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篇一:初一上劳技教案】沿溪中学七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始业教育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任务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
了解学习劳技的重要意义。
2、劳技评价标准及内容。
二、教学准备:1、按教材要求准备好学生操作用的工具和配套教材。
2、教学投影片三、教学重点:考核及评价四、教学过程:1、简述上学期学习内容及学习情况2、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实践探究一、评价要素操作技能: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和科学实验中能规范操作,独立完成相关作业的能力。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求异能力,能大胆提出创造性的想法。
二、评价依据1.劳动与技术由课任教师根据学生在七至九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测评成绩,结合学生的劳动习惯及操作规范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2.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课任教师根据学生每学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表现和成绩等因素,结合自评、互评,进行综合评定。
3.信息技术由课任教师每学期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或上机操作考查,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4.实验操作由课任教师组织考查,结合平时实验课学习的态度及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或根据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相关考查认定。
5.相关学习成果在七至九年级参加校级或校级以上的各级各类竞赛(或展评、展示、发表)等成绩,根据成绩综合评定。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常规:1、带好上课所用的工具和器材。
2、上课专心听讲,认真练习,3、遵守课堂秩序,不得随意离开位置和在教室走动。
4、爱护工具器材,严格遵守,注意安全。
5、下课请把产生的垃圾放到垃圾箱。
一、劳技作品欣赏:二、本学期的一些重要活动:1、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竞赛、科幻画。
2、劳技作品竞赛3、航模竞赛第一节纸工艺制作技法及折纸小屏风制作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工艺屏风的欣赏和研究探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屏风的制作步骤,并能运用于具体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屏风的用途并学会用切与折的加工方法,了解美工刀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美工刀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对折纸工艺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利用废品材料制作工艺品。
4.通过小屏风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折纸小屏风。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屏风的用途,学会用切折法来制作纸屏风。
难点: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立体造型。
三、工具与材料铅笔、直尺、美工刀、剪刀、卡纸、图片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五、制作过程:1、构思设计a、根据场地和材料的结构、大小、形状来构思设计屏风的高度、宽度,按屏风的大小将它分割成4到6幅,并设计出屏风图片的尺寸,在纸上画出它的基本形状。
(一般每幅屏风的高度是宽度的2点5倍左右),并将线条标明外折线和内折线。
b、在纵向外折线下端设计一个外凸长方形的切口;在纵向内折线的上端设计一个内凹三角形的切口。
c、图片设计在屏风的上半部中心位置,高低应保持一致。
图片的纵向中心线上下设计有四分之一圆半径。
d、屏风的上下边可随意的用几何图形表示,底部要留有脚。
2、制作过程:a、用美工刀切开所有的的切口,小心折转,完成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立体装饰造型。
b、在屏风的图片位置粘上图片,注意边框距离和图片的正直,并在反面同样的位置上也贴上图片,用美工刀将屏风的图片位置线条刻空,注意图片上下的四分之一圆的半径是折线,不可切断。
c、用剪刀剪切或用美工刀刻屏风四周的线条。
d、折叠、拉伸所有的线条和立体支架。
六、技法要领1、绘制平面图时必须准确,线条清晰。
2、刻划折痕的深度以纸的三分之一厚度为宜。
要多次刻划,小心操作,不要刻透纸张。
3、折叠成形时应仔细,确保作品整洁、挺括。
4、切口要光滑、平整,不能毛糙。
七、注意事项1、切割时应注意安全,使用美工刀刀片不能留得过长,刀片要锁住。
2、桌上垫三夹板,最好是玻璃。
切割时小心损坏桌面。
3、如果不小心划破手指,要马上报告老师,及时处理。
八、课后小结:本节课是运用切与折的技法来制作一只立体的工艺小屏风,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制作实践和讨论,基本掌握了切割与折叠的基本要领。
希望同学们能将今天所学到的切折法,应用到其他作品中。
在课后能制作出更美观、更有趣的纸工艺小屏风和一些有趣的、奇妙的纸工艺品来。
第二节《八角形风筝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制作的步骤、技巧以及风筝能飞翔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技操作与认真细仔劳动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对新知识的拓展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优质质量意识。
3. 了解风筝的起源与演变,以中国风筝的发明对全世界科技发展的意义;增强学生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 风筝的制作步骤及要领。
2. 提线的安装,风筝的平衡。
(试飞中的调整)(这节主要是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当风筝制作完成后还要通过试飞来验证的,再加上学生刚接触到风筝的制作难免有些生疏感,制作风筝的步骤较多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想试飞成功一定要注意风筝的平衡,风筝的平衡拴提线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把“拴线的安装,风筝的平衡”作为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法指导:1. 欣赏——激趣——要领(步骤讲解)——动手操作(合作分工)——实践体会——点评概括。
