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平面上升及其危害

海平面上升及其危害

.
2 海滨城市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世界上主要 的城市带大多 集中分布在沿 海地区,海拔 都较低,如果 海平面上升许 多沿海城市都 会面临被淹没 的危险。
.
3 风暴潮频率与强度增加(海啸灾害)
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振动如热带气旋(台风或飓 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风暴 潮往往带有狂风巨浪, 具有成灾快、损失重、危害 大等特点, 因此, 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 海平面上升使得平均海平面及各种特征潮位相应 增高, 水深增大, 波浪作用增强, 因此, 海平面上升 增加了大于某一值的风暴增水出现的频次, 增加风 暴潮成灾几率; 同时, 风暴潮增水与高潮位叠加, 将 出现更高的风暴高潮位, 海平面上升使得风暴潮的 强度也明显增大, 加剧了风暴潮灾。从而不仅使得 沿海地区受风暴潮影响的频率大大增加, 同时也使 得暴潮灾向大陆纵深方向发展, 并降低沿海地区的 防御标准和防御能力, 造成更大的灾害损失。
.
三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根据海平面上升诱因的不同可以把海平 面上升分为球冰川性海平面上升和区域性 相对海平面上升两种类型虽
.
<一> 冰川性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分析
不少人把冰川性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归结 为温室效应。事实上其影响因素众多而且 复杂,从长远观点看其根本原因是各种自 然因素而不是人类活动因素。
.
.
5 造成沿海潮滩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
潮滩对海岸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价值,是 宝贵的土地资源, 在海涂围垦、牧业渔业和芦苇生 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平面上升对潮滩淹没 损失的影响程度与泥沙来源、沉积速率、滩面形 态、潮差、陆地沿岸地形、海岸防护工程、滩涂 围垦等因素有关。对于泥沙来源丰富、沉积速率 较大、剖面上凸的潮滩, 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滩损 失较小, 反之则大。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滩侵蚀损 失则主要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增加了潮差、并使潮 波变形加剧, 潮流对潮滩的冲刷作用加强所致。潮 滩的损失导致了有些在潮滩里生长的动物只有被 迫迁徙。
.
在过去30万年间,至少发生过四次大的冰期。 大约在15000年前,最后一次冰期,即第四纪大冰期 达到了顶峰(现在仍包含在第四纪大冰期内),当时的 海平面比现在低100~150m。,台湾岛和大陆是一 个整体,现在的白令海峡也曾是连接欧亚大陆与北 美大陆的陆上通道。随着地球温度的升高,冰川退 缩,在所谓的全新统海侵期间,海平面开始快速上升。 但在6000年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急剧放慢,自那时 起至今,海平面只上升了几米。
太阳,地球的运动变化是缓慢的过程,这些因素 对某一特定时段的影响具有偶然性,就其长期变化 规律来看,现阶段处于相对寒冷期,并且在近期内地 球的温度不可能会明显上升,类似白噩纪那样的炎 热时期不可能在沂期内重演,由此可见,近几十年来, 地球变暖,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温室效应。
.
<二> 区域性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4其它因素引起的区域性海平面上升。 除此以外,地震、河口水位趋势的变化、 围垦等也能引起区域性相对海平面上升。
.
四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是一种缓发性的 自然灾害。也正因为它是缓发性的,因而往往不被人们重 视,以为每年个毫米的上升还构不成危险。其实,这种灾 害是累积和渐进的。以现在每年毫米和每十年再增加毫米 为例,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海平面将上升厘米,第二个十年 上升厘米,最后十年将升高厘米。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 面将累积升高厘米。再加上许多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可能达到米甚至更多。这对许多地方的人来说 无疑是灭顶之灾。而且就是现在,它己给沿海地区居民带 来了危害。它使沿海地区灾害性的风暴潮发生更为频繁, 洪涝灾害加剧,沿海低地和海岸受到侵蚀,海岸后退,滨 海地区用水受到污染,农田盐碱化,潮差加大,波浪作用 加强,减弱沿岸防护堤坝的能力,迫使设计者提高工程设 计标准,增加工程项目经费投入,还将加剧河口的海水入 侵,增加排污难度,破坏生态平衡。
.
一 海平面上升的概念:
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 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叫做海平面上升。
全球性海面上升是当今引人瞩目的气候型或 称为冰川型海面变动,由于南极冰盖迅速崩解,世 界洋面正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上升,广大海岸带 将被淹没,危害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以及人们 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全球性大灾难。
.
2 地球对太阳辐射的接受率
地球对太阳辐射的接受率与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 置有关。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e=0.00~0.06之间,其 值愈大,接受率愈高。现在的e=0.016。地球黄赤交 角a对气候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a二21.8~24.4,其值 大时,气候温暖。a的最大值出现在9100年前,现在的 a=23度26分。
.
