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检测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箭毒蛙有鲜艳的体色,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这说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
2 . 下列动物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A.蛲虫B.水螅C.涡虫D.绦虫
3 . 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均不动,此污点最有可能在()
A.盖玻片上B.待观察的材料上C.目镜上D.物镜上
4 . (2015秋•阜宁县校级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
5 . 在江苏某地长有法国梧桐树和松树,到了冬天,法国梧桐树纷纷落叶,松树却仍然郁郁葱葱.这说明()A.它们都适应本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B.法国梧桐树不适应本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C.松树比法国梧桐树更适应本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D.松树和法国梧桐树进行着生存竞争
6 .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45×,物镜2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8×
D.目镜5×,物镜10×
7 . 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你认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视野中的A里面一片空白,边缘较黑,挤压盖玻片发现其形状会改变,此结构是气泡
B.视野中的C是灰尘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后他都不动,则此灰尘可能存在于物镜上
C.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有重叠现象,说明刮取的碎屑在清水中没有涂抹均匀
D.视野中有一些食物残渣,可能没有用凉开水漱口
8 . 下列关于“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黑藻叶片”时不需要染色是因为含有叶绿体
B.载玻片上先滴加清水再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上面
C.洋葱内表皮细胞不经染色即可清楚看到中央大液泡
D.可以通过形成物像的大小区分动、植物细胞和气泡
9 . 下列为四组显微镜(目镜×物镜),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5×40B.10×40
C.10×4D.12.5×10
10 . 视野中的右上角看到有一“p”字母,玻片上应该是什么字母,怎样移动玻片标本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A.d字母,向右上方移到玻片标本B.d字母,向左下方移到玻片标本
C.q字母,向左下方移到玻片标本D.q字母,向右上方移到玻片标本
11 .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2 . 除哪项外,下列均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水分C.空气D.瓢虫
13 . 严重干旱可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这说明是哪项非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A.光B.水C.空气D.土壤
14 .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使用的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均为10,结果在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相连的9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的放大倍数改为30,则在视野中最多可看到几个细胞?()
A.2个B.3个C.9个D.27个
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将10×物镜换成40×物镜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B.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标本
C.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核在起作用
D.皮肤位于身体表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16 .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现7.0级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7 . 把红苋菜浸入冷水中,水的颜色不会发生变化;当我们把红苋菜放到沸水中,水的颜色会变成红色,这些红色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A.叶绿体B.细胞核
C.液泡D.细胞膜
18 . 某生物小组实验测试了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得到数据绘成下图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都先测在清水中的,再测某一浓度酒精中的数据
B.实验应遵循多次重复原则,取其平均值,以便减小误差
C.本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酒精和清水
D.实验结论是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让人们深刻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9 .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
C.极地的企鹅有肥厚的脂肪层D.持续干旱导致植物大量死亡
20 . 某同学在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后在水中读数
B.将温度计拿出读数
C.让温度计靠在烧杯壁上并在水中读数
D.用水银温度计在热水中测量并读数
21 .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A.生物都具有应激性
B.生物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都能生长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 . 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动物病毒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能独立生活D.没有细胞结构
23 .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分类法D.实验法
24 . 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5 . 各种动物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蚯蚓—腹面的刚毛协助体壁肌肉收缩舒张进行运动
B.蝗虫—有外套膜防止水分蒸发
C.鲫鱼—用鰓呼吸,鯖游泳
D.蟾蜍—前肢短,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二、判断题
26 .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____)
27 . 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独立工作,互不相干。
()
28 . 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存在,10千米以下的海沟也有少数生物()
29 . 病毒不是生物。
(___)
30 . 判断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____)
(2)能运动的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_____)
(3)一片森林里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_____)(4)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____)(5)用显微镜观察文字“上”,看到的物像是“下”。
(____)
三、综合题
31 .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器具之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右手握住[ ]________,左手托 [ ]__________。
(2)观察过程中,将10×的物镜换为40×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_____(填“多”或“少”或“不变”)(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_____ 移动。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__________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
(5)某同学将一张写有字母“b”的玻片标本片放在了载物台上进行观察。
调节显微镜后,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但是不够清晰,他可以转动[ ]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32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1)上述诗句中提到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生活在岩石圈也能生活在水圈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的数量日趋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类的捕杀。
对此,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蜻蜓点水,孔雀开屏反映了生物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33 . 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图1)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__
(2)细胞结构中,[]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__.
(4)放置玻片标本时,标本应正对__的中心.
(5)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
四、实验探究题
34 . 亮亮做了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
1号馒头碎屑+2ml唾液37℃水溶10分钟加两滴碘液
2号馒头碎屑+2ml清水37℃水溶10分钟加两滴碘液
3号馒头碎屑+2ml唾液0℃水溶10分钟加两滴碘液
(1)如果1号、2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请你预测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变蓝/不变蓝),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2)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_试管组成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