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吨/小时反渗透设备操作说明书用户名称:设备制造商:目录一、工艺简介1、工艺流程简图原水→进水电动阀→原水箱→原水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还原性杀菌剂添加→阻垢剂添加→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纯水箱→纯水变频供水系统→用水2、工艺说明进水电动阀原水箱中设有液位控制系统,通过液位控制系统控制进水电动阀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对原水箱的自动补水。
注意:当原水箱在补水过程中断电,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关闭电动阀,否则在断电的情况下电动阀不能关闭会发生原水箱冒水事故。
原水箱用于存储原水,对原水进行缓冲,平衡供水量与后续设备用水量。
水箱设有补水液位控制、低水位液位控制,自动控制进水电动阀向原水箱补水,同时当进水电动阀或自来水供水出现故障而原水箱中水位低于液位控制浮球低位时,后续设备自动停止工作,当故障解决后水位高于低位浮球后设备自动转入工作状态。
原水变频增压系统:将原水进行向后续设备输送、增压,保证后续设备用水充足,同时作为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清洗水泵。
两台水泵为一用一备,由变频器控制,当水量不足时两台自动同时启动。
石英砂过滤器:过滤器内部装填精制石英砂,主要滤除水中悬浮物、大颗粒物、部分胶体等,降低原水浊度。
桶体采用304不锈钢,采用手动蝶阀对过滤器清洗(清洗过滤器应当在反渗透主机停机时进行)。
一般设备累计工作30-60小时需要对石英砂过滤器进行清洗,清洗步骤为反洗15-20分钟,正洗15-20分钟。
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器内部装填果壳活性炭,主要滤除吸附水中胶体、有机物等,降低原水浊度。
桶体采用304不锈钢内部衬胶,采用手动蝶阀对过滤器清洗。
一般设备累计工作40-80小时需要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清洗,清洗步骤为反洗15-20分钟,正洗15-20分钟。
还原性杀菌剂添加设备对原水进行杀菌灭藻,通过计量泵自动连续或间断向原水中加入反渗透膜专用还原性杀菌剂。
如果原水水质较好,水中细菌含量不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则可采取间断式加药。
计量泵设有独立的控制开关,可以独立开启或关闭。
阻垢剂添加设备通过计量泵自动对进入反渗透膜的原水进行添加阻垢剂,防止原水被浓缩后在膜表面结垢。
保安过滤器:过滤器装有5微米熔喷滤芯,对经过过滤器的出水进一步过滤,同时防止颗粒物进入反渗透膜。
滤芯更换频率视实际水质而定,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滤芯规格为40英寸。
(15吨/小时主机滤芯数量为18支,25吨/小时主机滤芯数量为28支)高压泵对原水进行增压,满足反渗透膜工作所需的水量、水压。
反渗透膜自然界有一种现象:当用一张半透膜将纯水与浓溶液隔开,半透膜具有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特性。
根据扩散原理在一个容器由半透膜分开的两个区中,一个区为含盐的稀溶液,另一个区为含盐的浓溶液。
在盐的稀溶液中,水的浓度相对较高;在盐的浓溶液中,水的浓度相对较低。
这时水分子将由稀溶液中扩散至浓溶液中,从而产生(如图所示)浓溶液的液面较稀溶液的液面高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由于浓溶液液面不断升高,产生水柱压力,从而阻止水分子继续从纯水区向浓溶液区的扩散,当浓溶液区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将完全阻止水分子的扩散。
此时,液位差水柱所产生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如果在浓溶液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水分子将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扩散,即从浓溶液区流向纯水区,产生反渗透现象。
反渗透设备主要是应用这种机理进行工作,从而达到除盐的目的。
反渗透法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固体、有机物、细菌、病毒、颗粒状悬浮物等几乎所有的杂质。
反渗透膜元件是使反渗透技术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最小的基本单元。
清洗设备当反渗透膜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造成产水量下降、操作压力升高,此时,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药物清洗,利用清洗泵将药液注入反渗透膜并循环冲洗,清洗后使产水量达到或接近初次运行时的水平。
具体药物清洗所使用的药剂类型、用量、方法等根据污染物种类来确定。
请在污染发生后与设备厂家联系。
二、反渗透主机说明反渗透主机包括以下部分:1、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是核心部件,材质为聚酰胺,反渗透膜型号为美国DOW公司的BW30-365。
2、反渗透膜壳内装反渗透膜,材质为玻璃钢。
3、高压泵向反渗透膜供水,提供反渗透膜工作所需的水量及压力,材质为304不锈钢。
4、出水调节阀、浓水调节阀出水调节阀用于调解高压泵出水压力、流量,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浓水调节阀调整排放掉的浓水水量,从而控制净水水量。
注意,在反渗透设备工作的任何时候,该阀不得完全关闭,当设备调试好后,不需再转动该阀。
5、进水电(动)磁阀、冲洗电(动)磁阀进水电磁(动)阀用于控制高压泵进水,当进水达到高压泵工作所需的流量、扬程后,进水电磁(动)阀打开。
冲洗电磁(动)阀用于冲洗反渗透膜,当反渗透主机每次开机时,由反渗透控制仪控制冲洗电磁(动)阀自动打开,冲洗结束后自动关闭,反渗透设备连续工作4小时后进行冲洗一次。
6、浓水流量计、净水流量计分别计量浓水、净水流量,单位为LPM(升/分钟),换算公式为:1吨水=1000升,1吨/小时=1000升/60分钟=16.7升/分钟(即16.7LPM)7、进水压力表、出水压力表指示过滤器及反渗透膜(RO膜)工作时进出水压力,一般过滤器进出水压力不超过0.4Mpa;RO 膜进出水压力不超过2.0Mp。
8、开关及指示灯用于控制设备及指示设备的各个状态。
