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者:陈泓屹王建武李柏强来源:《南方国土资源》 2018年第11期编者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为实现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脱贫奔小康,广西国土资源厅分别从人才、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着手,给予贫困山区大力支持,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请关注本期特别策划——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员实现脱贫。
这是党中央自201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对广大人民的庄严承诺。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定点联系贫困村的发展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抗在肩上,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困难,汇聚各方之力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帮扶村生存条件恶劣金秋10月,秋风阵阵,天气转凉。
笔者驾车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路上可见一排排果树掩映在乡村公路两旁,紧挨着古朴村落旁的是崭新的水柜和现代化的养殖场。
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的岩廷村,西山乡的勤兰村、弄峰村、弄林村、卡才村、戈贤村等6个村是广西国土资源厅的定点帮扶村,燕洞镇位于G323线巴马至南宁路段二级公路边,距县城25千米。
西山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距离县城约50千米。
西山乡的5个村均为贫困村,地处大山石区,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区。
这里地理条件很差,各方面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水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劣。
广大贫困群众思想较为保守,欠缺致富能力,加之村两委成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此处的脱贫攻坚工作非常艰巨。
6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7户3 443人,目前仍有651户2 605人未脱贫。
其中,结对建档立卡帮扶贫困户604户2 395人,含有壮、汉、瑶三个民族。
6个村的耕地总面积为537公顷,人均0.045公顷,可耕种土地资源贫乏。
燕洞镇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殖业以猪、鸡、鸭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茶、甘蔗、蔬菜为主。
西山乡5个村以种植黄豆、玉米、红薯、火麻、猫豆为主;养殖业以猪、羊、牛、鸡为主。
6个村道路除到行政村委为水泥路面外,其他道路大部分是砂石路和泥巴路,缺乏管护,晴通雨阻。
根据统一部署,2018年广西国土资源厅定点帮扶的6个贫困村计划脱贫164户709人,修建屯级道路14条29.5千米,硬化道路13条29.3千米,新建水柜47个,新建人饮工程7个,易地扶贫搬迁92户408人,危房改造17户61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43.38万元。
燕洞镇的岩廷村于2016年底提前完成脱贫任务,属于脱贫巩固村。
多措并举,拓宽扶贫之路为实现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广西国土资源厅分别从人才、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着手,为贫困群众拓宽致富之路。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常务副县长王建武是广西国土资源厅派驻到当地负责扶贫工作的负责人,他介绍说,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厅机关及厅直属各单位从组织、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派驻扶贫驻村的第一书记中,不仅有副处级领导,还有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等高素质的人员。
厅直属各单位指定分管领导直接指导对口帮扶村的工作,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以派出人员或在当地聘请人员的方式,增强帮扶力量。
2018年3月中旬,广西国土资源厅新派出11名工作队员提前3个月入驻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工作,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员的新老更替、无缝交接。
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支持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做坚强后盾,强扶贫支撑”活动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鼓励异地扶贫搬迁差异化补偿办法》《国土资源政策支持精准脱贫试点县工作方案》等,着力从政策、技术、土地、异地搬迁、“互联网+电商扶贫”、结对帮扶、产业扶持等方面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为解决用地报批周期长的问题,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在全国率先实行先用后报、边建边报的用地政策,对因扶贫搬迁安置需要、当年必须建成安置贫困户入住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允许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可先用后报、边建边报。
同时,将脱贫攻坚用地保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月报制度,全力支持贫困地区实施道路畅通、饮水安全、防灾减灾、电力保障、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旅游扶贫等项目建设。
广西创新支持脱贫攻坚用地的这一政策,促进了全区2017年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提前两个月实现100%保障,累计落实用地指标达1 987.5公顷。
据悉,这一做法已在中央和原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中应用。
广西国土资源厅还对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差别化的土地资源管理特殊政策。
2018年6月29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深化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若干措施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8〕38号),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通知包含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深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土地利用政策,完善耕地开发保护措施,实施用地审批特殊政策,支持申报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加强基础信息服务,加大项目、资金、人才倾斜等8个方面共22条政策措施。
