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一)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一)
10、关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中的内容,下列描述错误 的是:( ) A、橙色、黄色、蓝色预警信号由气象台台长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红 色预警信号由分管局领导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 B、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若灾害状况维持同一预警标准并且长时 间持续,每天只需确认一次预警信号,不需连续多次发布预警信号 C、发布(含变更)和解除预警信号后,应在十五分钟内通过灾情直报 系统上传中国气象局,供全国共享 D、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按照相对应的标 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14、辐射雾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A、近地层湿度大 C、没有明显的水平或垂直交换
。
B、昼夜温差较大 D、有足够的辐射冷却时间
15、东亚季风的特点有: 。 () A、冬季盛行偏北风、偏西风,夏季偏南风、偏东风 B、高原在冬季北侧为东风,南侧为西风,夏季变为相反的风向 C、冬季天气干冷,夏季湿热,雨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D、东亚西风带平均环流的脊、槽,在冬、夏季也完全是相反相位
2、简述有利于干旱产生的异常环流条件(6分) 3、简述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天气(10分) 4、简述沙氏指数的物理意义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6分)
A、温度、露点、气压和风、云和降水 B、温度、气压和风、变压、云和降水 C、温度、露点、气压和风、变压、云和降水 D、温度、露点、气压和风、变压、云和降水、霜冻
15、关于极地高压描述错误的是: () A、500百帕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B、有相当范围的单独的暖中心与反气旋高压相结合 C、暖性高压主体在70°N以北 D、这个暖高压维持在5天以上
类。 19、 东亚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具有两种主要周期振荡,弱冷空气活
动具有( )的周期振荡,强冷空气具有准( )天的周期振 荡。 20、 在瑞利散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降水粒子集合的反射率因子等 于单位体积内所有降水粒子直径( )次方之和。 21、 雷达基数据的质量主要受到地物杂波、( )和( )三个因素 的影响。 22、 根据物体的吸收或发射能力,通常将物体分为黑体、( )和 ( )三类。 23、积雪在可见光云图上表现出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冰雪覆盖的厚度, 但卫星云图只对积雪深度超过( )cm的地区才能清楚表现。 24、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 )和防御指南组成。 25、预报为中雨,实况降水量为8mm的雨,降水分级预报中,评定 ≥0.1mm降水预报( ),评定≥10.0mm降水预报( );在晴雨预报 中评定≥0.1mm降水预报( )。
()
A、一型冷锋
B、二型冷锋
C、三型冷锋
D、四型
冷锋
2.反气旋按照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分为: 。 ) A、极地反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副热带反气旋 反气旋
( D、热带
3.极涡移动路径有: 。 () A、经向性运动 B、纬向性移动 性运动
C、跳跃性运动
D、转游
4.降水的基本条件包括: 。
() A、水汽条件 条件
( ),导致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 14、 地面图上锋线附近等压线呈( )性弯曲,折角指向气压(
)的方向。 15、 北方气旋主要有:蒙古气旋、东北气旋、( )气旋、( )
气旋。 16、 南亚高压具有( )尺度的反气旋环流特征。 17、 按照形成的原因,霜冻可分为:( )霜冻、( )霜冻和(
)霜冻。 18、 寒潮中期过程有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大型( )型三大
()
A、回波强度最大值
B、有界弱回波区BWER大小
C、强回波区WER大小
D、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大值
区
20、中短期天气预报检验办法中预报检验包括: 。
()
A、降水分级检验
B、温度误差检验
C、冰雹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检验 D、降水累加检验
E、晴雨检验
四、简答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和下游地区有哪些?(8分)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 见》(国办发〔2011〕33号)中的内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 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 B、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0—30分钟以上发出,气 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C、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 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 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3、可见光云图上,水体表现为
()
A、灰
B、白
色。 C、深灰
D、深黑
4、在一片混合云团中,有一块云在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上都较为白
亮,那么这块云最有可能是 。
()
A、积雨云
B、层积云
