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极绳绞车司机操作规程

无极绳绞车司机操作规程

无极绳绞车操作规程 一、适应范围 第1条 本操作规程适应于井下无极绳绞车司机、维修工、跟车工操作: 二、上岗条件: 第2条 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能独立操作。 第3条 无极绳绞车司机须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主要技术参数、牵引能力及完好标准,并应会一般性的检查、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 第4条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第5条 无极绳绞车司机必须系好扣子,扎紧袖口。 第6条 没有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三、安全规定 第7条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1.使用前应做如下检查起动器、通讯信号等电气设备必须正常。 2.手闸处于松闸状态;路途挡车器、道岔处于打开位置。 3.轨道中不得有影响车辆运行的杂物,如线路起伏发生变化需要进行确认。 4.各车辆之间的连接及保险绳连接必须可靠。 5.载重车不得过载或偏重。 第8条 绞车 1.开车前应检视各连接处是否正常,如电气线路是否正常,开关等有无缺陷;各连接处螺栓是否紧固;轴承及减速器内润滑油是否充足;在检查完各处情况,一切正常后,可慢慢开动电机进行空运转;在检查电液制动闸正常和绞车无异声后方可加上负荷。 2.手闸的使用,必须是再关闭电机电源后方可进行,一般不允许在电机通电期间进行刹车,以免损坏绞车机件和电机。 第9条 张紧装置 1.张紧装置应牢固、垂直地安装在水泥地基上,上部可用圆环链与顶侧帮固定并拉牢,便于能承受以外的侧向力。 2.张紧装置两端导向轮的方向,应与钢丝绳的走向保持一致。 3.运行时须注意动滑轮和配重是否上下移动自如,不得有卡滞现象。 第10条 梭车 1.每班运行前,必须检查梭车上固定钢丝绳的两只楔块,如有松动情况应立即加以固定。 2.收放钢丝绳后,应将定位销插入储绳筒孔内,防止储绳筒在运行中转动,使钢丝绳逸出。 第11条 尾轮 每班运行前,必须检查轮系是否变形、磨损或扭转,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 四、正常操作 第12条 操作台操作 ⑴使用的电源要和铭牌上的额定电压相符合 ⑵接入电铃和白炽灯时的总电流不应超过铭牌上的规定 ⑶维修时必须断开电源后,方能打开隔爆腔盖 ⑷点击操作台上的正向运行按钮(上),可实现上行;点击操作台上的反向运行按钮(下),可实现下行;按下停止按钮即可停车。 ⑸点击正向点动按钮(上),按着不放可实现可实现上行;放开此按钮即可实现停车,不需要按停止按钮; ⑹点击反向点动按钮(下),按着不放可实现可实现下行;放开此按钮即可实现停车,不需要按停止按钮; 第13条 基地电台操作 ⑴按下转接状态,可实现基地电台上的通话装置与手持电台之间的通话; ⑵按下对讲状态,可手持电台与手持电台之间的通话; 第14条 手持电台操作 1.下井前的准备 通用检查,从充电机上取下手持电台,把功能开关拨到“工作位”,按一下发射扭,应有“扑”声,说明机器异常,不得下井使用。 2.下井使用 ⑴将功能开关拨向“工作位”,即进入守候待接收状态,如果通话方发话即可收到语音。按下发射按钮可向对方讲话。将功能开关拨向“打点”位,按下发射按钮即可发送打点信号按住手持电台上的按钮,按1下即可实现打点停车;按2下可解除打点信号; ⑵在接受条件差时,可以手握机器改变天线方向,缩短到泄露电缆的距离,可改善通信质量。 ⑶将两部机器靠近时,可能会出现干拢,此时,应听从基地台的指挥。 3.上井后充电 ⑴机器用毕,将充电开关拨向“充电”位,以减少电源消耗。 ⑵上井后或机器亏电,都应及时充电。充电时将功能开关拨向“充电”位,将机器垂直放于型充电机上,观察充电机上的指示灯(绿)应该亮,如果红灯亮,绿灯不亮,需重新放置。红绿灯都不亮说明充电器电源未接通,应检查充电机的电源是否接好,是否有电。 ⑶当充电机黄灯亮时,表示充电机已处于保护充电状态,说明电池已经基本充满,电池充电一般不小于11小时 第15条 语音急停控制箱操作 ⑴点击语音急停控制箱上急停按钮,即可实现急停停车; ⑵点击语音急停控制箱上通话按钮,即可实现通话; ⑶点击语音急停控制箱上打点按钮,即可实现信号打点; 五 注意事项 第16条 使用注意事项 1.车辆运行时应禁止行人,有条件的煤矿可安装声光警示装置。 2.闲杂人员不得在绞车房内逗留,更不允许私自开车和司机谈话。 3.车辆运行时,不允许人员在巷道内行走,更不许碰拉钢丝绳或跨越轨道。 第17条 启动与运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跟车工确认具备开车条件后,再发送车信号,发信号不得少于两次,绞车司机在接到第三次信号后,松开手闸,再启动开车。 2.跟车工和绞车司机一定熟记信号的使用规定。 3.绞车司机要注意钢丝绳在绞车滚筒上的缠绕情况,尤其观察张紧装置动作状态,若运行中张紧装置一侧配重突然下坠,而另一侧配重突然提起,说明车辆在运行时出现问题应立即停车,了解情况予以处理。 4.梭车运行中严禁乘人。 5.车辆运行中,绞车司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并保持警惕。 第18条 运行监测和记录 1.每班都应对运输货物种类、运输量、设备运行情况、发生的故障原因及处理进行记录。 2.交接班时,上一班应如实将运行情况或故障情况反映给下一班,接班者应及时了解上一班的设备运行状态,如有问题应立即排除。 第19条 停车操作及注意事项 1.一般跟车工待车辆即将运行到位时发送停车信号,绞车司机接到停车信号后马上操纵停车按钮停车,同时拉动手闸刹车。 2.跟车工也可以利用发射机的紧急停车按钮遥控停车(信号具备遥控功能时)。 3.停车后绞车司机应注意绞车制动闸制动是否可靠。 第20条 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前期使用时,应每班设1-2名保养维修人员,配合绞车司机做好设备及轨道的日常保养维修工作。 1.绞车维护 ⑴要经常观察绳衬的磨损情况。绳衬绳槽磨损到固定绞制螺栓后要及时更换。 ⑵轴承的润滑油使用黄油,每周至少加油一次,轴承温度超过70℃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并检查其磨损情况,如发现磨损过快或有异常声响,则应查明原因进行修理或更换。 减速机油面的高低须经常进行检查,油量不足时应随时补充,根据润滑油的光泽、粘度和有无污染杂质的情况等更换新油,建议没3-6个月换油一次。 ⑶开式大小齿轮可以从齿轮罩处加入机油或黄油,经常保持其润滑良好,建议每周加油一次。 ⑷电液闸Ed推动器在出厂前已加好液压油,可直接使用,在维修时,可加入磷酸脂难燃油4613或加注20号机械油,并且加满。 制动闸瓦磨损后要及时更换。制动闸间隙过大或过小时,可以旋转反正丝母来进行调整。 ⑸机房内应保持整洁,整个绞车应保持清洁不及尘污,易被锈蚀的金属表面保持完整的油漆面。 2. 张紧装置维护 ⑴各滑轮的轴端均有油杯,每周须用黄油枪注钙基润滑油脂一次。 ⑵导向轮磨损时,应及时调整方向或调整前后(左右)导向使用,严重时须更换。 ⑶配重导杆及动轮槽处应加注黄油,建议每周一次。 3.尾轮维护 ⑴尾轮中间轴端上有注油杯,每周须用黄油枪注钙基润滑脂一次。 ⑵固定尾轮用拉紧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φ22,须缠绕至少3圈,紧固绳卡不得少于6只,并经常检查松动状况。尾轮保险绳直径不得小于φ16。 4.轮组 ⑴经常检查各轮组的运转情况,及时清理影响轮子转动的杂物,轮子转动不灵活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须更换轮子。 ⑵定期给各轮组加注钙基润滑脂。 ⑶定期检查各轮组的磨损情况,磨损厉害时须更换轮体或调换方向使用。 5.故障分析及排除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备注

