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频感应炉安全操作规程

中频感应炉安全操作规程

中频感应炉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操作中频设备,并指定操作负责人。

3.首先查看进线电压是否平衡,电压低于360V不能启动也不能运行。

4.启动三个水泵对炉体和电控柜进行冷却循环。

观察循环水出口是否出水畅通,温度计是否正常亮着。

控制柜水压表读数要大于0.8kg/cm2压力。

5.送电前认真检查炉体与电容器相是否有短路确认无误时送电。

检查各指示表读数是否正确。

(炉体的水压大于2.5kg/cm2)6.将检查钮旋至检查档,检查各指示表的读数是否正确,并静听逆变检查板的声音是否正确。

待一切正常后,将检查或施回在工作档。

7.按动生回路启动电钮,交流接触器IC合闸,接通主回路电源,检查直流电压表是否有负压,同时中间继电器工作吸起。

8.将调频率旋钮,调至经验位置,即将直流电压建立有480v左右。

9.按动逆变按钮,观察中间继电器IJ吸合、交流接触器2C吸合。

时间继电器JS吸合待2s~3s后应能听到逆变成功的中频叫声,此时交流接触器2C,中间继电器3J,时间继电器JS热敏继电器4J均断开。

10.中频炉在熔炼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注视炉的情况,观察中频控制电压各指示表的变化情况,切不可随意超过安全值运行(安全范围:过流值3100A,过压值1650V)。

11.停机时须将直流电压调至0位,再按动逆变停止。

然后按动上回路停止或最后接控制电源“分”开关。

12.在停水泵时必须检查炉体和电控柜回水温度,确认炉体温度降至常温状态时方能停止水泵。

温度过高将毁坏炉体和电控柜。

13.当机器启动时或机器因故障停机后启动三次仍启动不了,不得再进行启动,应及时找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14.当机器在运行中各指示表有异常变化时须及时找维修人员进行检查。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做一些与本工种不相干的事。

电控工有权制止非本室人员入内。

15.操作人员要定期擦拭电容器与电控柜的有关部位,保持机器及室内的清洁整齐安全。

中频炉看表工安全操作规程1.1开机前的检查设备运行情况:1.1.1看表工开机前严格保证生产线安全用电自动控制系统灵敏可靠,设备正常运转。

1.1.2看表工开机前必须先打开分水器,放掉余留在气管内的积水。

才能进行吹灰1.1.3看表工开机前必须检查气动控制系统是否灵敏可靠,包括手动控制机构和机动控制机构。

检查方法:分别按手动按钮及机动撞击板,其指令能灵活控制压紧装置即可。

1.2操作部分:1.2.1接通冷却进水,检查各个出水管道是否畅通并使水压表压力>0.8kg/cm2,出水温度计是正常亮着。

1.2.2合上配电盘开关,交流电压表有指示,表明三相电源均有电。

1.2.3将“主回路合”空气开关手柄合上,接通主回路电源,然后将“控制电路合”旋钮旋至接通位置。

1.2.4将右前门上升功电位器反时针方向退到O位,根据需要选择内控或外控旋钮位置,然后将逆变起动旋钮旋至接通位置,起动成功,中频电压表就有读数,并有中频叫声,如起动不成功,则应将旋钮旋至断开位置,重新起动。

1.2.5起动成功之后,就可以顺时针方向调右门上电位器,使整流电压上升,直流电流上升,中频电压、功率均上升。

1.2.6待加热到合适温度时,适当调整升功电位器和生产节拍,使棒料的加热温度达到稳定,避免过热或达不到加热温度。

1.2.7如不再加热则先断逆变旋钮,后断控制电路旋钮,最后断主回路开关。

1.2.8停电之后,不能立即关断冷却水,至少应再通水15分钟,方可停水。

1.2.9注意地面上的水,铁屑不能掉进电线沟,以避免发生短路、并定期(每月一次)检查电线沟是否有积水。

1.2.10装置在运行时,如突然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把料退出炉膛,进行维修,在排除故障之后,再次起动再次起动时,应确保炉膛没有料(即空载起动),才能成功,带负载无法起动。

2安全操作规程2.1开动前,应先检查冷却水、润滑及接地情况,确认正常后方能启动。

2.2冷却水压力不得低于规定值。

停机15分钟后,方能停水。

2.3禁止在热状态下连续启动,禁止超载运行。

2.4如遇停水,或棒料超温等异常,应立即停机。

2.5运行中,必须把电流、电压按规定匹配,开机人员不得离开。

2.6每班检查炉膛,发现异常,应即停机,每班检查电线沟有否积水或杂物,并及时处理。

中频炉炉前工安全操作规程l 上班前要对所有的一切用具、吊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换,确保安全。

