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了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

该文内容浅显易懂,但隐含的寓意学生一时难以领悟。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需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以“以图引文,比较质疑——朗读品悟——理解寓意”的教学过程,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两幅插图的鲜明对比,引起学生的质疑: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我认为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在读中理解语言,在读中发展语言;在读中抒发感情,在读中训练思维,在读中养成习惯。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图文并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句、词、字层层递减,有规律地巩固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2、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孩子喜欢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书写“言、每”等四个生字。

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每”的正确笔顺。

课前准备:①制作有关课件。

②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③葫芦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

挂图请六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人摘一个葫芦,看一看背后的字,在黑板上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葫芦课文。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学习“葫芦”。

①告诉学生“芦”要读轻声。

②识记: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引导识记。

小朋友这么喜欢葫芦,也一定爱读有关它的故事。

接下来,老师就请能干的你们打开课本63页,双手拿好书,听老师讲讲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

孩子们,这个故事你想读吗?下面请大家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小树叶上的音节,实在有困难,招呼一下老师,我很愿意成为你的好朋友,开始吧。

1、学生自读课文。

①请用序号在文中标出共有几节。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预习时划出的生字多读几次。

③想想你是用什么好方法来记的?跟同桌交流交流。

2、检查效果。

刚才,小朋友学得真起劲。

接下来我们就来向生字挑战,好吗?(课件出示)葫芦细长的藤盯着邻居哇挂着一棵每天自言自语奇怪治一治①请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一读。

②认为自己最能干的同学,请到讲台桌前当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

③认为自己聪明的同学,请举手对老师、同学说说你记生字的金点子。

(奖励表现好的同学一个葫芦卡片)如:哇——(蛙)——(娃)——(洼)盯——(丁)——(顶)④师:现在,我们让生字宝宝来到课文中,向课文挑战,好吗?三、巩固生字师:学到现在,小朋友一定有点儿累了。

咱们到草地上采采“蘑菇”,放松放松,好吗?(出示课件——采“蘑菇”。

主要是学生读对一个词语,教师单击该词语,它就会消失,就表示采到了。

)1、主要请中下学生及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参与。

(这一游戏,学生百做不厌,借此机会还可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猜字游戏。

师:刚才,你们高兴吗?接下来还有更精彩呢。

我们来玩“你来做,我来猜。

”好吗?①老师出字谜:领队在前。

(邻)有眼不见灯火(盯)②鼓励学生编字谜或做动作,大家猜字。

(注意奖励,特别是对有创意的或有进步的学生一定要多加表扬。

)四、指导写字师:我们已认识一些生字朋友,它们还想进一步跟你交朋友,好吗?这节课,我们先写四个生字。

(课件出示言、每、治、棵)①“一字开花”小朋友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能记住很多它们的朋友。

我们比一比,看谁找得多,找得好。

②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③重点指导“言”和“每”。

言:注意第一横长,第二、三横短。

每:注意笔顺。

先让“电脑博士”演示,学生书空,再书写。

④(课件返回到生字书写,然后播放音乐)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同时在旁温馨提醒加以指导。

⑤评价。

让学生把最满意的字拿给同桌看,并介绍经验。

五、拓展活动:(课件出示)1、把长大成熟后的葫芦画一画。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本课所含的寓意。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课件。

2.帮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师:昨天,我们已学习一些有关葫芦的故事,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好吗?(板书课题)首先,老师带你们到园子去摘“葫芦”,高兴吗?(课件出示)(学生会读一个词语,老师点击一下,葫芦就会掉下一个,表示摘到一个。

)二、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看图进行说话。

1、出示课件。

(第一节和第四节的插图)小朋友请你看一看,细心找一找,说一说,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2、引导讨论(1)人的表情(2)葫芦叶子(3)葫芦(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师:(指第一幅插图)那你能找出这幅图所在的内容吗?(课件出示)1、自由读一读,你觉得这些葫芦可爱吗?想一想,怎么读能把它的可爱、美丽读出来。

(板书可爱的葫芦)(指导学生读好“细长、长满、雪白”等词语。

单击画面会出现有关重音的记号。

)2、赛一赛:看谁能把葫芦读得更可爱,评选“朗读高手”。

过渡:我们都这么喜欢小葫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听出了来了。

可是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从哪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谁来读读这句话?你来——你再来——反问:几天?每天!看一次?看几次!强调:对!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孩子们,每天都去看好几次,看的是什么啊?是葫芦藤吗?葫芦花?不是的不是的,看的是——小葫芦,他的眼中只有——,他要的是——3、看图读一读,背一背。

师:真不错,有的小朋友都能背下来,而且表情特别好,老师一看,就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葫芦。

但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有收获吗?(课件出示第四幅图及内容)(三)、学习第四节内容。

1、请轻轻读一读最后一题自然段,看看是怎么写的?读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好这一节呢?指导“更多、慢慢、都”等词语。

(单击画面会出现有关重音的记号。

)(板书枯黄的葫芦)2、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么不难过呢?来,让我们带着惋惜,带着伤心,带着失望读读这一段。

3、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吗?(质疑)(四)、学习二、三两节。

1、小组学习:读读课文说说,这些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板书 ?)2、观察种葫芦的人与邻居对话的画面。

重点句子:(单击画面,下面的几个重点句子在课件中会表现出来。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叶子、虫子及葫芦的关系,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引导体会他想的是什么。

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并且引导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

)②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体会“盯着、自言自语”,并用“自言自语”进行说话;朗读时可让学生加以动作。

)③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引导体会他想的是什么。

体会问句的语气及读法,并且引导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

)④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导学生读出邻居的着急诚恳的态度和种葫芦人的满不在乎。

(你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神情吗?)⑤学生分成“男生队”、“女生队”比一比。

三、设置情景、拓展延伸1.小朋友们,当这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有了蚜虫,他说----生齐:(我要的是葫芦)当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时,他说-----生齐:(我要的是葫芦)当邻居劝他治一治蚜虫时,他还是说-----生齐:(我要的是葫芦)2.就这样,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

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他会怎么做呢?(续编故事)3、小组讨论、交流。

四、总结明理小朋友们,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回忆老师刚讲的内容,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学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单方面地看问题,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那就来不及了。

)(板书不懂科学知识不听别人劝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