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一般由老师课件讲解、操作示范并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内容.按照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中没有开设专门的生物安全教育学时,只在理论课中提及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及生物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在相关实验课中提及无菌、消毒等一些基本概念,没有系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规范,未接受专门的操作培训,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时生物安全意识薄弱。
生物安全教学的缺失不得不说是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一大缺憾,而双语教学与教学的结合也是目前教学的一大空白。
ﻭ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和生物安全教学前学生生物安全意识评估ﻭ
Pike等人研究表明,目前已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8]。
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大多可能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中扩散,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生物安全意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应是合格的检验或研究人员所必备的素质。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医学检验学生进行正规、严格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开展生物安全教学前临床专业学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实验室废物处理等方面的生物安全意识较低,这与其他类似调查的结果一致[3,4]。
通过模拟实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摸底,发现学生穿脱防护装备不规范,操作偏离标准流程导致容易出现标本溢洒等事件,甚至出现注射器针头等锐器的
套管放置、丢弃等不规范的操作,容易发生划伤、刺伤等安全事故。
此外,部分学生对实验室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理解不够,对实验区和生活区的区分意识不够[5]。
ﻭ 3案例式双语生物安全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ﻭ
本次教学借助实验课堂的性、互动性和性,将生物安全教学和专业英语引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出.以专业基础扎实的临床专业作为实施对象,采取课件双语讲授、英语案例导入和分析、老师操作示范、指导学生操作、生物安全演练等相结合的多样化授课方式,以建立案例式双语的研讨型教学。
将医学微生物专业知识和生物安全教育、外语学习相融合,使学生不仅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培养其生物安全意识和能力,以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安全意识、英语能力的多方位的医学专业人才。
本课程希望推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完善教学体系。
3。
1双语教学资料文库的建立ﻭ
我国目前还未统一生物安全教材,未制定教学大纲.我们以李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中文教材)、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第3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TheManualofLaboratoryBios afety(双语教材)教材作为知识主体框架,以CDC/国立卫生研究院(H)出版的第五版BiosafetyinMicrobiologicalandBiomedicalLaboratories(全英文)、Reynold.Salerno和JenferMarieGaudioso的L aboratorybioriskmanagementbiosafetyandbiosecurity(全英文)为主要参考教材,结合国内外
多本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并归纳整理为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双语教学课件。
同时与已有的参考书籍和电子资源整合,建立了双语教研资料库,为今后组织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双语教材打下基础。
3.2实验室安全标语和标识双语化
ﻭ以上述实验课主要参考材料为依据,将实验室内所有物品、设备加贴英文标签,使用中英双语撰写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和实验室规章制度等。
加贴双语实验室生物安全标语和标识,例如废弃物的分类“扔对了是安全,扔错了是隐患”等,以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培养浸入式双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地接触和学习科技英语.
ﻭ3。
3教学内容的ﻭ
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中增设6个学时的生物安全教学选修,每次课3学时。
实验室生物安全授课内容涉及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防护原则,以及国内外生物安全有关策法规与管理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对生物安全问题全面、客观的认识,对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有促进作用.ﻭ
3。
4教学形式的
3.4.1双语电子课件的制作
制定双语教学电子课件,将理论与结合图片、、英语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微观内容宏观化,不断提高和创新,一个体系完整、结构简明、重点突出、内容前沿和形象化
的电子课件,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ﻭ
3.4.2教学微的制作与下载
教学微时间较短、更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力争在10min 内将知识点讲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我们从网上下载BSL-3实验室制作的教学微《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实验室消毒与灭菌》、《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检验》,并且上传自己教研室制作的感染性样品泼洒应急处理的生物安全演习微。
课上与学生对中的操作流程进行讨论,找出其中可改进之处,以及如何避免下一次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易于学生掌握正确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ﻭ 3。
4.3案例式教学
引入英文案例导入和案例分析,引导和推动学生学习如何阅读英文科技,以及如何使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第一次课开始为例,通过2003—2004年,、等地的实验室发生了严重的SARS病毒的人员感染事件;2011年,北农业大学30名学生因动物实验感染布鲁菌病;2014年,CDC发生炭疽杆菌灭活不彻底,带离BSL-3实验室的事故等重大生物安全案例导入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身处微生物实验室面临着高于普通人的感染风险,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势在必行.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重视生物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在第一次实验课结束前发布英文案例,2004年10月,梅里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向18个国家和地区的3747个实验室错误发出了195
7年至1958年间在亚洲发生的H2N2流感病毒样品,流感H 2N2病毒在1968年消失前,在全球曾造成100多万人死亡。
此后5个月中,在收到病毒毒株的数千个单位里,只有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一家发现了问题,说明其他绝大多数单位在收到后都将其当做普通考核样品进行日常的检测工作和日常保存,造成巨大的风险。
假设自己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我们在收到该样品时应该如何处理?第二次课开始时,首先对病例展开讨论,在预防、检测、研究过程中,我们如何处理未知样品、高危害的病毒毒株和感染性病人样品?由此也引入第二次课的主题: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防护原则。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思考在实验的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和能力。
ﻭ 3。
5评价体系的完善
ﻭ3.5.1考核体系的完善ﻭﻭ生物安全课程借鉴评价体系,尝试考核方式的。
引入新形式考核方法代替普通试卷考试的方式,以学生更深入的参与为考核目标,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绩包括实战演练成绩和公共卫生事件案例讨论两部分构成。
设置小组,每个小组现场进行一次实验室意外事故,模拟生物安全实战演习,并全程录像,制作成微用于下学期的生物安全教学。
其余小组成为评估组,记录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对个人防护、演练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理程序,最后填写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理记录,并撰写实验室应急演练小结。
各小组阅读英文实时公共卫生生物安全事故后进行案例讨论,对其中涉及的生物安全内容评价性报告,在答辩考核时,老师进行英文提问后的回答,以测试学生对双语生物安全教学的学习效果,调
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使用英文撰写小结和报告以及用英文回答问题,对于英文撰写和回答的同学,给予20%的加分,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
5。
2课程评价
生物安全课程结束后,进行知识调查和模拟实验。
通过调查了解强化实施生物安全教学措施前后,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是否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个人防护和标本及废弃物处理方面的操作是否有了提高。
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课程结束后进行教改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双语生物安全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基于其他学校对双语教学和生物安全教学的研究和情况,设计针对临床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增设生物安全双语教学的评价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调查学生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9-12].自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增设生物安全双语教学选修之后,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普遍,生物安全知识考核正确率从76.2%(未学习)到95%以上(经过完整课程学习).调查结果显示,82。
6%的学生喜欢生物安全的双语教学,98.3%的同学认为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意识到自身英语能力的不足。
这一调查结果证明,生物安全双语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提高了学生生物安全素养,是生物安全和双语教学的一个成功,值得实行和推广。
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开展生物安全双语教学选修在我校尚属首次。
本次利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堂的性、交流互动性和性,增设实验室生物安全双语教学,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做出,营造一个充满英语学习和
生物安全氛围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堂;通过英文案例式的导入和分析,以内容丰富活泼的双语教材和课件提高学生注意力;对学生英语交流和英语撰写的鼓励,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耳濡目染地接触专业英语,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提高了生物安全意识和应对生物安全事故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安全意识、英语能力的多方位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