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一)极坐标系: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点M ,用ρ表示线段OM 的长度,θ表示从Ox 到OM 的角,ρ叫做点M 的极径,θ叫做点M 的极角,有序数对(ρ, θ)就叫做点M 的极坐标.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θρθρsin cos y x ,⎪⎩⎪⎨⎧≠=+=0,tan 222x x y y x θρ。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的前提:①极点与直角坐标的原点重合;②极轴与x 轴的正方向重合;③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例如:极坐标方程cos sin 11x y ρθρθ+=⇒+=(在转化成,x y 时要设法构造cos ,sin ρθρθ , 然后进行整体代换即可)3、求极坐标方程的两种方法:★处理极坐标系中问题大致有两种思路:(1)公式互化法:把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进行互化;(2)几何法:利用几何关系(工具如: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建立ρ与θ的方程.(二)参数方程:1、参数方程的定义:如果曲线(),0F x y =中的变量,x y 均可以写成关于参数t 的函数()()x f t y g t =⎧⎪⎨=⎪⎩,那么()()x f t y g t =⎧⎪⎨=⎪⎩ 就称为该曲线的参数方程,其中t 称为参数。
2、常见的消参技巧: (1)代入法:()3()2333723x t t y x y x y t=+⎧⇒=+-⇒=-⎨=+⎩为参数(2)整体消元法:2211x t t y t t ⎧=+⎪⎪⎨⎪=+⎪⎩()t 为参数,由222112t t t t ⎛⎫+=++ ⎪⎝⎭可得:22x y =+ (3)三角函数法:利用22sin cos 1θθ+=消去参数例如:22cos 3cos 3()12sin 94sin 2x x x y y yθθθθθ⎧=⎪=⎧⎪⇒⇒+=⎨⎨=⎩⎪=⎪⎩为参数3、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1)圆:()()222x a y b r -+-=的参数方程为:[)cos 0,2sin x a r y b r θθπθ=+⎧∈⎨=+⎩,,其中θ为参数,其几何含义为该圆的圆心角;(2)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参数方程为[)cos 0,2sin x a y b θθπθ=⎧∈⎨=⎩,,其中θ为参数,其几何含义为椭圆的离心角;(3)双曲线:()222210x y a b a b -=>>的参数方程为[)10,2cos tan x ay b θπθθ⎧=⎪∈⎨⎪=⎩,,其中θ为参数,其几何含义为双曲线的离心角;(4)抛物线:()220y px p =>的参数方程为222x pt y pt⎧=⎨=⎩,其中t 为参数;(5)直线:过()00,M x y ,倾斜角为θ的直线参数方程为00cos sin x x t t R y y t θθ=+⎧∈⎨=+⎩,,其中t 为参数,其中t 代表该点与M 的距离。
注:对于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问题,通常的处理手段是将方程均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一般方程,然后利用传统的解析几何知识求解。
4、直线的参数方程进一步讨论:1、过定点()00,x y ,倾角为θ的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形式:00cos sin x x t t y y t θθ=+⎧⎨=+⎩(为参数)其中参数t 是“以定点P (x 0,y 0)为起点,动点M (x ,y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 的数量”,又称为点P 与点M 间的有向距离。
[提醒] 在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系数的平方和为1时,t 才有几何意义并且t 的几何意义为:|t|是直线上任一点M(x ,y)到M 0(x 0,y 0)的距离,即|M 0M|=|t|. 2、根据t 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经过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若A ,B 为直线l 上两点,其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线段AB 的中点为P ,点P 所对应的参数为t 0, 则以下结论在解题中经常用到:(1)|AM |=|t 1|, |BM |=|t 2|;(2)|AB |=|t 2-t 1|;(3)|AM |·|BM |=|t 1·t 2|;(4)AB =A B t t -=B A A B t t t t ⋅-+4)(2; (5)t 0=t 1+t 22.★常常涉及的相关内容:(1)辅助角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值域.(2)直线斜率的几何意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弦长公式. (3)韦达定理、圆锥曲线两种弦长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三)常见的四种题型:1、方程互换;2、直线标准参数方程的应用;3、最值问题;4、简单的平面解析几何问题。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经典问题:题型一:客观题1.在极坐标系中,关于曲线:4sin 3C πρθ⎛⎫=- ⎪⎝⎭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曲线C 关于直线56πθ=对称 B.曲线C 关于直线3πθ=对称 C.曲线C 关于点2,3π⎛⎫⎪⎝⎭对称 D.曲线C 关于极点()0,0对称 2.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4sin(2=-)πθρ,点A的极坐标为74A π⎛⎫⎪⎝⎭,则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3.