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学模拟试题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学模拟试题
A.首先应迅速排除毒物,有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
B.肉毒素患者应尽早用多价内毒毒素治疗,然后根据毒素分型选用特异抗
. 0
32.在有500名病例,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其中有400名病例,100名对照发现有所怀疑的病因,因此,特异危险性是
A. 50 %
B. 60%
C. 70%
D. 80 %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33.某地的一项关于男性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得出,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为/10万,非吸烟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 10万,根据以上资料,因吸烟所致的相对危险度为
D.散逸层
E.同温层
42.伦敦烟雾事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是
A.烟尘和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
D.光化学烟雾
E.有毒化工气体
43.关于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正确的是
A.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
B.可与二氧化碳协同促癌
C.对肺泡有刺激作用
D.引起咽炎
E.可致变态反应性疾病
A.缺氧
B.水的硬度增高
C.水中微量元素过少
D.工厂冷却水大量排放
E.以上都不正确
51.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来源不包括
A.钢铁厂工业废水
B.矿山采掘废水
C.化工厂工业废水
D.屠宰场污水
E.生活污水
52.痛痛病患者主诉疼痛性质多为
A.刺痛,活动时加剧
B.刀割样痛,不缓冲
C.间歇样痛,与气候变化无关
D.轻度疼痛,可感受
B.人体最高允许浓度
C.最大无作用剂量
D.最大有作用剂量
58.下列食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
A.粮谷类
B.鸡蛋
C.大豆
D.牛奶
E.牛肉
59.能用来全面评价脂肪酸的含量的是
A.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B.脂肪消化率、必需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C.食物中脂的含量
D.消化率
E.维生素的含量
60.脚气病的病因是
E.骨骼组织
55.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
A.大气污染物
B.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
C.大气污染物
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
E.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
56.痛痛病是一种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E.职业性多发病
57.使某毒物在体内达到一定的蓄积水平引起一定损害时所需的剂量称为
A.中毒阈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E.横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19.初级卫生保健又称
A.农村卫生保健
B.基层卫生保健
C.低级卫生保健
D.综合卫生保健
E.二级卫生保健
检验中,自由度V的计算为
A.加氯量
B.需氯量
C.有效氯量
D.游离性余氯量
E.结合性余氯
48.评价氯化消毒效果最简便的指标是
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细菌总数
E.大肠菌群
49.饮水臭氧消毒的缺点是
A.投资大,投加量不易调节
B.接触时间长
C.对细菌、病毒的杀灭效果低
D.产生卤仿反应
E.以上都不是
50.河水中的鱼类突然大量死亡,可能是由于
44.常见的居室内空气污染物有以下各项,除了
A.致癌物
B.甲醛
C.亚硝胺
D.病原微生物
E.一氧化碳
45.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中氟含量不应超过
46.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细菌总数,不超过
个/升
个/升
个/毫升
个/毫升
个/毫升
47.氯化消毒时,水中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称为
C.变形杆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葡萄球菌是以毒素为主
D.葡萄球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致病性大肠杆菌以毒素为主
E.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大量活菌为主,沙门氏菌以毒素为主
72.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
A.罐头食品
B.发酵食品
C.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D.剩米饭、凉糕
E.家庭自制豆制品
73.下列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分组段
B.定组距
C.找全距
D.制分布图
E.划记
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包括变量值的
A. 68. 3%
B. 80. 0%
C. 90. 0%
D. 95. 0%
E. 99. 0%
9.决定个体位正态分布的参数是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B.(受检者中阳性人 Nhomakorabea/同期暴露人数)x 100%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平均人数)X 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X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历数/同期平均人数)x 100%
28.队列研究中
A.只能计算比值比,即近似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C.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D.全距
E.组距
10.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
11.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
A.正态分布资料
B.偏态分布资料
C.正偏态资料
D.负偏态资料
C.副溶血性孤菌
D.内毒梭菌
E.变形杆菌
69.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
A.皮肤、腮
B.肝脏、肾脏
C.鱼卵、肠
D.腮、鳍
E.卵巢、肝脏
70.葡萄球菌肠毒耐热性最强的是
型
型
型
型
型
71.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制不同
A. 沙门氏菌属是以大量活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是以毒系为主
B.副溶血性弧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变形杆菌是以毒素为主
E.对称分布资料
13.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
B.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 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
C.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
D.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
E.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
35.抽样误差的定义为
A.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B.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C.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E.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36.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最关键的措施
A.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
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C.增加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
14.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15.分析计数资料时,最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检验
B.正态检验
检验
检验法
E.以上都不是
16.在标准的正态分布的曲线下面积中,区间(,+ ∞)所对应的面积是
D.多环芳烃、飘尘
E.重金属
40.一年中夏秋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是因为
A. 此时O3 含量最高
B.该季节能源消耗量最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
C.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
D.该季节易出现气温过增现象
E.主要与地形有关
4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出现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C.根据患病与否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
D.根据可疑病因的暴露史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
E.调查者决定谁暴露于可疑病因及保护因子,谁不暴露于可疑致病和保护因子
24.当 X2值小于 时,则样本率来自某一总体的概率为
A. 99%
B. 95%
C. 90%
D.>%
E.>5%
25.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
A.率
B.相对比
[A1 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样本是总体的
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
3.正常值范围应
A.取双侧界限
B.取单侧界限
C.同时计算单侧和双侧界限
D.根据实际情况取单侧或双侧界限
E.闪电样痛,伴蚁走感
53.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因是
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化学成分改变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
B. 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
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不足
D.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过多
E.以上都不是
54.吸入体内的金属汞主要分布在
A.肺组织
B.脑组织
C.肝、肾
D.神经组织。
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
E.提高全民族素质
37.环境中汞的甲基化是
A.环境自净作用
B.生物浓集
C.生物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