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影响研究
姓名:***
专业:自然地理
年纪:2012级
导师:***
海平面上升影响研究
周建超
【内容摘要】
海平面上升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究其原因,在于海平面上升将会对人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系统分析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
【正文】
大量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全球性海平面的快速上升。
美国海洋大气局Doulglas B. C. (1991)根据世界21
个最具代表性的验潮站记录,得出过去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平均为0.18cm/a[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1995年发布的评估报告中指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海平面
上升将进一步加快,至2050年总上升量可达18cm。
沿海地区,因受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地壳沉降运动频率远大于上升运动频率,再
加上人为大量超采地下水资源加剧的地面沉降,世界各地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2]。
沿海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全球约有
1/3的人口分布于沿海60km范围内。
海平面上升将会带来一系列环
境影响、经济社会影响。
一、环境影响
1.沿海湿地的损失。
沿海湿地对海岸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价值,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在海涂围垦、牧业渔业和芦苇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沿海湿地损失则主要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增加了潮差、并使潮波变形加剧,潮流对潮滩的冲刷作用加强所致。
以珊瑚礁为例,当海平面处于适度上升状态时,珊瑚礁具有一个快的生长速率,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风暴潮的破坏[3]。
2.风暴潮加剧: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振动如热带气旋(台风或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海平面上升使得平均海平面及各种特征潮位相应增高,水深增大,波浪作用增强,因此,海平面上升
增加了大于某一值的风暴增水出现的频次,增加风暴潮成灾几率和强度[4];同时,风暴潮增水与高潮位叠加,将出现更高的风暴高潮位,海平面上升使得风暴潮的强度也明显增大,加剧了风暴潮灾。
从而不仅使得沿海地区受风暴潮影响的频率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得暴潮灾向大陆纵深方向发展,并降低沿海地区的防御标准和防御能力,造成更大
的灾害损失。
3.洪涝威胁加重:沿海的洪涝水量主要通过沿海涵闸排入海洋。
由于沿海平均高潮位一般都高于闸上平均水位,因此,平常涵闸排水只能
选择在闸下潮水位低于闸上水位的落潮时间进行。
海平面上升引起入海径流受潮流的顶托作用加强,入海河流排水能力和排水时间都大量减小,从而使得大量洪涝水量保持在闸上水体中,导致闸上水位场的
变化,河渠基准面相应抬升。
因此,海面上升后势必造成河道排水困难,低洼地排水不畅、内涝积水时间延长,导致涝灾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增加。
4.海岸侵蚀:沿岸泥沙亏损和海岸动力的强化是导致海岸侵蚀的直接原因,而影响沿岸海洋动力和泥沙特征的因素包括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
Bruun通过对40个国家海岸侵蚀的研究,于1962年首次提出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的系统概念,认为海平面上升是世界海岸侵蚀的共同因素[5]。
海面上升使岸外滩面水深加大,波浪作用增强。
根据波浪理论,当海平面上升使岸外水深增大1倍时,波能将增加4倍,波能传速将增加1.414倍,波浪作用强度可增加
5.656倍。
波浪在向岸传播过程中破碎,形成具强烈破坏作用的激浪流,对海岸及海堤工程
产生巨大的侵蚀作用在严重侵蚀海岸,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滩侵蚀占侵蚀总量的15%~20%[6]。
二、经济影响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脆弱地区尤其是是小岛国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
一方面,海平面上升有可能沿海的水域面积,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但另一方面,海域面积的扩大会减少沿海城市的面积,造成沿海工业的损失,同时,耕地、盐田也会遭受巨大损失。
从总体上说,海平面上升对大多数地区来说,其经济影响主要是负面的。
对于小岛国来说,旅游业往往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例如,巴哈马70%的人口从事旅游业,马耳他40%的人口从事旅游业。
由于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海岸沙滩面积的减少,海岛生态景观的破坏,从
而使小岛国的旅游资源受到极大的损失。
由于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由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有可能给小岛国家的经济造成致命的影响。
三、社会影响
在就业方面,由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自然影响,会使一些原来从事农业、工业、旅游业的人员,被迫从事渔业或其他职业。