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11x t ty t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是sin 13πρθ⎛⎫+= ⎪⎝⎭,则两曲线交点间的距离是 .解:1.由4sin 3πρθ⎛⎫=- ⎪⎝⎭得22sin cos ρρθθ=-即(()2214x y ++-=,所以曲线C 是圆心为(),半径为2的圆,所以曲线C 关于直线56πθ=对称,关于点52,6π⎛⎫⎪⎝⎭对称,答案A . 2.直线:sin cos sin cos 1l θθρθρθ-=⇒-=,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1y x -=,点A的直角坐标为()2,2-,则A 到直线的距离为2d==,答案:2.3.1:C 11x t ty t t ⎧=-⎪⎪⎨⎪=+⎪⎩ 2222114y x t t t t ⎛⎫⎛⎫∴-=+--= ⎪ ⎪⎝⎭⎝⎭21:sin coscos sin1sin cos 13322C ππρθρθρθρθ+=⇒+= 2C ∴的方程为1122x y += 联立方程可得:2242y x y ⎧-=⎪⎨=+⎪⎩ 代入消去y可得:()2222420x x +-=⇒-=设交点()()1122,,,A xy B x y 则120,x x ==12AB x ∴=-=答案:题型二:方程互换+直线标准参数方程的应用 2.1: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cos sin θρθ=,2C的参数方程为22x y ⎧=+⎪⎪⎨⎪=⎪⎩(t 为参数). (1)将曲线1C 与2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普通方程; (2)若1C 与2C 相交于A B 、两点,求AB . 解:(1)曲线1C 的直角坐标系的普通方程为22y x =曲线2C 的直角坐标系的普通方程为4x y += ………………5分 (2)将2C 的参数方程代入1C 的方程22y x =得2(2)2(2)22-=+得:2102t -=解得120,t t ==12||||AB t t ∴=-= ………………10分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325425x t y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tan ρθθ=.(1)求曲线1C 的普通方程与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1C 与2C 交于A B ,两点,点P的极坐标为π4⎛⎫- ⎪⎝⎭,求11||||PA PB +的值. 解:(1)曲线1C 的普通方程为4320;x y +-=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y x =.(2)1C 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为32,5(42.5x t t y t ⎧=-⎪⎪⎨⎪=-+⎪⎩为参数)代入2y x =得 29801500,t t -+=设12,t t 是A B 、对应的参数,则121280500.93t t t t +==>, 1212||11||||8.||||||||||15t t PA PB PA PB PA PB t t ++∴+===⋅题型三:方程互换+最值问题3.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αα=⎧⎨=⎩,(α为参数),将曲线1C 经过伸缩变换2x x y y'=⎧⎨'=⎩,后得到曲线2C .在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sin 100ρθρθ--=.(1)说明曲线2C 是哪一种曲线,并将曲线2C 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已知点M 是曲线2C 上的任意一点,求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因为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αα=⎧⎨=⎩(α为参数),因为2.x x y y '=⎧⎨'=⎩,,则曲线2C 的参数方程2cos 2sin .x y αα'=⎧⎨'=⎩,.所以2C 的普通方程为224x y ''+=. 所以2C 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所以2C 的极坐标方程为24ρ=,即2ρ=.(2)解法1: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100x y --=.曲线2C 上的点M 到直线l的距离+)10|d απ-==. 当cos +=14απ⎛⎫ ⎪⎝⎭即()=24k k αππ-∈Z 时,d2-. 当cos +=14απ⎛⎫- ⎪⎝⎭即()3=24k k απ+π∈Z 时,d+ 解法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100x y --=.因为圆2C 的半径为2,且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252|1000|=--=d , 因为225>,所以圆2C 与直线l 相离.所以圆2C 上的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值为225+=+r d ,最小值为225-=-r d .3.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y θθθ=⎧⎨=+⎩为参数),曲线2C 的参数方程为2cos (sin x y ϕϕϕ=⎧⎨=⎩为参数) (1)将1C ,2C 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sin )4ρθθ-=,若1C 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2πθ=,点Q 上在2C ,点M 为PQ 的中点,求点M 到直线l 距离的最小值.