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工艺进展
1 0 第2 4 卷 第a 期
2 0 0 2 5 Y 7 ) I
上 海
金
属
Y b L2 4 . N o . 4
S HANGHAI ME T AL S
J u ) v , 2 0 0 2
取向硅钢冷轧工艺的进展
朱文英 孙焕德
( t A } i N R ' ) L R , 2 0 1 9 0 0 )裔 乃
[ K e y Wo r d s O r i e n t e d S i l i c o n S t e e l , C o l d R o l l i n g , M a g n e t i c I n d u c t i o n , I o r n L o s s ,
卯 % 卜 、 . 二
前段轧制形式 0- △
90卜
-
a l t A
n 1 逆 式
95
热轧板厚度 23 . m
0 5 0 1 1 0 1 5 0 2 W 2 5 0 3 W
94
呵砒笼袱门
J 作辊 f t径/ 热轧板厚度
图 1 预冷轧的工作棍辊径/ 热札
轧辊和钢板喷射冷轧液的量及温度,道次间时效 工f l ' 粗 百径 / n训 温度及时间等。根据冷轧板铁损值在线调整轧制 条件后 ,可以控制 1 次再结晶板的织构,进而控 制最终退火后成品板的磁通密度,大大改善成品
冬
: 尸.
板 的 磁 性 离 散 度们
小。K值低于 0 . 6 ,板厚极限 ( 板断面板形区域 及长度方向板厚区域)很难控制在 2 %以内,所
以K 值 的 下限 最 好为。 . 扩1
x 钢板发生断裂 O 良4 7
( S i } A l ) 辉1 _ 0 % 硅锅
.
.…
0. 〔 旧1 0 0 0 2
0 . 3 . m 板的B _ } 1 . 9 5 4 T , P , , , < 0 . 8 6 7 W / k g " l o
同
d = U , 5
,0 . 9 1 1
经约2 5 0 ℃ 时效处理,可提高磁性( } l
为进一步降低铁损 ,提高磁感,川崎制铁公 司提出第二次冷轧分成前段和后段,第二次冷轧 的总压下率为 R ( %) ,前段轧制 以连续方式在 l 0 0 ℃以下进行 ,使得 ( 2 2 2 )强度变高,错位量 少,轧制温度低,可防止微细析出的碳化物变粗 大,连续方式促使 均匀 变形 ,提 高磁 感 ( 见图 2 ) , # L 制的板厚 为 0 . 3 R一0 . 8 1 。后段 轧制在可 逆方式下至少轧制 1 道次且在 1 7 5 一3 0 0 ℃进行, 必要时前后段之间实施热处理。后段轧制中变形 量大,不断生成变形带,使 二次再结 晶晶核增
有 无 有
无
长 大, 磁性降低。而采用 M n S + C u , M n S e + S b 和M n S e 十S b + M o 方案,由于加强 了抑制剂能
力,第二次冷轧压下率提高到 6 0 % 一7 0 %,可 使磁性进一步提高,采用 M n S方案的 G O钢和 M n S e 十S b 方案的 H i 一B钢在第二次冷轧过程中
( 〕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3 5 0
后段轧制赵度/ ℃
图 3 后段札制温度与产品铁损 的关系 2 . 3 i , ( Mn S e + B N为主要抑制剂的冷轧法
加, 细化二次结晶粒, 降低铁损 ( 见图3 ) : 3 1 o
p a t e n t
, 前
言
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复杂,工序长,影响性 能的因素多,因此常把取向硅钢的质量看作是衡 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 前, 日本的冷轧硅钢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新技 术 、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新 日铁公司开发的以 A I N为主、M n s 为精助 抑制剂的一次大压下率冷轧法是最通用的 H i 一 B
. 、 , .…
/. .
.
