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处作业事故案例

高处作业事故案例

(五)高空落物,划伤人脸
1.事故经过
1999年11月26日13:30分,电建一公司里彦工地,分包单位海门二队在水塔51m平台清理杂物过程中,施工人员田××、徐××将钢模板和三角架上的水平杆(40×4×100mm,长1200mm)用单根钢丝绳捆绑后由卷扬机运至0m。

在吊物离开平台后,一根水平杆脱出,从51m高空落下,将刚走出0m安全通道的施工人员巩×的脸部划伤,砸伤右手致轻微骨折。

2.暴露问题
•作业性违章
(1) 施工人员田××、徐××违章使用单股钢丝绳将钢模板和水平杆混绑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现场安全监护人、水塔施工带班人巩×,明知上方有吊物,却违章从安全通道走出进入吊物区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装置性违章
水塔施工危险区域,未设安全警戒标志,安全通道搭设不符合《安规》要求。

安监部曾专门下发了关于“水塔区域安全设施
不符合安求的”的整改通知单,但迟迟不整改,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主要原因。

•管理性违章
海门二队在水塔区域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混乱,不按照措施搭设安全设施,对现场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3.防范措施
(1) 水塔施工区域在上下吊物或提升三角架、翻钢模板时,下方必须设安全监护人和安全警戒标志。

起吊物件必须分类,严禁用单股钢丝绳捆绑。

(2) 按照措施在进出水塔区域搭设安全通道,水塔周围拉设合格的安全网。

(3) 在排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搭设安全屏障。

(六)待岗培训,高空坠落致死
1.事故经过
2000年11月17日,送变电工程公司发生一起非生产性人身死亡事故。

当日10时40分,该公司送电二公司职工任××,在参加待岗培训中,高空坠落,抢救无效死亡。

2.暴露问题
•作业性违章
事后经过现场检查,安全带随身体一起坠落,安全带各部位完好无缺,并且环扣与延长绳是扣在一起的。

通过调查分析认定,当时任××过第二个间隔棒后,未将安全带在线上正确缠绕好就将环扣扣上,其误认为安全带已系好而继续走线,脚下打滑后身体重心失控坠落。

任××安全意识不强,在高空走线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管理性违章
(1) 监护人员王××虽然在现场,但在监护的实效性上存在问题,监护过程中不够认真、细致。

(2) 由于培训基地刚刚建成,对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测及事故防范措施考虑不周。

(3) 近几年送变电公司的安全形势相对稳定,实现了较长的安全记录。

在成绩面前部分干部职工盲目乐观,产生了松懈和麻痹思想,执行安规和制度的严肃性、认真程度有偏差,造成安全工作的死角。

3.防范措施:
(1) 立即召开公司中层及以上干部会,通报事故情况。

各项目工地停工2天,中层干部分头下到各项目工地开展一次安全检查活动。

(2) 公司在传达学习结束后,组织以分管生产副经理负责的检查组分赴各工地和二级单位检查传达学习情况,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查死角、查漏洞。

(3) 职教中心、安质部、施工技部对培训基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在导线上方架设一条水平保护绳,实施安全带、安全绳双保险。

(4) 制定待岗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制度,在培训前认真组织学习,提高学员执行规章制度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加大查禁违章的力度,按照“违章就是事故”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

(6) 在全公司开展一次查找安全隐患、落实安全责任的活动,动员全体职工接受事故教训,认清安全形势,保证安全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