而许多小岛国来说,旅游业是支柱产业,从业人员占国民总人口的相当大比重。
当旅游业的从业人数被迫减少,而该国又没有其他合适的行业接纳旅游业的剩余劳动力时会导致该国失业率上升,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
在人群健康方面,由于海平面上升会增大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以及造成污水排放困难,会恶化当地的环境卫生状况,促进了一些传染病的传播。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变暖,会使一些热带传染病的传播范围扩大,从而给人群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对许多小岛国家来说,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海岸边,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在这一地区。
如果海平面升高,许多人居设施将会被淹没。
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小岛国的居民可适宜居住的场所非常有限,因此,小岛国的人居设施在未来海平面上升面前是相当脆弱的。
四、海平面上升的对策
气候变化委员会对策工作组的海岸带管理分组1990年制订出三大对策以供选择:(1)后撤:即离开将受海水淹没的地区;(2)适应:即将建筑物加高或加上支架,免受海平面上升淹没;(3)防护:防护措施
有建造硬建筑物,如海堤等和建造软建筑物,如人工沙丘、种植物、人
工海滩等[7]。
对于我国来说,最好的对策是防护。
具体来说:
1.加强海平面变化监测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决策系统,其次需提高验潮站资料的质量。
我国22个主要验潮站中只有13个站的资料质量是可靠或基本可靠的,这一情况对我国进一步研究和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非常不利。
必须综合分析气象站资料、验潮站资料、陆地区域性构造变形资料、地面沉降观测资料,才能取得真实的海平面变化数值[8]。
2.加强科学研究
需研究海平面变化导致的河口海岸风暴潮强度增加、海水入侵和内渗、海岸侵蚀速度增大、河口河槽地貌变形、三角洲水系比降变缓、洪涝灾害加强等。
还需研究基面变化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防洪、排污、排涝、给水、排水、城市交通等。
并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3.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各国都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发达国家理应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4.人工海滩
估计世界的砂质海滩70%受侵蚀,美国则可能达90%.IPCC提出的防治措施中硬建筑物投资高,建后难更改,更使海滩面积减少,并且对下游的海岸侵蚀常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已知最好的海岸防护措施是
使海岸尽可能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海岸带的自然过程持续如常不受人工妨碍,人工海滩就是再现自然界自己的原来过程的一种海岸防护措施,适用于已经开发的海岸,可保护该处的财产,并加速旅游、休闲业的发展.由于砂质海滩是重要旅游资源,对海岸社会经济十分重要,故最近几十年来,移砂补滩(或人造海滩)已成为海岸管理的首选措施[9]。
【结语】
海平面上升对未来影响深远,因此需加强其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海平面上升量的评估不够精确、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损失的评估也不够准确等问题,诸如此类问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Douglas B. C., 1991, Global sea-level ris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96: 6981-6992.
[2].杨桂山,朱季文.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研究的内容、方法与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 1993, 8(3): 70-76.
[3].王国忠.全球海平面变化与中国珊瑚礁[J].古地理学报,2005,7(4):486.
[4].季子修,施雅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与海岸防护问题 [J].自然灾害学报,1996,5(20):57.
[5].Bruun. Worldwide impacts of sea level rise on shorelines, In:Effects of changes in stratospheric ozone and globalclimate,4: sea level rise, JG Titus (ed.), EPA, U. S. A., 1986,99-124.
[6].李加林,张殿发,杨晓平,童亿勤,张忍顺.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及其研究现状 [J].灾害学,2005,20(2):50.
[7] IPCC 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 Strategies for adaptation to sea level ise [M]. Geneva,1990.
[8]. 胡俊杰. 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与防治对策[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1):69.
[9]. 季小梅,张永战,朱大奎. 人工海滩研究进展[J]. 海洋地质动态,2006,22(7):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