基础上按塌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调整。
根据水灰比为0.40,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31.50%,实际取砂率32.13%。
粉煤灰混凝土粗骨料和细骨料基准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βs=(m so/(m so+m go))×100%
(m co/ρc)+(m go/ρg)+(m so/ρs)+(m wo/ρw)+0.01α=1
其中:m 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3);
m 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3);
ρc──水泥密度(kg/m3),取3000.00;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650.00;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620.00;
ρw──水密度(kg/m3),取1000;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5.00。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m g0=996.03(kg),m s0=471.53(kg)。
七、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粉煤灰=457:472:996:215:97。
或重量比为:水泥:砂:石子:水:粉煤灰=1.00:1.03:2.18:0.4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