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_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故事: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西游记》师徒四人一起西天取经的故事。

有一天它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他事先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

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给大师兄悟空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那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2.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吗?这是因为大师兄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尝试题(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4)“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学生讨论交流。

(5分钟后全班交流)。

3、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4、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例2:把0.70和105.0900化简.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4)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3.化简下面的小数.0.40 1.850 2.900 0.080 12.000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0.9 30.04 5.4 8.18 145.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2.70 4.40031.0100 0.00572.060 2.070.0050 31.014.40 72.60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

小数的性质[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们班共有61人,及格率为86﹪,优秀率为60.6﹪,总体来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在家庭管理上比较松弛,家校合作不是很好,经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对本班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但不足的地方很多。

有几个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

我也经常尝试与家长联系,请求家长配合,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另外有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也没有及时跟着老师的思维来,致使学习效率不高。

积年累月,从而导致学习基础薄弱。

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班级学生的差异性,我在课堂上更加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让孩子们能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中,不断树立自信,从而爱上学习数学。

小数的性质[效果分析]从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的符合本年级学生的学情,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学目标,发现小数的性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

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 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高校课堂的主渠道,必须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会探索交流。

三、创设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也有一些不足存在:首先,在课堂形式上显得比较单一,和孩子们的互动不是很多,替孩子们回答的较多,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够灵活处理,给学困生的鼓励较少。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太少,教师指导还不到位,只照顾到个别小组。

因此,汇报交流时,个别小组不太积极。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

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数的性质[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

通过分析教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小数的性质[评测练习]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3.化简下面的小数.0.40 1.850 2.900 0.080 12.000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0.9 30.04 5.4 8.18 145.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2.70 4.40031.0100 0.00572.060 2.070.0050 31.014.40 72.60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探讨的不引,学生能发现的不导”。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

基本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讲例一,而是让他们根据前面学习过的小数意义的知识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探索0.1米=0.10米=0.100米,还用了给方格涂阴影法,由于学生在汇报时说的都非常明白,所以我认为老师没必要再去做重复的工作,所以就只用大屏幕展示出来。

为了让学生把小数的性质用文字概括出来,我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三个小数的变化,概括出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规律,接着再从右向左观察,概括出小数性质的后半部分: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老师并做相应板书。

为了让学生能把自己根据出来的规律记住,我让学生读2遍,然后不看黑板试着说一遍,加强孩子的记忆。

在例3、4的教学中,我用课件出示习题,只说了小数的性质的作用是可以化简,改写。

便让学生独立解答,从解答过程来看学生学的效果非常好。

课后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是我精心设计的,从简到难巩固知识。

总体上说,本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各个环节设计合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看错了,导致了运用拓展环节进行的比较仓促。

题型不够多样化。

并且有些语言还是过于罗嗦,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要努力改正,争取在备课时把自己的语言组织精练,让每一句话都有用,让每一个字都最精彩。

小数的性质[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体现了四个“注重”1、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3、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

4、注重培养学生自评互评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