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治理方案一、安全治理制度1.1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电工、电焊工、起重工、信号工、爆破工、架子工、场内车辆驾驶人员等作业人员必需依据国家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前方可上岗作业。

2.工程部使用或聘用特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前,其劳务分包治理部门应会同同级综合治理部、安全质量部审查持证以及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性状况,复印证书作为安全治理资料备案,综合治理部、安全质量部应建立特种人员动态治理台账,并保存证书复印件。

3.工程部综合治理部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对须持证人员应准时组织参与有关培训取证。

每年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展一次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由工程部综合治理部负责列入培训打算,并组织培训。

4.工程部综合治理部应加强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治理,准时报告公司特种作业操作证治理部门或通知持证人员本人,按期参与国家规定的复审,并将复审结果记入作业人员名册、归入档案,并通知同级安全质量部。

1.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安全技术交底是是施工技术交底的组成局部,在施工技术交底时进展。

安全技术交底应分三级进展,直至交底到工班和作业人员。

2.前期全标段总交底,由指挥部总工程师向指挥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工程部总工程师及工程部、机械部、安质部负责人进展交底,交底内容涉及全标段主要危急源、重大技术安全措施、施工中应留意的问题等内容。

3.单位工程、分局部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工程部总工程师对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工程、机械、安质主管人员进展交底,交底内容涉及安全施工具体措施及标准、重大危急源的应急救援措施、施工留意事项等内容。

4.单位工程、分局部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对现场技术、治理人员、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展交底,交底内容涉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留意事项、消灭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和紧急逃命措施等内容。

5.安全技术交底必需在单位工程、分局部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进展,任何工程在没有安全技术交底前都不准施工作业。

6.班组作业前安全留意事项交底,即班前安全讲话。

每天开头工作前,班组长应向作业人员强调当天作业安全留意事项。

7.各级安全部门、专〔兼〕职安全人员应监视交底安全技术执行状况,觉察未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的,应马上予以制止,责令整改。

1.3瓦斯隧道防火、防爆治理制度1.瓦斯隧道防火防爆设备、设施由工程分部部物资设备部门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标准统一选购,并建档治理。

2.检查验收制度。

隧道防火防爆设施设备安装完成后,由工程局部管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展检查验收,必需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前方可投入使用。

3.日常检查制度。

工程部、工程分部每月组织一次对防火防爆设备的定期检查,工区区长每天对防火防爆设备进展巡察检查,觉察问题准时处理。

4.洞内火源治理制度。

建立门岗检查制度,严格掌握火源进入洞内。

隧道内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均使用防爆型,其他行走机械严禁驶入;在隧道洞口外设一处进洞工作人员更衣室,配备全套进洞施工人员所需的纯棉工作衣物,在储物柜内放置全部物品交出钥匙前方可领取进洞衣物,出洞下班时先交还工作服才能领取储物柜钥匙,杜绝私自夹带物品进洞。

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隧道内车辆限速10km/h。

洞内电气设备的选用符合防爆要求,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防爆电器在进洞前由工程设备治理部门进展安全检查,合格前方可进入。

防止静电火花,洞内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树脂〕制品,其外表电阻应低于其安全限定值。

在摩擦发热的装置上安设过宠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在摩擦部件金属外表附着活性低的金属,或在合金外表涂苯乙烯醇酸,以防止摩擦火花的产生;如工作面遇坚硬夹石或硫化铁夹层时,不能强行截割,应放炮处理。

为防止产生撞击火花,装碴前必需将石碴洒水潮湿;拆卸钢模板和架子时,均使用木锤,拆卸前应使其保持良好润滑状态。

原则上不允许洞内电焊、气焊作业;特别的、不行避开的焊接,依据“隧道特别工序审批制度”执行。

各类机械设备、电器设备修理保养过程中使用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依据‘特别工序审批制度‘执行。

洞内使用的棉纱、布头、润滑油等必需存放在有盖的铁桶内,严禁乱扔乱放或抛在隧道内并准时清运出洞。

加强安全用电治理,按规定频率对各种用电设施进展检查。

隧道洞口、通风机四周 20 米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隧道洞口四周设置避雷系统。

5、特别工序治理制度。

瓦斯隧道内动火应严格执行“隧道特别工序审批制度”。

首先由工班长依据施工打算提前一天提出动火打算,报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架子队长审批前方可施行,由工区区长监视打算实施,实施过程中必需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展。

在焊接、切割等工作地点前后各 20m 范围内,必需有瓦斯检测人员现场检测,瓦斯浓度必需小于 0.3%。

并不得有可燃物,两端各设一个供水阀门和灭火器,并在作业完成前由专人检查,对焊接部位进展降温,确认无残火前方可完毕作业。

施工时,瓦检员必需全过程监测瓦斯浓度,同时作业地点承受局部通风措施,保证该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标。

动火施工现场无专职瓦检员监控不得实施作业。

1.4隧道通风治理制度1、设立隧道通风班组,在架子队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承受工程部安质部、物设部的指导,具体负责依据经批准的通风方案进展通风系统的安装、使用、修理、维护工作。

