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学习整理之第14章眼科疾病用药第14章眼科疾病用药第一节:抗眼部细菌感染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局部给予抗菌药物(滴眼剂、眼膏剂)是眼科细菌感染疾病的首选方法。
2、大多数细菌性结膜炎是自限性的,但是应用抗菌滴眼剂或眼膏剂是恰当的治疗措施。
如用药后反应很差,则表明可能是病毒性或过敏性结膜炎3、衣原体感染会导致致盲性沙眼和包涵体性结膜炎。
对于衣原体感染的治疗除了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之外,主要是抗菌药物的治疗。
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采用口服阿奇霉素进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可选用滴眼剂或眼膏剂,如10%磺胺醋酰钠、0.3%氧氟沙星及0.1%利福平滴眼剂等。
4、眼科手术后引起的细菌性眼内炎,可向眼内注入万古霉1mg/0.1ml或头孢他啶2.25mg/0.lml,2-3日后重复注射。
5、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是用于治疗眼部浅层感染的可供选择的药物。
氯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也是治疗眼表浅层感染的可供选择的药物,由于氯霉素滴眼后存在不易发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因此在临床中应当慎用。
(二)典型不良反应1、偶见眼部一过性刺激症状、局部灼热和异物感、眼险水肿、流泪、畏光、视力减低、皮疹、荨麻疹;2、罕见全身过敏反应。
使用利福平滴眼剂后可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延迟愈合以及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泪液呈橘红色或红棕色等。
3、长期使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剂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
(三)禁忌证1.对相应药物过敏者。
2.氟喹诺酮类药禁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氯霉素类药禁用于早产儿、新生儿;氨基糖苷类药禁用于8岁以下儿童。
3.抗眼部细菌感染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诱发耐药菌株或真菌感染。
4.肝功能不全、哺乳期妇女禁用夫西地酸。
5.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阻塞患者禁用利福平。
6.单纯疱疹性或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禁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剂。
二、用药监护(一)监护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多种抗眼部细菌感染制剂中常加入糖皮质激素,虽然这类制剂具有抗菌、抗炎、加速感染治愈过程的优点,但有诱发真菌或病毒感染、延缓创伤愈合、升高眼压和导致晶状体混浊等风险,尤其是不能给尚未确诊的“红眼”患者开具此类药,因为这种情况有时是由于难以诊断的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如使用此类制剂,不应当超过10日,并在使用期间定期测量眼压。
(二)监护给药的合理性抗菌药物用药的频次决定于眼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眼部发生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
三、主要药品氯霉素【适应证】用于由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敏感菌所致的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沙眼等。
红霉素【适应证】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氧氟沙星【适应证】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术后感染等外眼感染。
左氧氟沙星【适应证】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外眼感染。
利福平【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外眼感染,如沙眼、结核性眼病及某些病毒性眼病。
四环素可的松【适应证】用于沙眼、结膜炎等眼病。
第二节降低眼内压正常人眼压为1.73-3.19kPa(13-24mmHg),高于此范围则称为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因房水生成过多或流出受阻,眼压升高,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乳头的血管受到压迫,血流减少,氧和营养的供应也减少,最终导致失明。
降低眼压的药物,主要是抑制房水生成和促进房水外流。
常用治疗药有:拟M胆碱药、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类(ß受体阻断剂、受体激动剂)、前列腺素类似物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在一些高眼压症或需要手术的患者中,需要紧急降低眼压,可以应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用量可至一次500ml。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拟M胆碱药毛果芸香碱具有缩小瞳孔和降低眼压作用,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2.β受体阻断剂眼部滴用β受体阻断剂可通过阻断ß受体,减少房水的生成,口服β受体阻断剂也可以降低眼压,但此种给药途径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不宜选用。
用于青光眼的β受体阻断剂有卡替洛尔、美替洛尔、噻吗洛尔和倍他洛尔。
3.前列腺素类似物前列腺素类似物通过松弛睫状肌,增宽肌间隙,增加房水的葡萄巩膜通路外流和引流而降低眼压,降低夜间的眼压作用强,尤其是对其他降低眼压药不能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
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比马前列素。
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减少房水生成和增加房水经小梁网的外流来发挥药效。
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包括眼部剧烈刺痛、眼红。
肾上腺素用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时应格外谨慎。
代表药:地匹福林,溴莫尼定(二)典型不良反应1.拟M胆碱药常见头痛、偏头痛、结膜充血、近视、眼痒、刺痛。
2.β受体阻断剂包括眼部针刺感、烧灼感、疼痛、眼痒、红斑、眼干及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结膜炎和睑结膜炎)。
偶见引起角膜病变。
3.前列腺类似物常见虹膜颜色加深、睑缘炎、眼部刺激症状和疼痛、眼睫毛变黑增粗增长、结膜充血、暂时点状角膜上皮糜烂、眼睑水肿和红斑。