在实现稳定可持续收入方面,2016年至今,广西国土资源厅安排巴马县对口扶贫经费300万元,广西国土资源厅直属单位安排巴马县对口扶贫经费预算331.7万元,截至2018年8月10日,已拨付扶贫资金536.2万元。
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了西山乡6条村屯道路硬化及7个水柜修建,该项目解决了西山乡援建村村民的出行和饮水问题,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包括卡才村广西巴马健硒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弄峰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宝生高飞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勤兰村巴马勤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弄林村投资广西巴马永固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
项目主要采取饲养蛋鸡、肉兔,种植毛葡萄、火龙果,养殖蜜蜂以及购买铺面、入股公司分红等方式经营。
三是安排了慰问贫困党员、补助贫困村学生伙食、危旧房改造补助等项目。
项目部分缓解了贫困党员、优秀党员和贫困户的生活困难和学生伙食问题,促进了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建设,受访群众满意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拨付的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村当地产业发展,如小巴马香猪、蜜蜂养殖,特色水果种植,富硒鸡蛋养殖等。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于2017年10月与巴马永固混凝土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同,村集体每年可获分红2.78万。
在2018年村集体产业发展计划中,村集体将继续管理好与巴马丽琅、小巴香猪委托养殖、巴马永固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合作的原有产业,引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农户增收。
为让广大贫困群众了解相关扶贫政策,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和政策宣传工作。
截至目前,广西国土资源厅各级领导赴定点帮扶村考察42人次,全厅干部职工入户走访790人次。
走访中,工作人员不仅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困难,还向广大群众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
通过谈话谈心,让广大贫困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全面发力,务求脱贫之效西山乡党委书记覃欢向笔者介绍,2016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采取了四大措施,有力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成效显著。
一是通过找水打井,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饮水问题,这是西山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二是对村内道路硬化、水柜的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给沿途贫困村的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是在2017年以后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打造扶贫产业。
四是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每个村均有自建小学。
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引进了社会力量,为孩子创造读书环境。
“小伙,快进来坐下,到屋里歇会,现在屋子里干净多了。
”笔者到勤兰村走访时,该村村委副主任包泰光热情邀请笔者进屋交谈。
包泰光家的周围是2.03公顷的毛葡萄扶贫产业园。
葡萄种苗从广西农科院引进。
该产业是2017年广西国土资源厅投入产业扶贫资金启动的扶贫项目,同时也是勤兰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
目前毛葡萄长势喜人,预计2019年产果。
毛葡萄的市场价格为120 000元/公顷,年均产值约24万元,扣除成本后村民合作社每年可获得6.4万元的收益。
2017年以来,实施种植养殖等8个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因地制宜发展。
驻戈贤村第一书记陈世穆告诉笔者,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先后引进巴马原种香猪、巴马丽琅饮料等一系列惠民产业,预计2018年内戈贤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10万元。
由于西山乡的各村屯自然条件恶劣,石山面积大,耕地少,因此,巴马瑶族自治县制定了搬迁安置计划。
为了帮助搬迁群众就业,2018年4月中旬,广西国土资源厅引进社会企业在村部举行现场扶贫招聘会,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村民卢光泽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城异地搬迁点的家里对笔者说,他家里5口人,原来住在勤兰村上弄边屯(勤兰村环境最恶劣的屯)瓦木结构的危房里,出行道路是陡峭的砂石山路,下雨后全是泥泞,很不方便。
搬迁后,现住在六能小区,三房两厅,面积100平方米,敞亮、干净,比乡下漏风漏雨的危房好太多了。
以前靠天喝水柜里的雨水,水很脏,根本没卫生安全保障,现在喝上了自来水,干净卫生。
“我们很放心。
小孩上学也方便了,政府给我们就近安排了幼儿园和小学,上学还有教育补贴。
政府还引进了企业,正在小区内配套建设厂房,以后不出远门也可以工作。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第一书记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笔者从广西国土资源厅获悉,巴马瑶族自治县已列为国土资源政策支持精准脱贫试点县,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次深入该县,实地帮助指导用好国土资源政策,助力精准脱贫。
目前广西国土资源厅正在大力推进西山乡卡才村莫上屯精准脱贫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助力莫上屯整屯搬迁。
戈贤村和勤兰村异地搬迁工作也颇有成效。
戈贤村通过异地搬迁70%的贫困群众来推动扶贫工作,勤兰村则是通过异地搬迁与发展本地的产业结合起来,帮助群众脱贫。
持续扶志,成就小康生活“去年养的小巴香猪长势蛮好,马上就可以出栏了,我还想再多养几头,就是资金有点紧张,你给问问去年贷了款的今年还能贷么?”弄林村巴马香猪养殖场的负责人请求扶贫工作人员帮忙。
随着广西国土资源厅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地开花,获得帮扶的贫困村群众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