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要了解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就要先知道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大于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而本文就将从通货膨胀的发生、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几个方面来论述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

【关键字】:通货膨胀游资炒作总需求总供给有些人还是有疑问:我国现阶段社会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吧。

2010年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5亿元,同比增长18.6%,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13亿元,同比增长18.3%,与1-9月份持平。

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

以上数据是我从老师给的材料里摘抄整理下来的。

根据数据显示,证明了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而且我认为这并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而我国目前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政府又该有哪些应对策略呢?下面我就根据所学的知识一一地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人说,通货膨胀就是一个神偷,他悄无声息地从你的口袋里偷走你的钱。

如果一个社会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那每个公民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目前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在此,我们要先做一个假设,假设我们的实际收入是固定的。

然后去研究通货膨胀如何影响分的收入的所有者实际得到收入的大小。

那么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怎样的呢?(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对于那些固定收入的阶层来说(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工薪阶层、公务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量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

因此他们的实际收入因为通货膨胀而减少了,他们接受每一元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而且由于他们的固定收入不变,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这里尤其要说一下那些只获得少量救济金的老人,遇到这样的经济灾难,更是苦不堪言,他们就是通胀的牺牲品。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

(2)通货膨胀对储蓄不利。

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他们的存款将得到负利率。

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续资养老的,在通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3)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假如甲向乙借款1万元,一年后归还,而这段时间内价格水平上升一倍,那么一年后甲归还乙的一万元相当于借时的一半。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增加失业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按理来说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出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增加。

另一种是收入和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我觉得我国目前的这一轮通货膨胀后者的情况大于前者,因为我国成本的推动大于需求的拉动。

换言之,我国目前的需求并不是超额的,而是适当的;而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

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3、通货膨胀的其他影响通货膨胀除了在这两个大方面影响较大外,它还引起了会计成本的混乱,税收的扭曲,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通胀前端与后端的不公平等种种问题。

可见,我国现一轮的通货膨胀,它是并不温和的。

所以,我们就应该追溯其原因,并且对症下药,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其负面影响,让它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本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二、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追溯通货膨胀的原因,我们不能从单独一个方面来说明,那是不科学的。

我根据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把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分为三个方面。

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我认为这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

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此次的通货膨胀存在货币发行过量的问题,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

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石油涨到了87美元,棉花、糖涨都上涨很厉害。

中国更是印证了这种情况,“游资炒作”泛滥。

大批发商利用资本倾销垄断,控制渠道,低价收购,囤积居奇。

他们更是利用普通百姓的心理因素加以炒作,使人们认为物价会越来越高,而现在大量的购买可能会上涨的各类产品。

再加上国外热钱的流入,造成了套汇、套利等各种情况。

总之,中国目前的现状如果用两个字形容就是“钱多”。

而这两个字确是引起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

2、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说到通货膨胀就不得不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此次通胀,是需求的拉动和成本的推动并存的混合型。

(1)失业率的上升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痛苦不堪。

最近我国国务院出台的四个亿刺激经济的政策正是主要用于解决老百姓失业问题的。

而这种用于近乎“慈善事业”的拉动,只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活可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

(2)针对于我国特有的现状就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的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如新疆的采摘棉花报酬现在是按公斤算,3块钱采摘一公斤皮棉。

这就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且再加之一些临时性因素,比如说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蔬菜减产,价格上涨等。

正是因为在这些供给方面的成本提高了,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提高了,通货膨胀也就出现了。

3、通货膨胀的持续。

由于这一年我国的物价普遍上涨了,人们认为中国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而且大多数人都预期到相同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这就导致了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以跟上物价的上涨,工人的工资增多了,需求增大了,物价接着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会不断地持续下去,形成“通货膨胀螺旋”。

这也是我国目前物价高居不下的一个原因之一。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及措施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下面我就对症下药,来说一下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

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

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

3、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

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

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

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4、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

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

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5、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

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

6、降低劳动工资水平,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降低劳动工资水平,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防止因劳动工资水平提高而使物价随之增长。

总之,我国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并不是温和的,如果治理不好,它有可能会朝着恶性的趋势发展,这不仅危害民生,扰乱经济,更是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所以此次通货膨胀需要政府的大力治理,让游资回归到资本市场以带动实体经济,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稳更快更好的发展。

无论怎样,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定可以众志成城,度过难关,赢来我国经济新的发展和飞跃。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1]《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分析及应对措施》耿丹.[3]《中国不会出现高额通货膨胀》经济访谈.人民网[4]《从农产品价格上涨探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问题》郑颖佳.陈洁.[5]《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张根龙[6]《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11日[7]《2010年第四季度物价上涨过快原因分析》人民网北京2010年11月10日[8]《瘪钱袋下的高物价》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资深产业评论员张春蔚2010年11月01日[9]《民众的物价压力》徐达内2010年11月1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