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形外科缝线与缝合技术

整形外科缝线与缝合技术


1.1.2合成纤维:
尼龙缝线、涤纶聚脂缝线、聚丙烯缝线
• a.尼龙缝线: (医用尼龙单丝线) 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聚酰胺聚合物NUROLON。其弹 性较佳,特别适用于作减张缝合和皮肤缝合。在体内 ,尼龙缝线每年以15%~20%的速度水解。单股尼龙缝 线有恢复其原来的直线状态的倾向(“记忆”特性), 因此,与编织的尼龙缝线相比,结扎时应多打几次结 ,以确保安全可靠。
纽织
纽织
7-10天
差 21-23天) 63%(14天) 12%(21天) 0 (50-80天)
中等



中等
中等
3-6周8-10周皮下Fra bibliotek合皮下缝合
编织


微小
8-10周
皮下缝合 血管缝合
编织
0
(21天)


微小
6周
黏膜真皮缝合
编织
50%(21天) 70%(14天) 50%(28天) 25%(42天) 60-70%(97天) 30-40%(14天) 90%(42天) 80%(90天)
逐步水解, 抗张强度逐步减退
渐被结缔组织包裹 同左 需持久保持抗张力 的伤口 普通外科、心血管 外科、眼科神经外 科
无显著变化 渐被结缔组织包裹 极轻微急性炎症反应 未知
普通外科、心血管外科、 眼科神经外科
1.3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的涂层
1.3.1非吸收性外科缝线涂层 a. 固体蜜蜡 b. 液态蜜蜡 c. 聚脂类涂料 d. 蜡和硅酮混合物 1.3.2 所用涂层使缝线变粗而不增加强度,其目的是为 了使缝线抱紧不散头和表面光滑等作用。 1.3.3涂层应无毒、无刺激性。一般使用白蜂蜡
2.1.4甲壳素、壳聚糖可吸收缝合线: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作可吸收缝合线始于20世纪70年代, 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甲壳素缝合线具有众多独特的优点: 1) 人体耐受性良好; 2) 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疤痕小; 3) 强度和柔韧性适中,表面摩擦系数小,易于缝合和打结; 4) 可进行常规消毒,还可以进行染色、防腐等特殊处理; 5) 植入后吸收均匀,强度衰减速率适中,能满足伤口愈合全 过程对缝合线强度的要求; 6) 原料来源广,加工简便,成本低。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在机 体内的吸收优于羊肠线;
表 USP标准与国内羊肠线、丝线行业标准对照表
人 工 合 成 缝 线 标 羊肠线标准 准(USP标准) 10-0 9-0 8-0 7-0 6-0 — — — — — 丝线传统标准 YY 0167-2005 缝线直径(mm)
— — — — 5-0
10-0 9-0 8-0 7-0 6-0
0.020-0.029 0.030-0.039 0.040-0.049 0.050-0.069 0.070-0.099
2.1天然可吸收性缝线
主要是动物的胶原蛋白、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天然材料。
2.1.1 羊肠线:
在所有天然可吸收缝合线中,羊肠线是最传统的一种,从 最早的医学记录开始中已使用了羊肠线,它取自羊肠黏膜下层 加工而成。在体内的降解和吸收主要取决于给巨噬细胞的活动 提供蛋白酶的存在。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人体后无不良 反应,无毒性,能被人的机体吸收。