2 对现场废旧物品等应及时处理干净,保持车间场地整洁;炉料摆放整齐,按类堆放,留好安全通道。

3 人工搬运重物时,工人用力要平衡,防止坠落伤人。

4 工作时.对周围情况要观察,注意行车方向,严禁在吊物下停留。

5 配合行车吊物多人挂、脱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做到指挥信号清楚、明确。

6 行车起吊重物时,捆绑吊物要牢固。

地面人员退到安全位置后,方可指挥行车工起吊。

7 烧炉时检查炉料是否混有爆炸物品,及时分拣出来。

8 加料时注意要留意炉内钢水情况,选站好位置,避免钢花溅起伤人。

9 每炉出钢后检查炉衬情况,并结合中频机电参数情况,及时换炉,避免穿炉事故发生。

10 烧炉过程要定期到炉下检查设备情况,避免漏电、漏水现象。

11 拆炉前确认炉内温度情况,避免高温伤人。

使用打炉工具要确认好,是否存在漏电、电缆脱坯等现象。

12 拆炉过程做好保护措施,避免炉衬碎料掉落伤人;焊好保护架,避免人员坠落。

13 从炉壳内往外吊废钢(返回钢)时,先挂好钢丝绳,人员撤到炉外方可指挥起吊。

14 到炉台底下清理垃圾,台上人员要保护到位,禁止摇炉操作,避免坠物伤人。

中频打炉工安全操作规程1.交接班时,两个班对口交接,上个班的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交接清楚,方可下班。

2.打炉前检查工具、用具是否完整。

3.接电时,总闸必须关掉,还需用电笔测试有无余电才能接电,(防漏电、泄电)。

4.拌料时,现场打扫干净,料斗和搅拌机清理干净。

5.拌料的配方不能随便乱改。

6.拆炉时,防护拦必须挂上。

7.拆炉前确认炉内温度情况,避免高温伤人。

使用打炉工具要确认好,是否存在漏电、电缆脱坯等现象。

8.拆炉过程做好保护措施,避免炉衬碎料掉落伤人;焊好保护架,避免人员坠落。

9.吊料前检查吊具,有没有断丝,钩子有没有裂纹。

10. 拌料时配方不能随意乱改,在料不稳和料有变动时要请示上级探讨,根据料的情况来更改配方,且做好记录。

11. 打炉前做好两边的防护措施,两边用防护架挂上石棉布,防止其它炉子喷溅到打炉的炉子内。

12. 打炉前清理现场卫生,检查炉内感应圈有无带金属的东西或漏水现象,保证感应圈内外无导电物。

方可进行打炉操作。

13. 打炉前要先把炉料盖好,防止带金属的物料进入打炉料内。

14. 在考新炉的感应圈涂料时,先要开小火烧烤12小时后才能用大火烧烤,要看感应圈的外面的温度来停烧烤的时间,保证感应圈涂料烤干燥。

炉料工安全操作规程1.各种炉料进入生产现场要严格把关,严防积水,雨天送料必须盖油布,以防使用过程中造成事故。

2、现场各种耐火材料必须码放整齐,不得码放太高,防止倒塌伤人。

3、对所管辖区内操作的搬运工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在作业中有责任向搬运工进行安全交底。

4、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要时刻留意行车吊物及地面状况,防止落物伤人及钢水喷溅烧伤。

过跨车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1、在现场作业时,应随时留意行车的运行,防止吊物伤人。

2、检查在线烘烤装置煤气阀是否关牢,严禁在在线烘烤装置下取暖或停留。

3、指挥行车吊斗时,应先检查确认两面耳轴挂牢挂稳后方可指挥行车起吊。

4、指挥行车吊料斗时,看料斗里面的料有没有放好,操作工应选择好安全位置,指挥手势的信号要明确。

5、在启动过跨车前应先检查过跨车轨道上是否有障碍物,严防过跨车脱轨。

6、在启动过跨车时应注意轨道中间是否有人或车辆通过,严防过跨车伤人或撞车。

7、运行过程中要严防物料散落伤人。

8、严禁用打反车的方式来控制过跨车,防止物料散落伤人和损坏设备。

烘烤工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和本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2、接班必须检查各煤气烘烤点的阀门、管道等有否漏煤气,如有应及时处理。

3、各烘烤点必须每2小时巡检1次,巡检时必须两人同行,严禁出现煤气熄火长时间放散的现象。

4、烘烤感应圈涂料时,应按煤气操作规程作业,并随时查看煤气烘烤是否正常,做到不熄火,如发现烘烤不正常或煤气熄火,应立即处理。

5、煤气点火时必须两人参与,对空气不流通的用气设备,点火前应敞开顶盖,先点火后再开气。

6、在煤气烘烤区域内不准有人逗留或取暖,有人时应立即赶走。

7、在现场作业时,应随时留意行车运行,防止吊物伤人。

8、经检修的煤气设施,必须先将管内残余煤气吹扫干净方可送气,送气后末端要做爆发试验,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各阀门是否正常开闭。

9、烘烤点必须遵守先点火后开气的原则。

10停煤气时先关闭煤气管道上的所有烧嘴,然后关闭该段总阀,并上水封或堵盲板,最后将残余煤气放散并吹扫干净,做爆发试验并确定吹扫程度。

11、送气时,第一次点火未成功或着火又熄火,应立即关闭阀门,如将残余气体吹扫干净,经CO检测仪检测合格后,再按程序重新点火,若仍点不着,则应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后再按程序进行点火。

12、煤气正常工作压力在2000Pa以上,低于2000Pa时应关闭烧嘴阀门,停止使用。

13、不准关闭长明火和固定式煤气报警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