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我做主----让青春在军营美丽绽放一位哲人说:“在历史的天平上,只有两种人生,一种是充实、高尚和辉煌;另一种是空虚、卑琐和平庸。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一代伟人,在青年时代就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人生追求,他们的人生无疑是充实、高尚和辉煌的。
那么,作为新一代的军人,我们应当追求哪一种军旅人生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坚定理想信念,让青春在军营“铸魂”魂是什么?魂就是精神。
毛泽东同志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才会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不断追求真理中铸魂。
哥白尼有句名言: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才得以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星火燎原》丛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陈觉、赵云霄烈士是一对革命夫妇,他们一起在东北、湖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不幸被捕。
陈觉很快被敌人杀害,赵云霄因怀孕在身,刑期推迟了五个月,孩子出世几天后赵云霄即被敌人杀害。
就义前,她给孩子写了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启明,我的小宝宝”。
这封信大义凛然,却充满了人间真情。
这个只有23岁的女共产党员,肝肠寸断中对真理的追求、对光明的企盼是何等坚定!像陈觉、赵云霄这样的革命先烈还有很多,他们不怕牺牲、追求真理的英雄气概,今天依然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在感悟奋斗历程中铸魂。
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到1895年,40年后的1934年到1935年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长征。
同样是中国人,表现却迥然不同。
甲午战争的惨败已被深深地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
再看看红军长征,雪山草地之间,行走的是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面对数倍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异常艰险的自然环境,面对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他们不畏惧、不消沉、不退缩,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丽诗篇。
是什么让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每百人不到80支枪的年轻又弱小的队伍夺取了最后胜利?是理想信念,一支军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创造奇迹、创造辉煌。
在把握复杂形势中铸魂。
曾有一时,某女孩在网上发表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的择偶宣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对学生抛出了“40岁时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雷人”之语;还有“郭美美炫富”、“药家鑫杀人”等负面新闻,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些人信仰缺失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变本加厉地炒作“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谬论,企图动摇我军官兵的理想信念。
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下,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二、增长知识本领,让青春在军营“充电”我们常说,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
听党的话,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让枪听我的话,就是要勤学苦练军事技能,让手中武器发挥最大效能。
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不断学习,努力汲取新知识。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是不断增强学习力。
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增强本领、蠃得未来。
当前,新装备。
我们身边的四级军士长刘纪富,就是自学成才的榜样。
通过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他从刚入伍时连字都不会打发展到通过了微软和思科认证,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主研发的“北斗模拟训练系统”和“周表制作系统”等软件’有效提升了训练和工作效益,成了团里响当当的电脑专家。
在团里,这个“70后”的老兵受到了“90后”战士的追捧。
刻苦训练,努力掌握新技能。
中日甲午海战前,中国军舰在吨位、数量和火力上都胜于日本。
正当清政府一片陶醉之时,日本人发现大清水师的军舰上竟然横七竖八地晾晒了很多衣物。
由此,日本人断定:这是一支训练废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太大战斗力。
果然,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刻苦训练才能提升部队战斗力!今天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老话:当兵就要当能打蠃的兵!只有睡准对手、刻苦训练,练就一身打蠃本领,才能确保一声令下,能迅即出动,高标准完成任务。
用心感悟,努力拓展新思路。
马克思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人生天地间,并不是因为肌肉骨骼而强大,而是因为思想而强大。
今天,世情国情军情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我们必须学会用新思路新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掌握新思路需要用心感悟。
郑板桥画竹堪称一绝,他的体会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亢繁削尽留青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意思是说,他画了四十年竹子,白天绘画晚上思考,方才理清思路,领悟到稍妙之处,从而能够去掉多余的笔里,画出清瘦神韵。
我们身边的上士潘旭斌,当兵10年,共提出近百条合理化建议,许多建议被团营连采纳。
在谈到体会时,他是这样说的:“我提建议必须经过三个想想:一想是否反映官兵心声,二想是否贴近基层实际,三想是否促进单位建设。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把学、思、用结合起来,多思深思善思,才能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零碎知识系统化。
