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第一章一、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二、新闻评论功行赏的确特点。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②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②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3.群众性:①面向广大受众。
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1、引导的作用。
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
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
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
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
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三、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
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
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
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2、我们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团结,维护稳定。
既要对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嫉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以理服人;既要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第二章一、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性1.a;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B: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2.选题和立论的选择:a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构思酝酿阶段的两个主要环节,关系着评论的整体。
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
人们在确定论题时,往往就同时考虑立论了。
在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选题和立论也存在不一致的时候,在实践中,甚至常常出现选题相同,而立论各异的实际情况。
所谓立论各异,即论述同一论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性质的报刊,其中心思想和侧重点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强求一致。
实际上,立论各异情况的出现,正是由于立论的角度、针对性和侧重点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所决定的。
3.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a.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
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b.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如果选篇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
c.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如古人刘勰所说:“经正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3.论题从哪里来?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三、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准确性。
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
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
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前瞻性。
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具体表现: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立论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的重要意义:a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
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命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反之,无的放矢,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乃至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字毋宁说是做文字游戏,只会浪费读者时间甚至引发读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b立论的新颖性:就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心理而言,总是喜阅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且富有新意的文章;反之,也总是腻味那种满篇人云亦云,空话套话,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的文章。
c 立论的新颖理应以准确为前提。
这是立论的又一基本要求。
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
新闻评论作为传媒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手段,其导向是否正确直接取决于立论是否准确无误。
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
五、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
这是因为: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
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第三章一、评论标题的功能:1、概括论题范围。
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
2、昭示中心论点。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3、表明作者的态度。
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吸引受众注意。
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二、评论标题的要求:1、题文一致。
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
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3、言简意赅。
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
4、生动引人。
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⑴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⑵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⑶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三、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的新闻报道与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新闻评论,由于自身特点和体裁样式的差异,二者的标题在内容、形式、结构及制作要求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
具体表现为:1、制作的目的不同。
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
新闻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