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规范产品/技术设计开发和变更设计产品生产准备过程,有效控制产品/技术设计开发和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正确制作样品,有效管理产品模具,确保产品/技术设计和生产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技术设计开发和生产前技术准备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样品制作和模具管理过程。
3职责3.1外贸部负责收集整理确定产品信息要求,制定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及与生产相关的机种配备表、试样包装物配置清单等文件,安排客户样品制作,对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准备相关过程进行跟踪;3.2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负责ODM产品/技术设计开发;各分、子公司产品/技术设计部门负责项目设计开发和实现工作,变更技术准备,样品及相关技术支持,新零件采购,模具管理工作。
3.3分公司职能部门支持新产品/技术设计开发工作,样品零件采购、检验,配合工程开发进行样品制作。
3.4相关部门支持新产品设计开发和变更产品技术准备工作,样品制作和模具制作维护工作。
4产品设计开发程序4.2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要求4.2.1项目设计工作起始,接收部门负责人召集项目相关人员召开会议,成立项目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一般情况下,项目小组组长由项目各阶段的项目负责人担任。
4.2.2产品/技术开发项目小组人员按照项目策划书策划的步骤由项目小组组长组织;项目评审组人员一般由销售、采购、工程技术开发、机加工、质量、生产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4.2.3设计输入资料包括《设计开发任务书》、立项报告、客户要求、法规要求、常规设计要求以及项目进行中增加的要求。
4.2.4根据项目的具体状况,应充分识别项目的关键节点,凡是关键节点都需组织评审,通常情况下,设计目标、设计输出、首样评审、产品确认鉴定为关键节点,必须要进行评审,其它评审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在各阶段的评审前,项目小组组长要整理相应阶段评审的内容、目的、要求,记录评审结果,作为相应阶段的评审输出内容。
4.2.5项目开发策划过程中,项目小组应对项目设计工作的内容和各阶段时间安排进行规定,根据项目情况确定适宜的工作内容,并将策划内容反映在《项目开发策划书》中。
项目实施过程按《项目实施过程报告》由工程项目部提供产品标准、查新报告、知识产权(论文或专利),采购部门提供要有CMA资质企业出具的检测报告,外贸部提供用户报告(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实施结果总结:按《项目实施结果总结》由外贸部提供项目简介和结论。
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总结资料汇总至设计部门,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整理、归档。
4.2.6RP件制作根据项目分析需要确定。
4.2.7项目开发过程中有碰到影响进度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分公司总经理或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审核,外贸部副总确认,并交项目开发任务书原批准人批准后,调整项目开发策划书的相应内容。
经批准的书面申请作为开发任务书的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的进展以调整后的策划书上规定为准。
4.2.8样品分为产品确认前的样品和产品确认后的样品,产品确认前的样品由设计部门负责,产品确认后的样品由生产部门(车间主任)负责。
4.2.9产品确认前的样品零件:通用零件由采购部门负责按正常流程采购。
新零件由各分公司采购部门按《物料组织控制程序》新零件报价相关流程安排采购。
4.2.10样品零部件检验要求:测,并保持检测数据记录。
2)检测数据判定:项目负责人要对各阶段的零部件检测数据做出判定(在“判定”栏里打“√”或“Χ”,或批注文字)。
对于关键尺寸(有检验符号)和重要尺寸,要确保检测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要通过模具、制造调整到位或调整设计尺寸,再次进行全尺寸检验);对于非关键尺寸超差被接收的,在以后的生产中其尺寸不得超出被接收尺寸范围。
尺寸的判定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而要确认接收的尺寸必须经设计部门科长审核,负责工程技术的副总或以上领导批准方可确认封样。
4.2.11产品确认前的样品由设计部门提交送检单给检验部门进行样品检验,检验部门根据送检单要求检验完成,并出具检验单给设计部门项目负责人审核,设计开发副总以上领导批准。
设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样品和检验单交外贸部审查、批准。
批准后方可发样品。
4.2.12产品确认后的样品(包括零件样品)由生产车间提交送检单给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部门根据送检单要求检验完成,并出具检验单给检验负责人审核,各分公司负责工程技术副总批准。
