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巩固和完善税收征管基础,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根据省、市局的有关规定,结合十堰地税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运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对税收征管信息进行处理的税收管理部门(单位)及涉税岗位。
第三条税收征管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应遵循及时有效、真实准确、全面安全、科学合理的原则,与税收征管资料管理相结合、与信息管税建设相统一。
第四条数据采集录入岗位及其职责严格按照《十堰市地方税务局税收业务工作规程(暂行)》(十地税发〔2009〕55号)执行。
涉及数据采集录入的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根据岗位职责,统一采集录入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和工作时限。
第二章信息标准
第五条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执行省局、市局制定的数据采集、录入标准。
第六条征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录入标准是鄂地税发〔2008〕153号文《湖北省地方税费征管核心软件上线基础信息采集标准》。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录入、维护、监控和管理考核,确保数据质量。
第七条原始数据的采集必须坚持纸质、电子同步的要求进行。
采集时,纸质要与原件相核对,录入时,电子要与纸质相核对,确保采集、录入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采集标准是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财政部制定颁发的各项会计制度。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条例》,结合湖北省征管核心软件确定适合的财务会计纸质或电子报表类型进行收集、录入。
第九条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的对象是所有企业类纳税人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业户纳税人。
第十条税收征管信息的流转标准是十地税发〔2009〕55号文《十堰市地方税务局税收业务工作规程》。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资料的传递、反馈、处理和管理考核,确保信息流转顺畅。
第十一条税收征管信息资料的归集标准是十地税发〔2007〕3号文《十堰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征管档案资料内容的通知》。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通知》进行税收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集和管理考核,确保资料的完整;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设置资料管理岗,实行税收征管资料的集中管理。
第十二条税收征管信息采集、录入实行“谁采集、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责任考核办法。
第三章信息维护
第十三条信息数据维护包括:错误数据的修正、缺失数据的补充、变更数据的录入。
税收管理员应根据纳税人征管信息的变动情况
及第三方数据比对分析结果及时对数据进行维护。
第十四条数据维护在税收业务工作规程中有时限要求的,按照规程确定的工作时限完成;业务工作规程未确定维护时限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明确规定的时限完成。
没有时限规定的,七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维护。
第十五条数据维护工作严格实行备案制度,对每项数据维护的内容、时间、维护原因、责任人进行详细记录,涉及的书面材料必须登记存档。
税收管理员在进行征管数据维护是要填写《征管信息确认表》(附件),《征管信息维护表》按次归入滚动征管档案。
第十六条数据维护工作实行“谁报告、谁负责,谁维护、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责任考核办法。
第四章信息应用
第十七条各级税务工作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开展信息管税工作,确保信息全面,确保信息准确,确保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安全。
第十八条个人在征管核心系统的用户名及其密码不得外泄,严禁借用或盗用他人用户及密码进行操作,严禁越权操作和非法操作。
确因工作需要委托他人以自己名义录入的,必须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及时更改口令。
第十九条税收户籍管理人员必须在年度内,对所管范围纳税人的征管基础信息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确认,填写《征管信息确认表》。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一)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清理。
(二)对登记率、申报率、征收率、入库率、欠税率进行清理,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三)对发票的领、用、存信息进行清理。
(四)对调查、处理、审核(批)事项进行清理。
第二十条税收分析人员应按照《十堰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互动工作制度(操作办法)》的规定,进行税收征管信息的应用,组织开展纳税评估。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一)分析税源宏观经济走势,预测税收与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利用税收征管信息及外部信息,建立数据关联关系,筛选纳税评估对象。
(三)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比对,分析税收信息质量,分析税源管理质量,分析发票领用质量,组织信息采集和维护。
第二十一条税收评估人员对纳税评估对象开展评估,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等方法对征管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并及时向户籍管理人员和税收分析人员反馈数据信息。
第二十二条监察考评人员按月采取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人工抽检考核和机器全面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级权限范围内的征管信息、税收征管档案进行监督考评,实行责任追究,保证税收征管信息的质量。
第二十三条其他涉及税收征管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的人员
应严格按照岗位设置、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进行税收征管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的操作。
第二十四条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发生下述行为之一的,上级机关可根据其危害程度、过错大小、情节轻重等,依据执法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追究相应责任:
(一)数据录入不及时,造成下一环节工作延误的;
(二)数据录入不规范、差错率连续居高的;
(三)未认真履行数据审核职责,造成大量数据差错不能及时纠正的;
(四)未及时进行数据维护,造成应用环节数据严重失真的;
(五)未按规定执行保密制度,发生重大泄密事件的;
(六)擅自对数据、权限进行修改、删除,或擅自使用他人的用户名、密码进行操作访问的;
(七)其他过错行为。
第二十五条各级地税机关应简化、归并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及数据,避免纳税人重复报送。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地税机关所征收的社保费和行政规费的征管信息采集录入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稽查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应用由市稽查局具体负责。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