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许可管理程序一、学习目的(一)建立作业许可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二)建立作业许可的目的是通过利用现有规范标准和制定可控的措施,来消减施工过程中的中高度风险,降低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通过不断地执行作业许可程序,培养员工按标准作业的良好习惯。
二、术语和定义(一)什么是作业许可?1、作业许可就是一项需要验证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并经书面签字确认的工作;2、一项对要进行的危险工作进行的管理控制;3、通过作业许可把识别出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需要做的工作;4、它详细叙述危险工作的控制过程;5、它不是独立于施工作业外的工作,是施工作业的一项保障措施,是施工作业活动的一部分。
(二)什么是作业许可证?1、它鉴别做什么, 怎样做, 由谁做和什么时间做;2、对工作的所有方面都指定授权人和明确责任;3、用文件确证怎样实现安全法规和现场安全标准;4、是作业施工方案落实情况的验证依据,是作业许可实施的关键环节和可追溯性依据;5、不是作业许可证它本身使工作安全, 而是取决于做这项工作的每个人每次工作时都要认真负责地按照许可证上的要求做, 只有正确使用许可证才能使工作安全;6、作业许可证应作为一个警告, 告诫那些做危险工作的人所做的工作具有危险性, 他们必须有资格做这项工作和他们必须按照许可证上的要求做这项工作。
三、作业许可实施流程作业申请---作业批准----作业实施----作业关闭四、哪些施工作业需要办理许可针对现场具体工作内容, 列举一个需要进行作业许可工作的清单,不少于5件工作。
(一)、作业许可管理范围(一般安全要求)1、非计划性维修工作;2、没有安全程序可遵循的工作;3、交叉作业;4、承包商在厂区内工作;5、在其它承包商区域进行的工作;6、偏离安全标准、规则、程序要求的工作。
(二)如果工作中包含下列工作,还应同时办理专项(特殊)作业许可证1、高处作业;2、吊装作业;3、受限空间作业;4、挖掘作业;5、动火作业;6、沟下作业。
(三)作业许可证内容1.综合信息;2.工作类型判定;3.危害识别;4.安全措施;5.作业前的检测;6.安全措施确认;7. 许可证的延期;8. 许可证的签批;9. 受影响相关方共同签署;10. 许可证的关闭;11. 许可证的取消。
(四)作业许可证一式四联,包括一份正本和三份副本1、正本(白色):悬挂在作业现场;2、第一副本(黄色):张贴在控制室或公开处;3、第二副本(粉色):送交相关方,以示沟通;4、第三副本(蓝色):保留在作业票管理场所。
五、各类作业许可的类型(一)吊装作业许可管理吊装作业安全要求1.编制吊装作业计划2.按照起重机检查清单内容完成检查3.吊装作业许可证4.关键性吊装吊装作业计划1、计划内容2、准备执行的任务3、需要的工作步骤清单4、各个环节的要求5、该任务的作业负责人6、作业地点7、需要的工具和设备8、约定指挥信号9、个人防护用品准备。
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滑鞋、手套、高空作业用的安全带、操作设备用的安全带、听觉保护装置(存在噪音时)等关键性吊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关键性吊装作业。
凡属关键性吊装作业的,参见附录E制定关键性吊装计划1、货物载荷超过额定起重能力的75%;2、货物需要一台以上的起重机联合起吊的;3、吊臂和货物与管线、设备或输电线路的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4、吊臂越过障碍物起吊,操作员无法目视且仅靠指挥信号操作;5、起吊偏离制造厂家的要求,如吊臂的组成与说明书中吊臂的组合不同;使用的吊臂长度超过说明书中的规定等关键性吊装计划内容1、解释确定为关键性起吊的原因;2、起重机的类型和生产厂家;3、吊臂的长度;4、吊臂的角度;5、操作的半径范围;6、货物的实际重量;7、货物的规模尺寸;8、起吊的支(固定)点;9、起吊过程中的各种阻碍;10、起吊所必须的吊、索具的类型。
(二)动火作业许可管理–动火作业许可范围–动火作业许可申请–风险评估–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范围除在规定的场所外,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规定的场所是指满足设计要求、为动火作业设置的固定场所,如化验室、专门的维修场所、锅炉及焚烧炉等。
1、动火作业许可申请申请人应准备好作业许可证和动火作业许可证两份申请表以及如下相关支持资料和设施:(1)、动火作业内容说明(2)、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3)、风险评估结果(工作安全分析JSA)(4)、安全工作方案(HSE作业计划书)(5)、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器(6)、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7)、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检测记录(8)、其他相关资料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过程中火灾和爆炸的潜在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2)、作业人员的工作习惯、经验及能力(3)、作业设备、机具(4)、受影响的区域,包括临近的其他作业和人员、周围环境、系统管线、涵洞、地沟、地漏、下水井及设备材料等。
(三)受限空间作业许可管理–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辨识–进入前准备–进入受限空间安全措施–救援设备–救援计划–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1、受限空间定义•除符合以下所有物理条件外,还至少存在以下危险特征之一的空间称为受限空间:•a) 物理条件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b) 危险特征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2、受限空间辨识(1)、对每个作业区域进行辩识,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受限空间清单;(2)、针对每个受限空间,预先制定书面进入计划(HSE作业计划书)并进行评审;(3)、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 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必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
