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裙子结构变化设计说明

裙子结构变化设计说明

1.2.3 省数、省位、省形: 一般裙装的省数为4~8个,省的位置分布 、省形态处
理。
1.2.4 前后省长度差量
由于近腰处凹陷,臀部凸出,可以采用胖形
省,且近后中心线处省的长度应略长,近侧缝处 的后省应略短。侧缝弧线的形态与人体胯骨形态 相吻合。
1.2.5 臀围、腰围分配比例:
一种是为了保持侧缝线稳定而设计:
③展出褶量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款式二)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1、裙子原型结构设计原理 2、裙子的结构设计变化 2.1 直裙变斜裙 2.2 省量转移至分割线结构变化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
按长度划分:
◦ 超级迷你裙 ◦ 迷你裙 ◦ 及腰裙 ◦ 过膝裙 ◦ 中庸裙 ◦ 及踝长裙
按裙头高低划分
◦ 高腰裙 ◦ 低腰裙
3
按造型划分
◦ H型合身裙子 ◦ 笔杆形裙子 ◦ 管形裙子 ◦ 气球形裙子 ◦ A字裙子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完成的结构图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练习二
展开图
练习三
展开图
练习四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③展出褶量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③展出褶量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③展出褶量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③展出褶量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③展出褶量
最后的结构图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③展出褶量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③展出褶量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 省道转移 到横分割缝
4
裙子原型结构设计原理:
余量 —省道
▲Hale Waihona Puke ▲▲▲▲▲▲





裙长
臀围
1、裙子结构制图
1.1 裙子原型结构设计原理 :
余量 —省道



▲▲
▲▲





裙长
臀围
1.2 裙子结构制图
成衣规格
号型
裙长
160/84 60 A
腰围 66
臀围 92
裙原型的结构分析
1.2.1 腰、臀差的结构处理: 人体在腰、臀处存在着形态差异,据我国人体测定统计调查结果知,女子的臀
祝您成功!
腰差大于男子,其均值分别为21.26和16.45cm,横截面上看,腰部与臀部在前 中心线至二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而后中心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较大。
1.2.2 臀腰差与省量分配: 侧缝撇量按人体胯骨形态设计,一般不超过3cm。每
个省量一般也控制在3cm之内。臀腰差大,则省量可以大 点,省的个数也略多,反之,可以将省量定小或减少省的 个数。
裙原型是裙子的结构设计与变化 的基础。
裙子的造型变化是沿着廓形、分 割、打褶这三个基本结构规律来 变化的。
2.1 直裙变斜裙 人体模型
2.1.1直裙变斜裙原理
2.1.2 直裙变窄斜裙
切展出裙子下摆量
2.1.3 直裙变斜裙
切展出裙子下摆量
适当增加侧缝摆量 使侧缝流畅
2.2 省量转移至分割线结构变化
①根据效果 切开分割线
②将省道转移 到分割缝
①根据效果 切开分割线
②将省道转移 到分割缝
①根据效果 切开分割线
②将省道转移 到分割缝
①根据效果 切开分割线
②将省道转移 到分割缝
①根据效果 切开分割线
②将省道转移 到分割缝
练习一
展开图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款式一)
①剪开横分割线 和切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前片:H/4+1
后片:H/4-1
W/4+1+省量
W/4-1+省量
一种是为了方便、简便计算而设计:
前片:H/4
后片:H/4
W/4+省量
W/4+省量
1.2.6 后中心下落: 直裙原型的腰围线在后腰中心线处应下挖1cm左右,
这是因为人体臀部在后腰中心处有凹陷,人体穿裙后会因 腹凸在上位、臀凸在下位,形成腰节线前高后低,裙底边 形成不水平。为了改善这种弊病,原型的腰围线在后腰中 心线处应下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