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长寿的现状与意义

高炉长寿的现状与意义

高炉长寿的现状与意义
【太阳说】随着工艺技术和认知水平的进步,尤其在钢铁经营形势举步维艰的态势下,高炉长寿越来越受到炼铁业相关人士的重视。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长寿操作理念基础并不牢靠,眼前经济效应、重生产轻维护、砌筑安装施工队伍断档因素等等,影响着一代高炉寿命。

最终,虽然装备水平、炼铁技术水平提高了,但也达不到高炉长寿的目标。

开篇
《高炉炼铁工艺设计规范》GB50427-2008明确要求,高炉一代炉役的工作年限应达到15年以上。

在高炉一代炉役期间,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或大于10000t。

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设备和耐火材料选型、制造与安装、设备维护、生产操作和长寿维护等一系列的环节。

一般用两个指标来衡量高炉高效长寿:1)寿命:一代炉役寿命;2)效率:一代炉役单位炉容产铁量;即:从上一次大修后开炉出铁到本次停炉最后一次产铁的累计生铁产量除以高炉容积。

越来越多的炼铁业界同仁意识到了高炉高效长寿的长远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尤其高炉大型化、国家宏观调控去产能的今天,实现高效、优质、低耗、长寿、环保、安全已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钢铁经营形势持续“严冬”模式下,高炉大修仅更换耐材和冷却设备费用就高达几千万费用(参考30万元/m3估算),左右着经营决策者。

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一部分高炉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却事与愿违,高炉过早停炉大修,是设计上的问题?还是生产问题?还是装备制造和安装质量?困惑着业界的朋友。

为此,笔者(微信号:高炉长寿太阳说)结合自己现场生产、维护经验,在高炉长寿技术和装备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为大家剖析生产过程中高炉长寿技术系列问题,系列文章分为:耐材篇、冷却设备篇、冷却系统篇、高炉生产监控篇、高炉长寿生产技术篇、炉体长寿维护篇、高炉出铁技术篇、工程技术服务篇、以及先进技术与设备篇等等。

[注:太阳所写高炉长寿技术相关文章,是在前辈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所提炼出来,在此感谢炼铁前辈的辛勤汗水。

鉴于自身认知水平的不足,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文章不对或欠妥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欢迎转载、收藏、点赞,但须署名太阳并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高炉长寿太阳说”。

同时,我们也提供技术咨询和工程技术服务。

]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有所帮助,请关注我们,你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