批准后成品检验员开入库单后方可出样品。
4.2.13公司内自制的零件样品,对于非模具件(线轮除外),项目启动后,项目负责人将样品计划单给精机公司,精机公司在接到样品计划单的15 天内排好试制计划,确保在设计部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样品;对于模具件,项目负责人要在毛坯拿到之日之前15 天以上将样品计划单给精机公司,告知毛坯提供日,精机公司在接到样品计划单的15 天内排好试制计划,确保在设计部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样品。
过程检验员根据加工工艺科编制的工艺卡片进行过程检验,产品质量由项目负责人确认。
公司内零件样品制作完成后和非公司内生产的零件样品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送检单和样品给设计部门检验员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单给项目负责人审核,项目负责人审批,审批合格后方可出样品。
4.2.14装配车间样品组装计划安排:项目负责人在确定好每阶段流线组装计划后,提前半个月将样品流线组装计划告知相关装配车间主任,车间主任须在项目负责人告知的计划要求时间内完成流线组装任务。
4.2.15对因市场原因,需批量生产还未经确认的产品时,设计开发人员要主动关注线上的情况并积极发现,解决问题。
对于线上流出的产品,评审组需现场确认产品品质并签字确认。
4.2.18 项目实现过程中,如果有零部件更改,必要时要对产品重新进行验证确认。
5.1技术准备工作流程图5.2.1 新零件制作按报价程序。
5.2 .2 美工文件由业务员审核,工程技术负责人批准。
6样品制作程序6.1样品制作流程图6.2样品制作要求6.2.1客户提供产品配置、涂装、印刷、包装等要求或原始设计资料,样品数量,业务员识别样品需求。
6.2.2业务员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配置、涂装、印刷、包装等要求编制以下文件:1)对于摇轮和推进器产品要求编制试样机配表,说明产品的配置、涂装、印刷等要求。
2)对于其它产品或零部件产品不要求编制试样机配表。
3)对于要求完整包装的,需编制试样包装物清单。
6.2.3 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试样机配表编制产品BOM 表;产品开发确认前由工程师根据试样机配表编制产品BOM 表。
美工员根据业务员提供的美工制作要求设计试样印刷、包装物作业指导表。
置清单,样品数量,样品需求等信息,外贸部销售经理审核。
6.2.5 业务员根据客户需求编制样品单,经外贸部副总经理审批。
并将样品单、试样机种配备表、试样包装物配置清单和试样BOM 表一起发放给相应的各分公司生产、质量、成品仓管等。
其中产品开发确认前由工程师根据试样机配表编制产品BOM 表。
6.2.6 产品确认后的样品,车间样品制作员将样品组装好后,填写成品送货单,送成品检验员检验,检验合格后成品检验员在成品送货单上签字,然后样品制作员将合格的样品移交给业务员或成品仓管员。
产品确认前的样品,由工程人员同生产车间组装好后,送成品检验员检验,检验员检验后出具检验单,并由工程技术中心副总批准,工程人员将合格的样品移交给业务员。
6.2.7当样品制作过程中与生产作业冲突时,样品制作优先。
7模具管理7.1模具报价7.1.1工程技术部门提供模具报价相关资料,供应商根据技术文件要求提供模具报价,按《物料组织控制程序》报价相关规定。
7.1.2工程技术部门根据技术要求和最终的价格与供应商签定《模具合同》,在合同中规定模具使用寿命。
7.2模具入库和领用7.2.1模具验收合格后,供应商凭项目负责人确认的模具增值税发票到资料员处入库,并出入库凭证。
7.2.2制造部门或协作单位领用模具时在资料员处开模具出库凭证,在《模具履历卡》上作记录及签名,并复印与模具一起领走。
7.2.3模具再入库须将模具连同末件和复印的模具出入库《模具履历卡》送还给模具库,工程人员与资料员须进行检查末件及模具,无误后进行归位,领用人须在《模具履历卡》上签名。
资料员将复印的履历卡与原履历卡一同存放。
7.2.4模具归位时,模具管理员须要对模具做清洁、防锈保养等工作。
7.2.5模具管理员须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模具的精度和良好的生产状态。
7.3修模7.3.1在模具额定寿命内,造成模具维修的,使用单位自行修理。
7.3.2因产品结构、设计更改需修改模具,由工程技术部门提出修模,供应商可根据维修的复杂程度,向公司申请一定的维修费,按报价相关程序规定。
7.3.3使用单位将所有的模具修模记录在《模具履历卡》上。
7.3.4所有维修过的模具,其首样都需经工程技术部门或研发中心确认后方可生产。
7.4.1模具制造商凭确认的《模具合同》,开具经资料员入库,工程技术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的模具发票到财务部领取模具款。
7.4.2对寿命内模具,如需重新开模的,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特殊情况另行协商。
7.5盘库7.5.1模具管理员每年对供应商的模具进行清点,对周期超过5年未使用的要求归还公司。
7.5.2供应商对寿命到期的模具要出具《模具报废申请单》报废,并把模具归还公司。
7.6寿命铝压铸模 5-10万模次;锌压铸模 30万模次;玻纤增强尼龙 30万模次;ABS、PC等 50万模次。
8相关文件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物料组织控制程序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