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题纲七年级部分: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周长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地球自传和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分别是一天和一年。
3.地球自传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季节(四季)变化。
4.5.6.能用7.8.1.2.3.4.(1)(2)(3)5.6.兼有东西方文化。
7.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地形以高原(巴西高原为世界最大高原约占2/3)和平原(亚马逊平原为世界最大平原,约占1/3)为主。
热带气候为主。
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种植玉米;文化上以玛雅文化为主。
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最大城市圣保罗;矿产以铁矿为主,经济作物是咖啡(咖啡王国)、甘蔗、柑橘。
着名的水电站――伊泰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8.根据资料和地图,归纳某国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9.能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感情,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总部在美国的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共有6个机构,中国5个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10.天气是指短时间内阴睛、风雨、冷热等;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能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
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下降0.60?C11.降水分布受海陆、纬度位置、地形的影响,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冬雨型、夏雨型、全年多雨和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
12.气候主要分布地区:热带有四种:雨林、季风、草原、沙漠;温带有五种:大陆、海洋、季风、地中海、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寒带:苔原、冰原气候。
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13.世界有三大人种:黄种人(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白种人(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北非、西亚);黑种人(非洲、美国、大洋洲)14.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是英、汉、法、俄、阿拉伯、西班牙。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15.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人数最多,发源于西亚,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为穆斯林、形成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在中国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16.聚落的类型分为乡村和城市,(先)乡村和(后)城市,乡村。
(农村、牧村、渔村、林场),有1/2的人口住在城市。
世界文化名城(中国的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八年级部分1是一个2①我国②临海:渤海③海岸线长是34、34。
我国的本节重点:1。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2、人口1、?,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10个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人均占有不足。
2.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1)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2)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季风区;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1)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着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4. 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冬雪山西南侧,注入东海。
2)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3)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1/2以上。
但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现阶段开发较少。
4)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5.秦岭量800??北方地区:地形以二、气候三、农业主要水果:传南方地区: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三、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水果:柑橘、四、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位置范围一、 ?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⒈形成原因:深居内陆2.地表景观——干旱是本区的自然特征⑴地形:高原,盆地为主,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⒈灌溉农业的特点:“灌溉农业”。
⒉主要分布地区①?“塞外江南”——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②? 河西走廊:③? 新疆绿洲:瓜果之乡,吐—葡、哈—瓜,新—长绒棉。
青藏地区:一、?二、??1.??2.?3.?21.?拉萨2.?七、?保护青海省——①地形;地古牧区。
三、1.2并存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台湾一、地理位置? ??? ? 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分布在台湾西部)二、资源丰富的宝岛? ?⒈资源宝库: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
三?、?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香港和澳门一、??港澳对比二、?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1.世界地位:1).全球贸易中心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2).全球运输中心之一,;3).4).5).2.发展战略地狭人稠,三、?澳门是国我面积:160地形:? ?良。
?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城镇的发展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西双版纳一、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原始的热带雨林(海南、西双版纳)景观: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1、热带动植物王国;2、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傣家竹楼、竹筒饭等。
黄土高原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区域之间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4.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
二、在世界中发展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2.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在合作、共同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4.中国为什么加到WTO?①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②从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③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铁路干线与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