解:(1)1C 的普通方程为22(1)1x y +-=,它表示以(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2C 的普通方程为2214x y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2)由已知得(0,2)P ,设(2cos ,sin )Q θθ,则1(cos ,1sin )2M θθ+, 直线:240l x y --=,点M 到直线l的距离为d ==,所以d ≤=,即M 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为5.题型四:方程互换+简单的平面解析几何问题 4.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2x y αα⎧=+⎪⎨=⎪⎩,.(α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cos 8=,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3R ∈=ρπθ.(1)求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与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l 与1C ,2C 在第一象限分别交于A ,B 两点,P 为2C 上的动点,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解:(1)依题意得,曲线1C 的普通方程为7)2(22=+-y x , 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03cos 42=--θρρ,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3=.(2)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6)4(22=+-y x ,由题意设)3,(1πρA ,)3,(2πρB ,则033cos4121=--πρρ,即032121=--ρρ,得31=ρ或11-=ρ(舍),43cos82==πρ,则121=-=ρρAB , 2C )0,4(到l 的距离为32434==d .以AB 为底边的PAB ∆的高的最大值为324+,则PAB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32)324(121+=+⨯⨯.4.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将圆221x y +=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4,得曲线C . (1)写出C 的参数方程;(2)设直线l :410x y ++=与C 的交点为P 1,P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过线段P 1 P 2的中点且与l 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解:(1)由坐标变换公式1',4'.x x y y ⎧=⎪⎨⎪=⎩ 得4','x x y y == 代入221x y +=中得2216''1x y +=,故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1cos ,4sin .x y θθ⎧=⎪⎨⎪=⎩(θ为参数); (2)由题知,121(,0),(0,1)4P P --,----------6分 故线段P 1 P 2中点11(,)82M --, ∵直线l 的斜率4k =-∴线段P 1 P 2的中垂线斜率为14,故线段P 1 P 2的中垂线的方程为111()248y x +=+即832150x y --=,将cos ,sin x y ρθρθ==代入,得其极坐标方程为8cos 32sin 150ρθρθ--=4.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倾斜角为α,其参数方程为2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在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0-=ρθ.(1)若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求直线l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2)设()M x y ,为曲线C 上任意一点,求x 的取值范围. 解:(1)法一:由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得24cos 0ρρ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40x y x +-=,即()2224x y -+=∴曲线C 是圆心为C (2, 0),半径为2的圆.∵直线l 过点P (−2,0),当l 斜率不存在时,l 的方程为x = -2与曲线C 没有公共点;∴当直线l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 x =+,即20kx y k -+= 直线l 与圆有公共点,则2d =≤∴33k -≤≤…………4分 ∵[)0πα∈,,∴α的取值范围是π5π[0]π66⎡⎫⎪⎢⎣⎭,,法二:∵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4cos 0ρρ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40x y x +-=, 将2cos sin x t y t αα=-+=⎧⎨⎩,代入2240x y x +-=整理得28cos 120t t α-+=∵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264cos 480α∆=-≥即cos α或cos α≤,∵[)0πα∈,,∴α的取值范围是π5π[0]π66⎡⎫⎪⎢⎣⎭,,(2)法一:设x m +=,由于圆2240x y x +-=即()2224x y -+=与0x m -=有交点, ∴|m 2|22d -==≤26m ∴-≤≤ ∴x 的取值范围是[]26-,. 法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40x y x +-=可化为()2224x y -+= 其参数方程为22cos 2sin x y θθ=+=⎧⎨⎩(θ为参数)∵()M x y ,为曲线C 上任意一点,∴22cos x θθ=++ π24sin 6θ⎛⎫=++ ⎪⎝⎭∴x 的取值范围是[]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