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棕榈油期货交易手册

棕榈油期货交易手册

目录第一章棕榈油基本情况 (1)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 (1)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 (1)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 (2)四、棕榈油的主要用途 (2)(一)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 (3)(二)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 (3)(三)棕榈油的工业用途 (4)第二章全球棕榈油的生产、贸易与消费情况 (5)一、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 (5)二、棕榈油主要生产国 (6)三、全球棕榈油贸易状况 (8)四、世界棕榈油的消费状况 (9)五、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11)第三章我国棕榈油的进口、流通与消费情况 (12)一、我国棕榈油的进口情况 (12)(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 (12)(二)近期棕榈油进口政策的变化 (13)(三)我国棕榈油进口情况 (14)(四)我国棕榈油分海关进口情况 (14)(五)我国不同度数棕榈油进口情况 (15)二、我国棕榈油的加工、流通及消费 (15)(一)我国棕榈油加工、流通情况 (16)(二)我国棕榈油消费情况 (18)第四章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合约介绍 (20)一、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期货合约 (20)二、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交割质量标准 (20)第五章棕榈油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办法 (23)一、保证金制度 (23)二、涨跌停板制度 (23)三、限仓制度 (23)棕榈油期货交易手册东航期货经纪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第一章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脂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棕榈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为众多行业所青睐,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化工等领域。

我国是棕榈油进口、消费大国,进口、贸易、消费企业众多,现货市场较为发达。

在此市场背景下,大连商品交易所将棕榈油期货品种作为重点上市品种予以推动,希望能在年内推出棕榈油期货。

为使投资者尽快熟悉这一品种,本报特开辟专栏对棕榈油现货市场情况进行系统介绍。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而来。

棕榈树原产西非,18 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除东南亚以外,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 24 度、33 度、44 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较好的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由油棕果榨取而来,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果生长在油棕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 2000 多个。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通常 2—3 年开始结果,8—15 年进入旺产期,到 18—20 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其商业性生产最长可达 25 年。

作为天然食品,棕榈油的使用已超过五千年历史。

棕榈树原产于西非,1870年作为一种装饰植物传入马来西亚,直到 1917 年才进行第一次商业种植。

上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贸易的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产量。

目前,全球棕榈油产量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同时非洲、南美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油棕,其棕榈油产量逐年增长。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可得到棕榈油,从棕榈仁中可得到棕榈仁油。

将油棕果经过水煮、碾碎、榨取过程,可以从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

同时,在碾碎油棕果的过程中,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可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富含解脂酶,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

毛棕榈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游离脂肪酸,使得棕榈油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

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通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及气味后,可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

精炼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接近白色。

根据不同的需求,经过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毛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去除,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浅黄色。

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

游离脂肪酸含量会影响棕榈油的稠度和熔点。

国际市场上通常将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含有 50%的饱和脂肪,也被称为“饱和油脂”。

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

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 97%。

和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认为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但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为不同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的含量很少(仅占 1%)。

此外,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 E、类胡萝卜素和亚油酸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

四、棕榈油的主要用途棕榈油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同时也含有诸多适合工业使用的物质,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及油脂化工业。

(一)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人类将棕榈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 5000 年的历史。

与其他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

棕榈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 E 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得棕榈油与其他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

2、脂肪酸构成较为理想。

棕榈油有 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

3、具有经济性。

成本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因素。

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一次栽种可收获 20 年左右,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他植物油料高,产量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使得棕榈油成为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

(二)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在食品工业方面,棕榈油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

1、起酥油。

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 80%的油脂和 20%的水,而起酥油是 100%纯油脂。

起酥油有很多种,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棕榈油是制造起酥油的合适原料。

2、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生产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榈液油适合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适合制造固态人造奶油。

3、氢化棕榈油。

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消费较为普遍,这些国家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

4、专用油脂。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

其中棕榈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近于可可脂,又被称为“代可可脂”。

(三)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熔点不低于44℃。

近年来,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大量棕榈油被应用于工业领域。

在我国,工业用棕榈油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

此外,随着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生物燃油日益受到关注,棕榈油也可生产生物燃料,这可能成为其未来消费的新增长点。

棕榈油的工业用途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从棕榈油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一类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

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长度在C12-C14 和 C16-C18 碳链的油脂,其中棕榈仁油、棕榈硬脂、棕榈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棕榈油期货交易手册东航期货经纪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第二章全球棕榈油的生产、贸易与消费情况全球油料市场主要被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

2005年,全球油脂生产已经达到了 1.39 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 900 万吨,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约为 5100 万吨,到现在已经增长了近 2 倍。

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个油脂总量的 82%,其余由黄油、猪油、牛脂和鱼油等构成。

尽管近些年来油脂产量总体在不断增加,但是动物油脂的产量基本上维持不变,油脂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榈油近十年的增长最为显著。

一、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

1989 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 1000 万吨,而在 1997 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 1000 万吨向 2000 万吨小步迈进。

1998 年开始,全球的棕榈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到 2006 年,全球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 3500 万吨,相当于 50 年代产量的 7 倍。

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榈油产量的迅猛提升,相对其他油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世界及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棕榈油用量的高峰,从而推动了东南亚棕榈种植业的蓬勃发展。

自 1995 年以来,世界棕榈油产量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豆油产量。

图 1:马来西亚与全球棕榈油产量对比单位:万吨注:紫色图标代表全球棕榈油产量粉色图标代表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棕榈油期货交易手册东航期货经纪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来源:美国农业部目前世界上有约 20 个国家在生产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只有三个,他们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

表 5:全球近年来棕榈油生产情况二、棕榈油主要生产国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

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 86%以上。

1.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 45%。

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 1/3,达 250 万公顷。

1985 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基本上在 500 万吨左右徘徊,在 2005 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 1520 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 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 1500 万吨左右。

棕榈油期货交易手册东航期货经纪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图 3: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变化趋势 单位:千吨1964年-2005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变化趋势16000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1964年 1969年 1974年 1979年 1984年 1989年 1994年 1999年 2004年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2.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棕榈油生产大国,2005 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 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