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二高一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会出现两两配对的现象B.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分裂C.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2. 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①②③④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图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C.染色体①和③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子细胞中D.染色体①和②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移向同一极3.图1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2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A.图1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B.图1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图2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2细胞中①与②、③与④为同源染色体4.下图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图中省略了减数分裂中表现正常的其他型号的染色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图中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C.图示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先天智力障碍D.图中受精作用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6.某昆虫常染色体上存在灰身(B)和黑身(b)基因,现查明雌性含B基因的卵细胞有50%没有活性。
将纯种灰身雄性个体与黑身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灰身与黑身个体的比例是( )A.2∶1 B..3∶1 C..5∶1 D.8∶17.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用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1/2花粉呈蓝黑色,1/2呈红色。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F1出现这样的花粉比例是对F1进行测交的结果B.上述实验说明非糯性为显性性状C.F1自交,F2与F1的花粉类型相同但比例不同D.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F1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8.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B超检测出7号为双胎妊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5号与正常男性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5%C.B超检查可诊断出胎儿是否带有患病基因D.若图中?是龙凤胎,两者都正常的概率为25%9.一个基因型为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1/8的类型是( ) A.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 B.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C.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 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10.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现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D.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11.下列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A.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人群中抽样调查B.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患者家系中调查C.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患者家系中调查D.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12.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鸡为ZZ,雌鸡为ZW(WW型胚胎致死)。
现有一只雌鸡因受环境影响转变成能正常交配的雄鸡,该雄鸡与正常雌鸡交配产生的子代性别及比例为( ) A.雌性∶雄性=1∶1 B.雌性∶雄性=2∶1C.雌性∶雄性=3∶1 D.雌性∶雄性=1∶213.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表。
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rr Rr RR灭鼠灵敏感抗性抗性维生素K依赖性无中度高度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1∶1C.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D.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14.如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中蛋白质含量多于aB.a中不含有淋巴细胞C.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b增多D.c中含有血浆蛋白、激素等15.右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每题不止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全得3分,选对不全得1分,错选或者不答得0分)16.下图为马(2N=64)和驴(2N=62)交配形成的受精卵卵裂过程中相应物质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B.DE段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致C.KL段细胞内的总DNA数为63个D.AB段与GJ段细胞内均未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17.基因可通过直接控制酶分子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下图1、图2是两种基因对细胞代谢控制模式图(相关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1,理论上自然种群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只有3种B.根据图1,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由交配,F1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C.根据图2,理论上自然种群中有4种颜色个体,有9种基因型个体D.根据图2,基因型为MmNn个体间自由交配,F1中全部绿色个体测交,得到白色个体的概率是1/418.图示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C.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19.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分别如下图一、二所示。
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若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二所示效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图一神经突触图二某种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理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20.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下图是细菌抗药性形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易感菌群中出现具有一定抗药性的细菌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就会通过人工选择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D.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耐药菌群的出现或造成体内菌群失调第Ⅱ卷(选择题,共55分)21.(9分,每空2分)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像,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相关问题:图1 图2 图3 图4图5 图6 图7(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图1细胞的名称是,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含量。
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化相符的是。
(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粒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组。
(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个染色体组, 个核DNA分子。
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
22.(16分,每空2分)某兴趣小组对CMTl腓骨肌萎缩症(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基因B、b控制)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得到下图1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图3是生物体中的两个基因的碱基部分序列图。
请分析回答:甲乙图1图2 图3(1)结合图1和图2判断,CMTl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Ⅱ2和Ⅱ3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3)图3是Ⅱ5与Ⅱ6所生孩子的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其一个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所处的时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填“a”或“b”)链中。
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A—T突变为T—A,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__。
23. (12分,每空2分)某种蟹壳的颜色与其体内含有的物质有关,当蟹壳中积累物质A 时,表现为灰白色;积累物质C时,表现为青色;积累物质D时,表现为花斑色,相关原理如右图所示。
图中基因均独立遗传。
当物质A不能转化而过多积累时,会导致成体蟹仅存活50%。
请回答下列问题:(1)蟹壳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 __________定律。
(2)将一只青色蟹与一只花斑色蟹交配,产生的子代都表现为青色,则亲代花斑色蟹的基因型是______ __,子代青色蟹的基因型是_ _______。
(3)若将基因型为EeHh的雌雄蟹交配,则所得子一代成体蟹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___;将子一代中花斑色蟹与青色蟹交配,所得子二代成体中灰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 __,子二代灰白色成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