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全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全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在地理教学活动主要因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根本要素。

地理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因素。

地理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地理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主导因素。

地理教学论的总任务:构筑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地理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地理学基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地理课程就是课业及其进程。

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

最常见的课程的类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我国地理课程的类型:混合型我国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必修课为,地理1,地理2,地理3;选修课程为,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世界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趋势:1.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

2.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

3.地理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4.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5.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

6.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7.推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价机制。

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1.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2.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3.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4.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当代国外地理教材总体特征:1.表现与组织形式科学、新颖2.内容选择与处理,科学、合理3.内容选择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4.地理教材的知识内容普遍加重了人文地理比重新的教科书普遍呈现以下特点:1.重视选取材料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以“人地关系”为研究重点。

2.非常重视在教科书中体现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接受与理解知识。

3.教科书的内容和要求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4.教科书图文并茂,栏目多样。

教学目的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提出的概括性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

(可操作,可检测)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1.动机功能,地理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知道学习的要求和应该努力的目标。

2.调控功能,教学目标作为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依据。

3.评价功能,地理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地理感性知识: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地理过程。

地理理性知识: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地理“知识与技能”通常包括三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是指地理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方法”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包括两个层级:经历(体验)、尝试。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不同维度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2.层次性原则:教学目标的层次要与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

地理教学目标本身也有层次。

3.具体性原则:目标应该具体明确。

可操作,可检测。

4.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灵活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⑴行为主体--学生⑵行为条件--类型:使用辅助手段、提供信息提示、时间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

⑶行为动词⑷表现程度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只指出一条要求。

3.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

第四章详细看地理教学内容的特点: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间接性、广阔性和遥远性。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有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

(一)讲述法1.概念:讲述法是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叙述或描述地理事象的方法,一般在叙述地理事物、现象、特征和分布时运用。

2.运用讲述法的注意事项⑴注意讲述内容的科学性。

⑵注意语言的口语化,讲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言生动、形象优美、亲切。

⑶结合运用直观的方法、谈话法等。

(二)讲解法1.概念:讲解法是教师运用富于理性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方法。

2.运用讲述法的注意事项⑴语言要条理分明,措词准确⑵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⑶要正确地运用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等逻辑思维方法⑷要尽可能采用直观的方法辅助讲解。

(三)讲读法1.概念:讲读法是将讲述、讲解和朗读结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方法。

2.讲读法的运用:一种是在教学课本中重点段落,目的在于以诠释课本中原文的涵义。

另一种是讲授课本中精彩段落或者可读性很强的内容。

讲授法的优点1.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在短时间里能够讲授较多的知识。

2.适应性强,方便、灵活。

3.教师讲授时的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度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4.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讲授法的缺点1.教师讲授的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得完善。

2.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

3.过长时间的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二,谈话法1.概念: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的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传授地理知识、启迪智力的方法。

3.谈话法运用的注意点⑴.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

要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设置问题。

提问时要面向全班,让全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⑵.教师提问时要有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要根据学生答问时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提问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顺利找到问题答案。

⑶.问题的深浅度要适当,问题要明确、具体,切忌模糊、空泛;问题的范围大小和难易度都要适中;问题要避免带有暗示性,以免学生猜答案;重点的、主要的问题地理性要强,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4.谈话法的局限性⑴.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使用谈话法。

⑵.谈话法需要的教学时间长,有时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⑶.新教师运用谈话法有一定难度。

三,读书指导法概念: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地理课本和有关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四,纲要信号法1.概念:纲要信号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纲要信号”图表这一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教学方法。

2.纲要信号法的教学步骤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授。

⑵展示并讲授纲要信号图表。

⑶要求学生把图表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⑷要求学生课后按教科书和图表进行复习。

⑸下节课要求学生根据回忆画出图表,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图表回答各种问题。

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一,发现教学法(一)发现教学法的基本含义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二)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①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发现目的②作出假设,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③创设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④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罗列证据,发现结论,归纳总结⑤将发现的结论与事实材料结合,加深理解⑥将发现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社会或身边关键性问题的典型实例作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地理原理,给学生以启发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的呈现方式1.先案后理型;2.先理后案型;3.案理同步型(二)案例分析的一般程序1.个人体验。

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初步理解案例中所揭示的基本事实2.小组讨论。

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案例,需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3.指导分析:①对比分析;②变式分析;③延伸分析;④反证分析三、问题解决教学法(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概念问题解决教学法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法;2.讨论教学法;3.角色扮演法第五章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地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教案结构设计中注意的问题P133编写说课稿应注意的问题P141第六章地理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相关兴趣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基本途径1.以“奇”引趣;2.以“新”增趣;3.以“智”激趣;4.以“美”诱趣地理学习中读图的一般过程1.观察地图①排除地图观察的“障碍”;②注意地图观察的有序性;③要变换地图观察的角度④要把握地图观察的整体性;⑤要将卫星图像与地图结合起来观察2.分析地图⑴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⑵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⑶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⑷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3.绘制地图4.默记地图地理学习策略:一.运用“生活经验”的地理学习策略二.加强“科际联系”的地理学习策略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地理学习策略四.强调“全球视角”的地理学习策略五.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地理学习策略(一)地理自主学习的策略1.明确学习目的,以唤起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习兴趣,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教会学习方法,以培养学习的独立性4.养成学习习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二)地理探究学习的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提高学习水平,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3.留足时间和空间,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4.培养研究意识,指导学生作出解释和预测5.创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交流(三)地理合作学习的策略第七章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索、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地理教学测量是对测评对象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量描述。

具体地说,地理教学测量一般是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地理教育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的功能分类)1.诊断性评价(开始之前);2.形成性评价(过程中);3.终结性评价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一)诊断功能(二)导向功能(三)调控功能(四)激励功能(五)管理功能授课质量的自我反思(一)在自我评价中反思(二)在他人评价中反思(三)在评价学生中反思评课的基本原则⑴促进提高原则;⑵实事求是原则;⑶因人而异原则P271课程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