微小
7-14周
皮下缝合 血管缝合 张力区域下的皮 下缝合 血管缝合 皮下缝合 皮肤缝合 四肢缝合,其他 长期的缝合
单股
中等

微小
26周
单乔
单股


微小
3-17周
合成编制
编织

低等
微小
﹥18周
表2. 常用的不可吸收缝线
材料 类型 张力强度 结 组织反映 应用
棉花
丝线,尼龙 福来欧FILAPEAU 爱惜良ETHICON 美外DERMALON 美外SURGILON 美外NUROLON 可柔COROLENE 派米欧PREMIO 普理灵PROLENE 聚脂SURGILENE
外科缝线的基础知 识及整形缝合技术
一、外科缝线 二、外科缝针 三、皮肤缝合器 四、外科免缝胶带 五、整形外科缝合技术
一、外科缝线
• 缝线是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 (1)为切口愈合提供永久性或暂时性张力。 • (2)结扎血管或组织。 • (3)永久性或暂时性固定植入物(瓣膜、引流管)
• (4)美容整形手术中发挥塑形作用(埋线法重睑成 形术、鼻整形等)
(一).
缝合线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3000年,动 物的肌腱、麻绳甚 至是马鬃作为缝线;
1867年英国外科医 师Lister提出外科 手术的无菌基本技 术,发明了铬质羊 肠线。
1940年-1950年 玻 璃罐装的缝线,外 包不是无菌的,使 用非常不方便
c.聚丙烯缝线: (医用聚丙烯单丝线)
聚丙烯缝线是一种羟基聚合物的立体异构体POLYP ROPYLENE。聚丙烯缝线柔韧性,使用方便。不易 被 组织酶类降解。组织反映轻微,抗张强度可在体内 维持达两年之久。与其他类型的单纤维缝线相比, 打结更为平稳、牢固。聚丙烯缝线已被广泛应用于 普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及眼科。 这种缝 线生物学活性较弱,不易粘滞于组织,易于拆除。
1.1.3不锈钢缝线:317L
外科不锈钢缝线:无毒、易弯、纤细等。单纤 维和多股捻制两类缝线都具有抗张强度大、组织反应 低、打结便利等优点。 只要缝线不断裂,组织的抗 张强度就极少改变。不锈钢缝线可用于腹壁、胸骨缝 合、皮肤缝合、减张缝合,以及各种矫形外科和神经 外科手术。
1.2 按结构分:
1.2.1单股或多股结构: 单纤维缝线由单一纤维制成,在穿过组织时所遇 阻力较小,且可避免细菌在上附着。由于这些品质, 特别适用于血管外科。单纤维缝线易于打结。 1.2.2 按加工工艺分: 天然的单纤维蚕丝可用捻搓或编织两种工艺加工 成丝线,其中以编织工艺丝线操作性能最佳。
2.1.2 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是从动物骨骼、筋膜中经浸煮、水解等多道工序提炼 ,再经过加捻和交联剂的作用而制成。胶原的抗原性相当低, 具有天然可降解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胶原的这些性质使它 能够成功地用来制备医用手术缝合线。
2.1.3肠线:
一般把包括胶原纤维的可吸收缝合线,统叫肠 线或羊肠线,其可分为普通肠线(平制)和铬制肠 线,两者均由高度纯化的胶原加工而成。羊肠线的 吸收速率取决于线的类型、组织类型、组织状况以 及患者的全身状态等。 肠线经铬盐溶液处理后称为铬制肠线,可对抗 机体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使吸收时间延长至90天 以上。
表4
PGLA(910缝线乙交酯-丙交酯) 与PGA的区别:
PGLA 聚乳酸羟基乙酸 由9份乙交酯 (PGA)和1份丙交酯(PLA) 的共聚而成 2周时保留65% 3周时保留40% 蛋白水解酶消化后吸收 40天开始消失 70天几乎完全吸收 极轻微 PGA
分子式 体内抗张 强度 变化 吸收情况
纽织
中等

显著
中等 微小 微小 微小 微小 微小 微小
不推荐
黏膜表面血管缝合 皮肤缝合 皮肤缝合 皮肤缝合 皮肤缝合 血管吻合 皮下缝合
编织/纽织 无(365天) 极好 单股 单股 编织 编织 单股 单股 20%/每年 20%/每年 好 好 永久 永久 普通 好 好 好 好 好
MERSILENE
卡迪澳CARDIOXYL 爱惜邦ETHIBOND 不锈钢丝
2.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 1116-2002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天然和合成的性能差异
• 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制备而 成。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 解缝线纤维。
• 而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则是由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制备 而成。先通过水解作用,使水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 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与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相 比,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植入后的水解作用仅引起较 轻的组织反应。
1958年,人类发明 了聚合物,第一个 合成线随之出现
1970年,首根人工 合成的可生物降解 缝线出现
(二). 缝合线的分类和规格
• 可降解性:A. 可吸收:可被酶消化或被组织液水解的缝线
(如:肠线、人造聚合物制成缝线) B. 不可吸收:亚麻线、丝线、棉线、聚合物缝线 编织工艺:A.多股(编织) B.单股 材质: A.生物制品 B.化学合成
普通羊肠线 羊肠线 铬制肠线 同左 (Polyglatin 910) 多纤维缝线 Lactide和glycolide共聚物 外涂polyglactin370和硬脂酸钙 2周时保留65% 3周时保留40% 经水解作用50-70天吸收 (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平制肠线 健康牛羊胶原
类型 材料 体内抗张 强度变 化 吸收情况
因个体而异
蛋白水解酶消化后吸收 术后抗张强度仅能维持7-10天 70天内被完全吸收
同左
同左 90天以上
组织反应
禁忌症
轻微
组织张合力较高,愈合需时较长 者 对胶原或铬过敏者 心血管和神经手术时 普通外科、眼科
同左
同左
极轻微
对组织愈合需时较长者 神经、心血管手术慎用
适用范围
同左
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整 形外科、骨科、胸外科、眼 科等
10
— —
1
2 3
0.400-0.499
0.500-0.599 0.600-0.699
头发的直 径 6-0
U.S. P.
4
3
2
1
0
2-0 3-0 4-0



10-0
Metric EP
7
6
5
4
3.5
3
2
1.5



0.2
表1. 常用可吸收缝线
材料 手术肠线 手术肠线快速 吸收 手术肠线镀铬 Peterglydv派 格力 (薇乔) Optime 欧派力 (快微乔) 聚乙醇酸 DEXON 普迪思 PDS II 结构 纽织 张力强度 差7-10天 结 中等 结的牢固性 差 组织反映 明显 吸收时间 6-8周 应用 皮下缝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