电源指示灯:指示设备控制电路是否闭合。
进水压力低指示灯:当进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该指示灯亮。
纯水箱高位指示灯:当纯水箱中水满时该指示灯亮。
制水/清洗转换开关:当正常制水时将开关切换到“制水”位置,当对过滤器或反渗透膜进行药物清洗时将开关切换到“清洗”位置。
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当开关处于“手动”位置时,所有设备均由手动控制,该位置用于设备调试及反渗透控制仪出现故障时使用。
当开关处于“自动”位置时,设备由反渗透控制仪自动控。
变频/工频转换开关:当开关处于“变频”位置时,高压泵由变频器控制进行变频启停,当开关处于“工频”位置时,高压泵直接启动。
运行指示灯:指示相应设备是否运行。
开关:用于开启相应设备。
三、设备启动过滤器清洗:过滤器清洗(包括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包括反洗、正洗两个步骤。
需要先对石英砂过滤器进行反洗15-20分钟、正洗15-20分钟,然后再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反洗15-20分钟、正洗15-20分钟,清洗的时间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调整制水设备启动:打开所有进水阀门,关闭旁通阀门,浓水调节阀不得关闭。
制水:保证出水管路各个阀门处于制水位置,将转换开关处于制水、自动、变频,然后设备启动。
回收率控制在65-73%左右,过高的回收率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建议回收率控制在70%左右。
设备正常运行后,各参数如下:序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实际数值备注1 过滤器进水压力MPa2 过滤器出水压力MPa3 膜进水压力MPa4 膜出水压力MPa5 纯水流量LPM6 浓水流量LPM7 电导率μs/cm四、停机当纯水箱中水满后,设备自动停机。
若强制手动关闭设备,将“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断开即可。
五、注意事项1、设备安放场所尽量保持干燥、通风、洁净,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设备安放房间,防止误动设备。
2、当外部电路、水路发生改变时,需切换设备进水、出水阀门以及调整水泵正反转。
若外部电源缺相或电压波动太大,需关闭全部设备,待电源问题解决后方可重新启动设备。
3、设备进水水温范围:5 ~40℃,进水水温不得低于5℃或大于40℃。
4、不得随意改动原设备控制电路,若有特殊情况,请与我公司技术人员联系。
5、安排人员每天巡检设备,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若不能解决,请与我公司技术人员联系。
六、常见故障序号故障原因解决方法1 系统无电1)空气开关故障2)外部供电问题1)检查并更换空气开关2)检查外部供电2 系统有电,但电动机不启动1)热继电器过载跳闸2)交流接触器故障3)浮球开关故障1)重新设置热继电器电流2)维修或更换交流接触器3)检查浮球开关更换或维修3 水泵水量不足1)原水水流断流或者涡流2)泵损坏3)水泵反转1)检查原水水流2)维修或更换3)调整三相电相序4 停机后排水口漏水泄漏检查阀门或更换密封圈(垫)5 故障指示灯亮相对应位置故障检查并排除故障6 净水水量不足1)浓水排放过多2)膜污染被堵死1)适当关闭一些浓水调节阀2)清洗或更换膜七、产水量温度校正7.1产水量的温度校正参数温度℃校正参数TCF 温度℃校正参数TCF5 0.590 20 0.89010 0.685 25 1.00015 0.786 30 1.115 7.1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大约每上升或下降1度影响产水量2.7~3.0%左右。
八、污染与清洗8.1 清洗特别提示本节内容适用于4、6、8和8.5英寸直径的复合聚酰胺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
●聚酰胺反渗透膜元件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与游离氯等氧化剂接触,游离氯的氧化将使膜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因此,在管路与设备灭菌操作或使用清洗剂与储存保护剂之后均应特别注意膜系统给水中是否含有游离氯残留。
对此如有怀疑,应进行相应检测。
如存在游离氯残留,可使用亚硫酸氢钠将其还原,并满足反应时间以保证充分的脱氯。
每1.0ppm的游离氯需亚硫酸氢钠的用量为1.8-3.0ppm。
●在反渗透膜元件的担保期内,建议每次膜元件的清洗应与供货商协商后进行。
●在清洗溶液中,应避免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导致膜元件无法恢复的污染。
8.2 膜污染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盐的污染,这些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锶沉淀、金属(铁、锰、铜、镍、铝等)氧化物沉淀、硅沉积物、无机或有机沉积混合物、NOM天然有机物质、合成有机物(如:阻垢剂/分散剂,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微生物(藻类、霉菌、真菌)等污染。
污染性质和污染速度取决于各种因素,如给水水质和系统回收率。
通常污染是渐进发展的,如不尽早控制,污染将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
当膜元件确证已被污染,或是在长期停机之前,或是作为定期日常维护,建议对膜元件进行清洗。
当反渗透系统(或装置)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或物理冲洗:●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为维持正常的产水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10~15%;●产水水质降低10~15%,透盐率增加10~15%;●给水压力增加10~15%;●系统各段之间压差明显增加。
定时监测系统整体性能是确认膜元件是否已发生污染的基本方法。
污染对膜元件的影响是渐进的,并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污染的性质。
表-1“反渗透系统故障诊断一览表”列出了常见的污染现象及其对膜性能的影响。
已受污染的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