2. 观察——质疑——练习(动手实践)——实践(试飞)——成功、失败小结。
在劳技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好了,没有必要再谈什么教法,我觉得越是劳技课教师更要注重教法正确的实施。
要做到精展——即在引入等环节要讲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进行动手操时有一个理论的指导与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我在处理风筝的简介时尽量把风筝发明给后来飞机、飞船发展的启示作用,又要尽量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但又要控制量和度。
使学生对风筝的了解超出风筝本身的意义,这样情境的创设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受。
为下边的几个教学环节把好第一关。
这节课我在学法上走的是比较传统的路:主要以学生观察——质疑——练习(动手实践)——实践(试飞)——成功、失败小结。
因为这节课即要学生完成风筝的制作,又要试飞体验,所以我在教学环节与知识的拓展进行了压缩,让学集中精力来完成风筝的制作。
教具:多媒体课件、风筝实例、制作风筝的工具与材料(小刀、铅笔、透明胶、双面胶、竹蔑、纸张、丝线等)。
时间安排:引入:3分钟;制作步骤介绍:12分钟;学生合作动手操作:20分钟;试飞5分钟;机动:5分钟。
二、讲授新课八角形风筝制作的步骤:设计情境:先展示这节课要制作的八角风筝——实物;并在大屏幕上播放八角形风筝的画面以增强制作八角形风筝的直观感受。
提问:同学们这个八角形风筝给你制作你准备如何制作?要经过几个步骤?请同学们思考或小组讨论一下,来回答这个问题。
【篇二:七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七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课:食品雕——金鱼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食品雕刻的操作过程,在雕刻过程中享受美.②了解并掌握简单的食品雕刻方法.③初步了解食品雕刻在我国饮食行业中的作用.④初步了解食品雕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许多蔬菜、水果都可以成为食品雕刻的常用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食品雕刻,认识食品雕刻意义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习重点与难点1.食品雕刻在操作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 用其他食品进行雕刻创作。
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食品雕刻是我国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烹饪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美化宴席、烘托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蔬菜、水果都可以成为食品雕刻的常用材料。
制作准备胡萝卜,各种刻刀,牙签,小红豆等。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食品雕刻有什么特点?实践探素学做食品雕——金鱼。
①用手刀刻出“金鱼”的眼睛和嘴巴。
②用小号“v形戳刀,用戳刀法在鱼鳍部位刻出流畅的花纹。
③先用小号‘‘v”形刀,使用戳刀法刻鱼尾上的花纹,然后将鱼尾部削成片状,外薄内厚。
④每做完一片鱼尾后,就将它下面的多余部分挖除。
⑤用圆口刀,刻出鱼身上的鳞片。
注意:使用戳刀时,要从里往外推出刻划花纹。
⑥用小型圆口刀在鱼眼上旋转挖出两个小孔,再粘上两颗小红豆。
这样,一个食品雕刻作品——金鱼就做好了。
思考。
与实践1.你还能用其他食品进行雕刻创作吗?2.你知道如何将食品雕刻保存得更久一点吗?第二课:泡沫雕—一白天鹅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泡沫塑料雕刻的操作过程,在雕刻过程中享受美.②了解并掌握简单的食品雕刻方法.③初步了解泡沫塑料雕刻在我国雕刻行业中的作用.④初步了解泡沫塑料雕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泡沫塑料是雕刻的常用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泡沫塑料雕刻,认识泡沫塑料雕刻意义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学习重点与难点1. 泡沫塑料雕刻在操作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 用其他塑料进行雕刻创作。
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你见过用废弃的泡沫塑料雕刻成的精美工艺品吗?上面这只栩栩如生的“白天鹅”,就是用泡沫材料雕刻成的。
制作准备泡沫塑料块,刻刀。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观察、了解“天鹅”的基本体态特征。
实践探素学做泡沫雕塑——“白天鹅”。
①将泡沫切割成需要的大小。
②将泡沫切割成“天鹅”的基本形状。
小提示:要想把泡沫切割得既光滑又整齐,刻刀一定要锋利,而且下刀要平而直。
③将“天鹅”的头、颈、身、翅等部分的大体形状切割出来。
注意把握好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
提醒学生注意:刻刀很锋利,可别伤着手啊!④精心雕刻出“天鹅”各个部位的细部特征。
⑤进一步雕刻出“天鹅”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
小提示:先刻整体再刻局部,要处理好羽毛的层次关系。
思考与实践1.制作泡沫雕塑,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和技巧吗?2.试用废弃的泡沫,雕刻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
第三课:篆刻——石头记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篆刻的操作过程,在篆刻过程中享受美.②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篆刻方法.③初步了解篆刻在我国雕刻行业中的作用.④初步了解篆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石头是篆刻的常用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篆刻,认识篆刻意义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学习重点与难点1. 篆刻在操作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 用其他材料进行篆刻创作。
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融书法、刀法和章法为一体,篆刻中以图画为主人印的印章称为“肖形章”。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刻印章吧。
制作准备石章,刻刀,印泥,毛笔等。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篆刻作品有什么特点?实践探素动手试一试,为自己刻一枚印章吧!①将石章印面在细砂子上呈“8”字形旋转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