三、锤炼品德意志,让青春在军营“淬火”要当好名军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很难想象一个虚伪的人会对党和军队的事业无限忠诚;很难相信一个软弱的人会对党和军队的事收无限执著。
可见,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是一种软实力,是军队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索。
那么我们如何塑造高尚的品德和锤炼坚强的意志呢?做弘扬传统的红色传人。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 9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形成了“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一系列优良传统:我军近85年的发展史浓缩成“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我们部队是中央军委命名的“济南第二团”,组建至今形成了“有我无敌、敢打必胜”的团队精神、“珍惜荣誉、不辱使命、发扬传统、建功立业”的团训和“一胆三气”(雷厉风行的虎气、一往无前的勇气、敢打必胜的杀气、临危不惧的胆魄)的团队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必须继承发展、薪火相传。
走进我们分队的荣誉室,每当青年战斗模范班、“独臂英雄”曲光喜、“英八模”黄相合等英雄集体和个人的照片映入眼帘时,我就会强烈地感觉到他们的眼神在注视着我们、鞭策者我们。
这几年,我们身边涌现出了全军优秀大学生干部张永清、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贺霖、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获得者宗配军等批先进典型,大家都要像他们那样,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优良传统传承人的重担。
做见义勇为的英雄楷模。
作为革命军人,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也是一项重要职责,所以我们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这方面,我们部队的张路同志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去年7月31日,探亲休假的张路正在田间劳动,看到一人形迹可疑,经仔细观察,发现此人正是公安局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张路不露声色地拨打了报警电话,协助警方将重大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
《人民前线》报对张路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安徽太和公安局还给部队发来了感谢信。
做无私秦献的时代先锋。
选择了军营就选择了奉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位青年军人的华迹让我每毎想起就热泪盈眶。
这位青年军人的名字叫武文斌,他原本计划2008年6月份举行婚礼。
但汶川地震发生后,武文斌随部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未始妻杨卫华非常支持他的行动,期待着抗震救灾任务完成后与他完婚。
让人不忍心的是,杨卫华的期待最后变成了梦想。
6月18日这天,武文斌因劳累过度牺牲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永远与婚礼无缘。
噩耗传来,杨卫华悲痛欲绝。
为了完成武文斌的遗愿,她身穿婚纱怀抱武文斌的遗像。
照了一张感人至深的婚纱合影。
这就是当代青年崇高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向这对新人学习,在无私奉献中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争做无私奉献的时代先锋。
四、矢志奋斗拼搏,让青春在军营“闪光”在军营建功立业,需要理想信念、知识本领、品德意志来支撑,更需要实际行动来实现。
只有不懈奋斗拼搏,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这里,我讲:三句话与大家分享。
第一句话:军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
怎样的人生才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这是每个人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回答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人生的价值既包含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贡献;也包含着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
如果每个人的贡献等于索取,社会发展就会止步不前;如果贡献小于索取,社会就会蒌缩退化;只有贡献大于索取,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多少,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
军队这个群体,担负的社会责任远远大于般的社会群体,而军人所做出的牺牲奉献无疑要比一般社会成员大得多。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事业才更崇高,我们的人生才更光荣、更有意义。
第二句话:岗位是成就事业的舞台。
有的同志说:岗位太平凡,难有大作为。
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却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被称为“全能士官”的宗道辉,当兵16年,先后干过驾驶员、气象引导员、仓库保管员、伞降班长等岗位,他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从事的岗位,但可以选择对待岗位的态度。
我们部队一连原连长贺霖,入伍前拥有上海交大学士和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到部队后,历经排长、连长、作训参谋、营长等岗位,每一个岗位都干得很出色,他的体会是:真心对待每个岗位,岗位就能真诚回报你。
所以我要说:只要我们立足岗位,干一行、爱行、钻一行、精一行,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第三句话:任务是争取荣誉的机遇。
面对任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同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有的同志却思前顾后、畏缩不前。
给任务就是给机遇,给机遇就是给荣誉。
在部队,不讲条件接受任务、千方百计完成任务最能体现军人的价值。
今年,我们分队涌现出了一批主动请战的同志。
一连班长李阳阳,参加全军狙击手集训,被评为“全军优等狙击手”;二连班长张路,参加集团军射击尖子比武获得第二名,被评为“特级神枪手”;一连指导员刘兵,作为《后装保障要素演练》课目教练员,参加了军区郭兴福教学法命名50周年优秀课目演示。
我感到,能与这些同志一起共事,非常荣幸、非常振奋、也非常自豪。
我们都要学习他们见任务就上、见红旗就扛的精神,在出色完成任务中彰显军人的价值。
李大钊曾经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
”这句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非常适用。
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拼搏,在军营这个大舞台上尽显人生价值,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