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培训 PPT课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培训 PPT课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业务培训
2017年8月15日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 二、单位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四、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 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实现的目标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 有提效高防经范营舞效弊率和预效防果腐败 合理保证财信务息真信实息完真整实完整 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 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济管活理动合法合规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 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 分离 加强支出事前申请控制:每项支出应有预算支撑 加强支出审批控制:业务事项发生前对业务事项是事符合工作计划 和预算指标进行审核审批;业务发生后的资金支付,也应进行审核 审批。按照业务事项类型和金额大小设置相应的审批权限,明确资 金支付的审批责任。 加强支出审核控制:财会部门加强对单据的审核,明确全面审核各 类单据;明确单据审核的重点 加强支付控制:一是借款管理;二是报销管理;三是资金支付 加强会计核算和归档控制 做好支出业务的分析和报告
23
预算执行业务——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
梳理流程
查找风险
主要风险: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资金 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 出情况;执行进度不合理。 控制措施 明确执行方式 加强对预算执行申请的审核和审批 明确预算追加调整的范围,严格履行审核和审批手
续 加强执行监控,建立预算执行适时分析机制
费用报销流程(流程举例)
业务部门
整理票据, 填写费用报 销审批单
业务部门负责人 或归口部门
事项审核
<3万 报销审批
财会部门
审核单据 金额
分管领导
领导办公会
3—10万 报销审批
>10万 报销审批
财务处办理支付
收支业务控制——债务业务流程梳理
债务业务的特点:并非所有单位都可以举债,并非
所有的债务都是向银行举借(如融资租赁)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控制措施
■建立预算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分工 1.合理设置预算业务的管理机构和岗位 预算业务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业务管理工作机构:财会部门 预算业务管理执行机构:经济活动各部门 归口管理部门:承担跨部门的经济业务支出指导、审核 2.在建立健全预算业务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岗位在预 算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和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预算 编制与预算审批、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分析评价 ■明确预算业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要求
审批
审批
下达预算控 制数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业务流程梳理(举例)
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负责人 (或归口部门)
财会部门
分解细化控制数
局党组(或预算工 作领导小组)
审核
财政部门
细化调整 预算执行
审核
分类汇总 预算建议数 批复预算
审批
审批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业务主要风险
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预算编制仅是财会部门 的工作,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业务 工作、资产配置与财力支持相脱节。
预算业务控制——决算业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梳理流程 查找风险
未按规定编报决算报表,不重视决算分析工作,决 算分析结果未得到有效运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脱节 控制措施 做好决算报表编报和分析准备工作 强化决算报表的编制和审核 加强决算数据分析和运用
预算业务控制——绩效业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梳理流程 查找风险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四)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 1.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机构建立和人员配备 2.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按法定要求编制和提供 财务信息 4.建立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涵义 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将内控理念、控制流程、 控制方法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到信息 系统中,从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与常 态化。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1)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构成 (2)落实岗位责任制:书面形式明确专业能力和 职业道德要求,明确岗位职责 (3)实行轮岗(或替代轮岗)制度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三)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1.把好人员入口关 2.加强业务培训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2.如何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 实施归口管理,规范信息系统开发、运行
和维护流程,建立用户管理制度、系统数据定 期备份制度、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和泄密责任追 究制度等。
四、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预算业务控制
预算编制和审核 指标分解下达
执行申请
事前规划 事中控制
支付审核
会计核算和管理报告
事后监控
四、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预算业务控制
控制措施:按照支出的业务特点来选择控制措 施,强化预算的制约作用
建立健全支出业务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总的支出管理制度和各类支出实施细则
明确支出事项的归口管理部门 明确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所涉及的单据 明确申请、审核、审批、借款及报销等流程 明确审核责任、审批权限 明确支出对账和检查责任
收支业务控制——支出业务控制措施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控制措施
落实编制责任 采用有效方法确保预算编制合规、科学
掌握政策 依托信息系统 依靠专业人员
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 根据工作任务细化预算编制
按工作任务的支出规律进行细化 落实审核责任:归口部门、财会部门、业务部门 内部审批下达
预算业务控制
支出结构及归口部门(举例)
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收入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 二是明确收入业务的管理岗位及其职责权限 三是明确各类收入业务的工作流程、审批权限和责任
划分 四是明确票据、印章的保管责任、领用程序 五是明确与收入业务相关的对账和检查责任
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措施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 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债务业务的主要风险:无力偿还本息的财务风险 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债务内部管理制度 明确债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不得由一人办理债 务业务全过程 充分的事前论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加强债务业务日常管理 做好评价和分析工作
资产控制——货币资金管理的主要风险
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流程梳理(举例)
业务部门 分管领导 交费主体
按收费许可提 交收费申请
审批
开具收费单
收费单 收据
出纳
收款、开具 收据、缴库 联、记账联
缴库联
缴库
会计
备案 记账联
银行回单 账务处理
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风险点
内控中的收入与会计上的收入不完全一致 风险:
收入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相互分离, 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未按收费许可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到,存在违规收取风险 收入收取业务分散在各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和监控,导致 收入金额不实,应收未收或都私设“小金库”情形时有发 生 票据印章管理松散,存在收入资金流失风险
收支业务控制——支出业务流程梳理(举例)
业务部门
提出经费 支出申请 事项
按审批执行
业务部门负责人 或归口部门
事前审核
<3万 支出审批
财会部门
指标审核 金额
分管领导
领导办公会
3—10万 支出审批
>10万 支出审批
费用报销流程
会计核算及分 析报告
收支业务控制——支出业务主要风险
支出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相互 分离,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未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应用等 控制措施
预算编制有目标 预算执行有监控 预算完成有评价 评价结果有反馈 反馈结果有应用
预算调整流程(举例)
业务部门
预算调整 申请
调整申请
业务部门负责人 或归口部门
财会部门
审核
审核
是否需财政 审批
预算执行
预算调整指标额 度发布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 (三)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四)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 (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1.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牵头部门 2.积极发挥经济活动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能作用 3.充分发挥单位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
预算业务的主要环节 预算编制(包括内部审批下达) 预算执行(包括追加调整) 决算编制和绩效评价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业务流程梳理(一上举例)
业务部门
预算建议数
业务部门负责人 (或归口部门)
财会部门
部署预算编报工作
局党组(或预算工 作领导小组)
提出预算编制要求
财政部门
审核
审核
分类汇总 预算建议数
类型
支出项目 具体项目
说明、开支范围、开支 标准、执行方式
归口部门
一级单位 统筹支出
统筹经费
培训费 出国经费
人事部门
各级单位 基本支出
人员经费 日常公用经费
编内人员经费 编外人员经费 办公费 水费
人事部门 办公室
……
会议费
各级单位 项目支出
业务经费 信息化项目
课题研究费 …… 系统开发 ……
办公室
信息中心
➢对单 位内部 控制设 计和实 施情况 进行评 价,不 断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