偶见皮疹、眼睑皮肤变黑。
罕见虹膜炎、葡萄膜炎。
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地匹福林滴眼后可出现轻微眼部灼烧、刺痛感,结膜滤泡增生、结膜充血、视物模糊、结膜角膜色素沉着等。
有引起散大瞳孔和无晶状体黄斑病变的可能。
(三)禁忌证1.拟M胆碱药虹膜睫状体炎和继发性青光眼患者。
2.β受体阻断剂(1)对过敏者禁用。
(2)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未控制的心力衰竭、哮喘或有气道阻塞性病史的患者禁用。
3.前列腺素类似物(1)对过敏者,急性眼部感染者禁用。
(2)对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哮喘者、眼感染充血期、角膜接触镜佩带者禁用。
也不适用于闭角型或先天性青光眼,色素沉着性青光眼。
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未经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律失常、糖尿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地匹福林。
二、用药监护(一)监护β受体阻断剂所掩盖的急性低血糖症状β受体阻断剂可能掩盖急性低血糖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原发性低血糖患者、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口服降糖药者。
β受体阻断剂会掩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体征,如心动过速。
(二)监护卡替洛尔的缩瞳副作用卡替洛尔的缺点是在滴眼后0.5-3h内,伴随缩瞳同时可产生暗黑感、远视障碍、调节痉挛,长期用药可引起近视化倾向。
若长期应用于无玻璃体或眼底有病变的患者时,偶见眼底黄斑部出现水肿、混浊,须定期测定视力。
三、主要药品毛果芸香碱【适应证】(1)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
本品可与其他缩瞳剂、β受体阻断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拟交感神经药或高渗脱水剂联合用于治疗青光眼。
(2)用于检眼镜检查后,用本品滴眼缩瞳以抵消睫状肌麻痹剂或扩瞳药的作用。
卡替洛尔【适应证】用于青光眼、高眼压症拉坦前列素【适应证】用于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以及各种眼压增高的情况。
地匹福林【适应证】(1)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压。
(2)用于对闭角型青光眼虹膜切除后的残余性青光眼。
第三节抗眼部病毒感染药可应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眼部感染;应用羟苄唑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应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进行全身治疗或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阿昔洛韦对I、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有效,本品具有良好的眼内通透性。
2、更昔洛韦对病毒DNA多聚酶的抑制作用比对宿主细胞DNA多聚酶强。
本品可进入眼内组织。
3、利巴韦林可能是抑制病毒合成酶,减少病毒核糖核酸和蛋白合成,破坏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4、羟苄唑能选择性抑制被感染细胞的微小RNA病毒聚合酶。
在组织培养中用本品(10μg/ml)能抑制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角膜炎。
(二)典型不良反应偶见眼部轻微疼痛和烧灼感等刺激症状。
更昔洛韦偶见白细胞下降。
(三)禁忌证(1)对相应药物过敏者禁用。
(2)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少于0.5×109/L)或严重血小板减少(少于25×109/L)者禁用更昔洛韦。
(3)妊娠期妇女禁用利巴韦林。
三、主要药品阿昔洛韦【适应证】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适应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利巴韦林【适应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碘苷【适应证】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及其他疱疹性眼病,疱疹性皮肤病,亦可用于疱疹性脑膜炎。
第四节眼用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是眼科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和传导阻滞麻醉等。
丁卡因和奥布卡因是广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
丙美卡因刺激小,多用于儿童。
奥布卡因或利多卡因和荧光素的混合制剂可用于眼压测量。
丁卡因可产生深度麻醉作用,适用于眼科小手术前麻醉,如角膜缝线的拆除。
利多卡因单独或与肾上腺素合用,可注入眼睑后施行小手术,进行球后或球周注射后施行眼球手术。
局麻药不能单纯作为镇痛药来解除眼部症状。
也不能交与患者自行滴用。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千周围的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二)典型不良反应(1)滴眼后有短暂烧灼感。
(2)对角膜上皮有轻度损伤,影响创伤角膜上皮再生。
(3)可发生休克、过敏样症状。
(4)大剂量使用可致心脏传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三)禁忌证对过敏者禁用。
眼球有穿通性伤口患者禁用丁卡因。
对本品成分或对安息香酸酯(除可卡因外)类局麻药有过敏史者禁用奥布卡因。
二、用药监护局麻药过敏反应较为少见,在少量用药后立即发生类似过量中毒的症状,出现荨麻疹、支气管痉挛及喉头水肿等症状。
一般认为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发生过敏反应为多。
麻醉前须询问患者及家属过敏反应史,用药时可先给予小剂量,若患者无特殊主诉和异常再给予适当剂量。
另外局麻前给以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局麻药分解加快。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第五节散瞳药1、散瞳药是眼科常用药物。
抗M胆碱类药能散大瞳孔,麻痹睫状肌。
2、作用时间短、作用相对弱的散瞳剂,如0.5%托吡卡胺滴眼剂可用于眼底检查。
1%阿托品滴眼剂可引起睫状肌麻痹,适用于青少年的屈光检查。
1%阿托品眼膏剂更适合于5岁以下儿童。
具有较长作用时间的阿托品也可用于治疗前葡萄膜炎,主要是防止瞳孔缘虹膜后粘连。
3、1%后马托品作用时间较短,可作为治疗眼前节炎症的首选药。
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具有散大瞳孔的作用,但没有睫状肌麻痹作用。
10%去氧肾上腺素滴眼剂经常与1%阿托品滴眼剂合用,以便增强散瞳作用。
但10%去氧肾上腺素滴眼剂禁用于新生儿、儿童及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只能用2.5%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