J‘..., . 一
印弧 1 翌
、
、
M n S e + B N + S b 方案, 得到的0 . 3 5 m m板的 B a
1 . 9 2 T , P 6 1 . 1 5 W/ k g , 0 . 2 3 - 板经磁畴细化
此外,在 M n S e + B N方案 中添加 0 . 0 1 % -
锥 度 角度
0 . 0 2 %V和或/ / 0 . 0 1 % 一。0 2 % N b ,冷轧条件同
图4 变化扎辊锥度 e 及 WR s 札制时 钢板断裂发生情况
万方数据
第 4期
朱文英等:取向硅钢冷轧工艺的进展
件。可调整的轧制参数有:与动态时效 、静态时 效有关的轧制温度 、轧制速度和压下率分配,向
火、高温退火 、最终涂层等一系列工序 ,得到的
产品B , 可达1 . 9 3 T 以上 ( 见图1 ) " l 0
0 I W 双阳 加 月 4 0 0 5 0 0 6 0 0
钢制造工艺, 其产品磁性高且稳定 ’ 1 。
近年来,通过提高钢板 S i 含量,减薄产品 厚度,细化磁畴等方法来获得低铁损产品。但 S i 含量提高,钢板减薄,使得最终高温退火中的二 次再结 晶方 向控 制 变 得 困难 ,不 易 获得 板 厚 0 . 2 5 m m以下的高磁感产品。为此 ,新 日铁公司 开发了热轧板预冷轧的方法,即在工作辊辊径/ 热轧板板厚 y 6 0的冷轧机上对热轧板进行 1 次 或2次以上总压下率为2 0 %一 5 0 %的预冷轧。低 于2 0 %,因线状细晶产生磁性不良,超过 5 0 %, 织构不好,磁感显著下降。热轧板预冷轧后,在 1 0 0 0 ℃左右均热 2 m i n再快冷,随后 U压下率为 8 1 %- 9 5 %冷轧至 0 . 2 5 二 以下,再进行脱碳退
尤其新日铁公司和川崎制铁公司是生产硅钢的两 大基地 近年来,两公司先后开发生产出具有高 磁感取向硅钢产品 ( 新日铁公司的H i -B 钢和川 崎制铁公 司的 R G H系列产品)及磁畴细化型取
向硅钢产品、推动了世界取 向硅 钢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与冷轧相关的一些专利技术, 介绍近年来取向硅钢冷轧工艺的进展。 2 传统冷轧工艺的改进 2 . 1 以A I N为主要抑制剂的大压下率冷扎法
i n t o r d u c e d t h o r u g h t h e a n a l y z i n g o f s o m e r e l a t e d p a t e n t s ,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e x a m p l e s o f c o n t i n u o u s s t u d y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f o r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a s w e l l a s t h e p o r d u c t i o n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s i l i c o n s t e e l i n N i p p o n S t e e l C o r p a n d K a w a s a k i S t e e l C o r p .
Z W 3 1 加 湘
前段 轧 制触 度1 飞
图 2 前段札制温度与产品磁 感的关系。
一 5 5 %的第二次冷轧,轧 2 一 3道。第二次冷轧 压下率 ) 6 0 %时 ,由于抑制力不足 ,使初次晶粒
曰 同
△ ▲
后 段轧 制形式
可逆 式 可逆式 连轧 式 连轧式
3 0 0 C ' x 2 m i n 热处 理
ON ORI ENTE D S I LI CON S TE EL
Z h u We n v i n g S u n H u a n d e
{ S h a n g h a i B a o s t e e l G o r u p C o r p . )
晶粒细化又使晶粒取向度降低,引起磁感下降。 为此 ,川崎制铁公司提出以 M据
上
海
金
属
第2 4卷
制剂可生产高磁感极低铁损的取 向硅钢板。如
0 . 6 , K _I } . 0的范围内,可实现 良好轧制。K值
变小时 ,使 用 单侧 锥形 辊 的板 厚板 形 控制效 果
通常含 S i l . 5 %以上的硅钢板在森吉米尔等
小径多辊可逆轧机上轧制时 ,由于轧制速度 比较
后B e 〕 1 . 9 4 T , P , , - 0 . 7 3 W / k g ' 。
3 减少钢板断裂和板端开裂的冷轧工艺 硅钢板在整个宽度方向对板厚精度有严格要 求,通常硅钢板轧制时,在板端部发生板厚急剧 减小的边降,所以必须对这部分进行修整 ,降低 了利用率。钢板产生边降的主要原因是由轧辊变 形产生的向板端 部宽度方 向的金属 ( 塑性 )流
板板厚比与成品 B 。 的关系
2 . 2 以M n S ( M n S e ) 为主要抑制剂的二次冷札法 以' 4 1 . S ( M n S e )为主要抑制剂的硅钢卷一般 用2 0 辊轧机冷轧 ,第一次冷轧压下率为 6 0 % 7 0 ,轧 3 一4道 ,中间退 火后 经压下 率为 5 0
6
介绍 日本在取向硅姻冷札工艺方面所做的研究工 【 摘要】 通过分析一些相关专利,
作,尤其是新 日铁和川崎制铁两大公司,在 生产优质硅钢产品的 同时,不断研 究和开发的新 技术和新工艺。 [ 关键词1 取向硅钢
冷轧 磁感 铁损
专利
DEVELOPM ENT OF COLD ROLLI NG PROCES S
[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 D 。 。 t h e c o l d o r l l i n g p o r c e s s “ o r i e n t e d s i l i c o n s t e e l i n J a p a n w e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