钢丝绳在滚筒上打滑

张紧装置配重落地 收绳增大钢丝绳预紧力 潮湿煤泥等使用绳衬摩擦系数变小 排除积水,并可在滚筒上撒些水泥等精细颗粒吸水物质 增大摩擦系数

张紧装置配重不足 加大配重 同尺寸 运输重物超重 减轻运输重量 解体 坡度超出设计范围 修正变坡点的高度 坡度变小

梭车运行过程中易掉道

轮对卡住转动不灵活 修理车辆 不同轨道或轨距有变化 更换或调整轨道 同型轨 坡度变换急 调整低洼高度 平缓过度 梭车自重不够或牵引连杆不适 加大梭车自重,更换合适连杆 注意固定配重

轮组与平板车或矿车有干涉 平板车或矿车轴卡太低 修正轴卡高度或垫板降低轮组高度 注意牵引板高度 平板车或矿车有挡车板 取消或修正挡车板高度 轨型与轮组要求不相否 更换轨型或垫板降低轮组高度 注意牵引板高度 压绳轮撞开阻力大 杂物阻碍轮体摆动 及时清理杂物 压绳轮跳绳 压绳轮安装位置不合适或数量少 调整安装位置,增加压绳轮组数 巷道坡度太大 调整坡度度数 变小 弹簧变形或损坏 更换弹簧 六、收尾工作

第21条 向接班人员详细交代本班设备运行状况、出现的故障、存在的问题。按规定填写工作日志。 第22条 搞好设备及机房内外环境卫生,将工具、备品清点并排列整齐。 第23条 认真填写各种记录。

绞车司机岗位责任制 1、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2、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无极绳绞车的“结构、性能、基本原理”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保养、会处理一般性故障。” 3、严格执行运输安全管理规定,与信号工、把钩工密切配合,做好本区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集中精力、谨慎操作。 5、了解本班运输任务,熟悉现场作业环境,完成好本班任务。 6、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有权制止违章操作和违章作业行为。 7、巡查本岗位设备、防护设施,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安全不运输。 8、负责本班绞车及安全设施的维护各管理,配合检修人员搞好设备的检修。 9、负责绞车及周围作业地点的文明卫生,做到设备无浮煤、无积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