2 当代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与幅度
我国著名学者任美愕、施雅风教授认为, 自1850年至1950年的200年间,全球海平面 上升了10~20cm,平均每年上升1~2mm。中 国科学院地学部在2993年4月的咨询报告中 指出,根据世界上数百个验潮站资料的分析 计算,过去100年内全球海平面平均以每年 1~2mm的速度上升。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 海平面的平均土升速度为每年1.5mm
.
3 来海平面上升的预测
管对当代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众说纷云,但 由于化石烧料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增大,地球变暖,未来一段时期内海平面上升 速度呈加快趋势,这是各国学者已达成的共 识。
.
任美愕、施雅风教授于80年代初期估计, 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要上升20~40cm。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1992年的报告, 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的情况下,预计到 205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计值为 20~30cm。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咨询报告 中指出,到205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 可能要上升40~6Ocm,上海和天津地区的升 幅可能还要大些。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课题 组预测,到2050年我国珠江、长江、黄河三 角洲、余部湾地区的海面将上升20~30cm, 渤海湾海面士升25一50cm。
.
国弗吉尼亚大学环境系的教授们认为,全 球冰川性海平面上升和许多沿海大城市的 下沉,将导致下个世纪灾难性的海侵。美国 环保局霍夫曼等人曾于1983年预测下个世 纪将有若千次冰川性的海平面上升现象汤 并估计到2025年,海平面将士升10~25cm, 到2075年,海平面可能上升36~191cm。
.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而主要因素温室气体 排放量又难以预测,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速 度和幅度作出预测并非易事。事实上对 2050年以后的情况几乎无法预料,因为在那 以前,人类赖以维持的能源形式有可能产生 本质性的变化。
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
.
海平面的内涵
“海平面”的全称叫平均海平面。原本 意思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海平面的平均 高程是静止不动的,可用它作为大地测量 高程的零点。平均还平面的“高程”,是 验潮仪自动记录专用测潮井内,浮体高程 连续多年每小时读数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
.
近百年来海平面的变化
世界上最早的验潮站是建于 1682年的阿姆斯特丹站。百多 个验潮站的数据表明近百年来 全球海平面保持着断断续续的 升,平均上升速率为1015cm/100a。值得注意的是20 世纪40年代以来曾出现全球平 均温度下降,但海平面依然保 持上升的趋势,它可能与海洋 水温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 20 世纪40年代以来海水温度持续 上升有关。估计表层与浅层海 水增温1摄氏度,相应的海平 面上升量为11cm.
.
具体说来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只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侵蚀海岸范围扩大
• 海滨城市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 风暴潮频率与强度增加(海啸灾害) • 洪涝灾害加剧 • 造成沿海潮滩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 • 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
.
1 侵蚀海岸范围扩大
海岸侵蚀是指近岸波浪、潮流等海洋动 力及其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海岸的冲蚀、磨 蚀和溶蚀等造成岸线后退的破坏作用。经 研究表明认为海平面上升是世界海岸侵蚀 的共同因素,海平面上升使岸外滩面水深 加大,波浪作用增强,从而使侵蚀海岸的 范围扩大。
1 太阳能辐射量的变化
没有太阳能的辐射,地球将是一个大冰球, 就不会有地球上互相竞争而又互相依存的、纷 繁的生命。太阳能的辐射量不是恒定不变的它 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太阳绕银心转 动一周约需2.8~3亿年,当太阳系在近银心点时, 太阳辐射最弱,是全球海退、冰川发展时期;当 太阳在远银心点时,太阳辐射最强,是全球海进、 气候温暖时期。现在太阳系位于近银心点。外 太阳内部活动,如太阳黑子具有万年、千年、 百年、35年、22年、11年等不同尺度的周期 变化,这对地球气候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
2 松散土层因压实而下陷 建立在海湾、河口、河流三角洲地区
的城市,如上海、天津、北海、曼谷、纽约、 威尼斯等,由于地基多属松散且湿润土层,其 上层受荷载作用后,就会压缩沉陷。在这些 地区观测潮位,就显示出潮位的相对上升。
.
3 超采地下水屯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地面 沉降。 开采石油、夫燃气、煤炭都会引起地面 沉降。不过煤矿一般在远离河口、海岸的 地方。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城市地面沉 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如果在2平方千米面积内,每年抽取10万t的 地下水而不作任何补充,地面将下降3cm。
区域性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区域性地 面沉降。
1 构造运动引起的区域性沉降地球的现状是在 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各或快或慢地继续着。例如在 第四纪以后的新构造运动中,青藏高原隆起达4500 一6000m。由于印度板块以每年5cm的速度向北 偏东方向挤压,迫使青藏高原仍以每年1cm的速度 上升。而世界各地的许多海岸带,如哥伦比亚、厄 爪多尔西岸、德国北部海岸等都在下沉。我国沿 海除黄海山东、苏北沿岸外也都在下沉,渤海、北 部湾海岸的下沉尤为明显。沿海陆地的下沉,使海 平面的高程相对上升。
.
4 洪涝灾害加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