3、进入前准备(1)、隔离;(2)、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3)、断开与其相连的附属管道或盲板隔离;(4)、在相关设备上实施机械和电气隔离并挂牌;(5)、事先编制隔离核查清单;(6)、清理、清洗;(7)、清空;(8)、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9)、中和危害物;(10)、置换;(11)、气体检测:a) 检测要求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进入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监测;只有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才能取样和检测;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抽样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需进入空间内进行初始取样,应按照特别的控制程序,获得进入受限空间许可。
b)检测标准进入之前,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O.5%(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还应考虑作业的设备是否带有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或挥发气体;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或当地规定的指标。
4、进入受限空间安全措施(1)、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2)、监护人和进入者应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3)、进入者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并通过绳子进行沟通联络;(4)、空间内的温度不得对进入人员产生危害;(5)、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6)、可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 选择正确的通风设备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7)、通风不能代替吹扫;(8)、若使用空气抽吸(负压排气),应抽取远离工作区域的空气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
5、救援设备主要救援设备清单:(1)、可伸缩三脚支架;(2)、15米钢索;(3)、防坠手动葫芦;(4)、带防坠落D型环, 全身式安全带;(5)、防爆风机及同口径柔性带支撑风管(用于防爆环境);(6)、相应的监测仪表等等。
(四)高处作业许可管理1、高处作业(1)、凡在坠落基准面高度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2)、个人坠落保护系统;(3)、用于阻止从工作高度往下坠落的一种系统。
个人坠落保护系统包括有锚固点、连接器、全身安全带;而且还可能包括带有自锁钩的系索、减速装置、生命线、或它们的适当组合。
2、高处作业锚固点(1)、用于在上面固定生命线、引入线或系索的固定点;(2)、一根垂直或水平的绳,固定到一个锚固点上或两个锚固点之间,可以在它上面挂系索或安全带。
悬挂式生命线指的是固定到两个锚固点之间在水平位置上使用的生命线。
通过使用一个滑动接头、或通过打结,可以将系索固定到悬挂式生命线上;(3)、用于从高处结构上(例如工作平台、塔、柱子)或从高处吊车驾驶室里逃生的一个装置或设备;(4)、全身式安全带;(5)、能够系住人的躯干,把坠落力量分散在大腿的上部、骨盆、胸部和肩部等部位的安全保护装备,包括用于挂在锚固点或生命线上的两根系索;(6)、尽量选择在地面作业,避免高处作业产生的坠落危险;(7)、设置固定的楼梯、护栏、屏障、和限制系统,防止坠落危害发生;(8)、使用工作平台,如脚手架或带升降的工作平台等;(9)、使用边缘限位系索,以避免作业人员的身体靠近高处作业的边缘;(10)、使用坠落保护装备,如配备缓冲装置的全身式安全带和系索,并制定救援方案;(11)、如以上防范措施无法实施,不得开始作业,并向作业负责人报告。
3、预防坠落的三步法•(1)、消除坠落隐患;•(2)、防止坠落事故;•(3)、消除或降低坠落发生后的伤害。
4、高处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负责人负责办理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作业许可证和高处作业许可证两份申请表以及如下相关支持资料和设施:(1)、高处作业内容说明;(2)、工作安全分析结果(JSA);(3)、坠落保护计划;(4)、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作业者签名(以确认其阅读了该许可证,并了解工作内容和相关的危害,认可了应采取的预防措施);(5)、其他相关资料。
六、为什么这些作业需要办理作业许可?作业许可是控制施工中的中高度风险,具有环境多变性、人员多样性、措施不定性、后果严重性等特点,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是事故高发的作业类型。
注意:作业许可控制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作业类型,各项目可根据风险识别评价结果,增加作业许可控制项目。
七、实施职责(一)Q/SY1240—2009《作业许可管理规范》分解的职责–直线管理部门组织推行、培训、监督和审核;–安全部门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员工接受作业许可培训,执行作业许可程序,参与作业许可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目前公司作业许可制度中的职责与标准所描述的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