C、高积云
5、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Stefan-Boltzmann)定律,物体发射的总能量
与其绝对温度的 次方成正比。
D、1/3
地球表面 C、1/2
19.判断以下锋附近风压场分析的4种情况,正确的图是:
()
冷锋 冷锋
冷锋 冷锋
20.判断以下锋附近3小时变压场,正确的图是: ()
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少选多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编码
填写在答题卡上)
暖锋 暖锋 暖锋 冷锋
1.冷锋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分为: 。
山西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一)
1、 填空:(每空1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 上)
1、 地转偏向力在纬圈平面上,指向运动方向的( )方。 2、 高空槽前脊后在高层辐( ),低层辐( ),为气流( )区,
常造成阴雨天气。 3、 超级单体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深厚持久的( )。 4、 冬季和夏季的槽脊位置基本上是稳定或是渐变,占全年相当长时
间。两个过渡季节是短促的,一次是( )月,另一次是( ) 月,这种突变是半球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现象。 5、 一般大风出现在气压梯度最( )的地方。 6、 强冷空气在( )和蒙古堆积是寒潮爆发的必要条件。 7、 涡度是由于速度场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它描述的是气块的 ( )特性。 8、 地面大风区经常是在( )中心附近和( )的边缘区域。 9、 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 )作用。动力作用主要是地形的( )。 10、在降水区中,水汽通量辐合主要由( )的辐合所造成,特别是在 低层空气里( )辐合最为重要,而水汽平流对水汽的贡献很小。 11、 P坐标系连续方程是 ( ) 。 12、 台风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是( )理论(CISK)。 13、 西南低涡向偏东方向移动时,当移过两湖盆地后,常可诱生出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省内相邻气象台(站)间和相邻省邻近气象台(站)间均应建立强 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的区域联防制度 B、省内联防由各省(区、市)预报业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C、省际联防由上游市级气象台向即将受强对流天气影响的下游邻省市 级气象台通报监测和预警信息,相关省级气象台也应及时向下游省级气 象台通报有关信息 D、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应及时向本责任区和次责任区内有关台 (站)通报雷达监测信息
18、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同时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 。 () A、按照最严重的一种灾害发布预警信号 B、按照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C、挂一种预警信号的标志,但提示语中可包括多种气象灾害的内容 D、按固定时间间隔依次发布各种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
19、下列各项中可做为判断强降雹潜势的指标有: 。
D、强回波中心值一般大于50dBZ
11、低空急流具有以下特征: () A、很强的地转性 C、很强的次地转性
。
B、明显的日变化 D、很强的超地转性
12、西风带长波的移动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当 时,波动移动较
快,反之,移动较慢。
()
A、地转涡度平流较大
B、波长较短
C、纬度较高
D、西风较强
13、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 。 () A、长江中下游多阴雨天气,雨量充沛 B、日照时间短 C、相对湿度很大 D、降水一般为连续性,但常间有阵雨或雷雨,有时可达暴雨程度
二、单项选择(每题0.5分,共10分。请将答案编码填在答题
卡上)
1、我国主要的锋消区位于 。 () A、华南到长江流域一带 C、西藏高原以东30~40°N 一带
B、河西走廊到东北一带 D、华南沿海一带
2、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冬半年,在内陆湖面上,常有反气旋发生、发展 B、夏季,在高原、南疆,云贵等地区,常有热低压发展 C、冬季高压入海常减弱,低压入海常增强。夏季,高压入海常加强, 低压入海常减弱 D、冬季,冷高压移到蒙古常加强,向南移到我国后则变性减弱
12、副高第二次季节北跳,脊线从25°N跳至30°N,多年平均期是
。( )
A 7月20日
B 6月28日
C 7月25日
D 7月30日
13、江淮切变线的降水区多位于地面锋线的 部、
以南的地区
()
A、北,700
B、北,850
C、南,700
百帕切变线 D、南,850
14、从地面图上分析锋面,主要参考的气象要素有: ()
()
A、一
B、二
C、三
D、四
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水汽图像中的暗区和灰白区,分别代表着对流层中上部干暖和湿冷 区 B、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卫星图像对追踪常规资料稀少的高原、沙漠、 海洋等处的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特征尤为重要 C、红外云图中云区越白亮,代表着水汽含量高、反照率越高 D、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 气窗口
16、下列关于中国各地雨季描述正确的是 。
() A、云贵高原雨季平均从5月下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 B、华南沿海雨季平均从4月开始,10月中旬结束 C、长江流域雨季平均从6月上旬开始,9月初结束 D、华北、东北雨季平均从7月上旬开始,8月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