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积累整合】1.请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朗读两遍。

臣愿得谒.之()皆为戮没..()()右手揕.其胸()偏袒扼..腕而进曰()()为变徵.之声()人不敢与忤.视()使工以药淬.之()箕踞..以骂曰()()士皆瞋.目()以其所奉药曩.提.轲()()2.请给下列加点词注音、释义。

(1)卒.()起不意卒:(2)厚遗.()秦王宠臣遗:(3)秦王必说.()见臣说:(4)仰天太息流涕.()涕:(5)荆轲怒,叱.太子曰()叱:(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进兵北略.地略:(2)振.怖大王之威振:(3)日以.尽矣以:(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5)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6)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7)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函:(8)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废:4.辨析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轲自知事不就.()图穷而匕首见.()(1)持就.火炀之()(2)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遂就.车而去()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新陈.代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恐惧不敢自陈.()(4)秦王惊,自引.而起()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顾.计不知所出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C.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感悟鉴赏】◆同步阅读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B.愿举.国为内臣(全、整个)C.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信件、信函)D.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同“捧”)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 使毕使于.前B.嘉为先言于.秦王曰C. 燕王拜送于.庭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②秦舞阳色变振恐③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5.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因为他想要挟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6.司马迁《史记》中对荆轲刺秦王主要情节的记载,几乎是照录了上面的选文。

上面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史记中则写作:“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你认为哪一句更富有表现力?为什么?◆迁移阅读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④,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⑤,以头抢地尔⑥。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⑦,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⑧;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⑨。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⑩,与臣而将四矣⑪。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⑫,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⑬,长跪而谢之曰⑭:“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⑮: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注释:①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现在河南鄢陵西北。

②唐雎(jū),人名。

③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广,扩充。

④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⑤免冠徒跣(xiǎn):摘掉帽子,光着脚。

⑥抢(qiānɡ):碰,撞。

⑦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⑧聂政之刺韩傀(ɡ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⑨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⑩休祲(jìn) :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

祲,不祥。

⑪与臣而将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⑫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⑬挠:屈服。

⑭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

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

⑮谕:明白,懂得。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第二个“使”:(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逆:轻: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两句话,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秦王用十倍之地于安陵的土地来作交易,是为了帮助安陵君扩充疆土。

B. 安陵君认为以大易小是好事,但因为安陵是先王留下的,所以不敢换。

C.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直接表现了唐雎的英勇顽强,不畏强暴。

【应用创新】1.请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有形象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王【积累整合】1 .yèlù mò zhèn tǎn è zhǐ wǔ cuì jī jùchēn nánɡ dǐ2 .(1)cù通“猝”,突然。

(2)wèi 赠送。

(3)yuè通“悦”,喜欢,高兴。

(4)tì眼泪。

(5)chì叱责。

(6)chuānɡ伤。

3 .(1)掠夺,夺取。

(2)通“震”。

(3)通“已”,已经。

(4)礼品。

(5)通“返”。

(6)以……为迟。

(7)用匣子(8)倒下成功同“现”,显露旧举起4 .(1)靠近(2)会见(3)陈述(4)身子向上起上被列引用不过,只是靠近(5)拜访(6)并,列回头等到5 .D6 .(1)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2)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3)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4)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感悟鉴赏】1 .C(“函”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函封”就是用匣子封好)2 .B(B项中的“于”是“对”的意思,其它三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3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4 .D5 .B6 .提示:“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更富有表现力。

因为这里用急促短句,突出地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而“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的节奏则显得舒缓得多。

“斩”比“杀”显得更有力;“目眩良久”较之“不怡者良久”,更突出了秦王的惊魂未定,与上文惊心动魄的紧张场面相呼应。

7 .(1)即使这样。

(提示:“虽”“然”在古代是两个词。

)(2)派遣。

出使。

(3)违背。

轻视。

8 .(1)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2)我明白了: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