2、风机操作人员必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前方能上岗作业,必需严格遵守风机的操作规程,生疏通风系统性能。

3、隧道通风系统必需经过验收合格前方可投入正常运行,运行期间应加强巡察及维护工作,保证通风系统各项性能、技术指标到达设计要求。

4、保证隧道 24 小时连续不连续通风,风量、风压必需满足设计要求,不得随便停风。

风机设置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

确保正在使用的通风机消灭故障后能在 15 分钟内启动备用通风机,保证隧道通风和正常作业不受影响。

对易形成瓦斯聚积的部位必需实行局部通风。

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1%时,并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四周 20 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超过 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5、通风系统的定期检查制度。

工程部组织每周对通风系统进展检查,工区区长每天对通风系统必需作例行检查,通风工必需做好日常巡查。

通风系统运行正常后,每10天进展一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点依据需要随时测风,做好记录。

每 7 天在风管进出口测量一次风速、风压,并计算漏风率,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应大于2%,对风筒的漏风状况必需准时修补。

6、建立通风系统运行治理档案。

档案包括各种检查记录、调试记录、测量记录、维护记录、运行记录等。

值班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通风系统运行状况进展记录,工区区长每天、架子队负责人每周分别对运行记录予以审核、签认。

7、交接班制度。

必需由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对上一班存在的问题、隐患、需留意事项、仪器设备状态等必需交接清楚,交接班记录由架子队长每天定时予以审核签字。

8、实行停风报批制度。

因通风系统检修及其他缘由需要主要通风机停顿运转,必需提前提出申请,逐级上报,依据停风时间长短由相关负责人审批前方可实施。

停风时间在 30 分钟以内的,由当班人员报分部主管副经理审核后,监理组专业工程师同意,总监批准后实施;停风前必需确保洞内全部人员已经撤离,并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后,必需检测瓦斯浓度,经当班瓦检员检测,瓦斯浓度在规定限值以内时,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9、信息沟通制度。

瓦检班组、通风班组、施工作业班组应准时沟通相关信息,确保生产安全、有序进展。

1.5瓦斯隧道进洞治理制度1、进入隧道必需承受门岗的安全检查,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及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入内。

经批准的动火作业,必需有专职瓦检员随行方可将相应材料、设备带入隧道。

2、进洞施工作业人员实行挂牌制度,全部进洞施工人员分工序挂牌上岗、下班摘牌离岗。

上级领导及其它相关人员进洞检查实行登记制度,门岗建立登记台帐,并应注明进出洞时间。

严禁与隧道施工无关人员进入隧道。

3、洞口设置更衣室。

任何人进洞前必需将随身携带的手机、香烟、打火机等火种和电子设备、物品等保存到专用衣柜,严禁穿着化纤类衣服进入隧道。

4、门岗对进入隧道的人员有告知义务,任何拒绝履行防火、防爆检查的人员可以拒绝其进入隧道。

5、进入隧道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必需满足防爆要求,否则制止进入隧道。

经过防爆改装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由物设部门负责发给专用进洞许可证,并将进洞许可证挂在醒目位置,凭证进入隧道作业。

进入隧道的施工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实行出、入登记制度,上述机械设备进入洞内,门岗必需对车辆驾驶室进展检查,防止将火种带入洞内。

车辆驾驶员及其他操作人员必需履行进洞登记手续。

车辆驾驶员进洞必需戴安全帽,其他施工人员如需搭车进洞必需先承受门岗检查登记。

6、进入隧道的物资〔炸药、雷管等〕必需有物设部门出具的材料清单,由物设部人员伴同,门岗核查后,办理登记手续方可运入洞内。

7、未通风及瓦斯浓度超标状况下,瓦检员进入隧道必需携带自救器及其他安全防护设备,且必需经架子队负责人批准,其他人员严禁入内。

1.6瓦斯隧道钻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爆破器材使用人工手风钻钻眼,并承受湿式打眼;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

严禁使用秒或半秒级电雷管,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终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大于 130ms。

2、爆破设计人工风钻钻眼,Ⅱ类围岩承受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台阶长度 3~5m;Ⅲ、Ⅳ类围岩承受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台阶长度不超过 8m。

爆破电闸安装在颖风流中,与掌子面保持 200m 距离。

洞内爆破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都必需检查爆破地点四周的瓦斯,且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需检查,当瓦斯浓度超过 1%,不准爆破〕、“三人连锁放炮制”〔爆破前,放炮员将戒备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戒备,并检查顶板与支架状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爆破口哨进展爆破,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瓦斯工区装药与爆破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1〕.爆破地点 20m 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需小于 0.5%。

2〕.爆破地点 20m 范围内,矿车,碎石,煤碴等物体堵塞开挖断面不得大于 1/3。

3〕.通风应风量足,风向稳,局扇无循环风。

4〕.炮眼内煤,岩粉应去除干净。

5〕.炮眼封泥缺乏或不严不得进展爆破。

6〕.放炮必需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都必需检查爆破地点四周的瓦斯,且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需检查,当瓦斯浓度超过 1%,不准爆破〕7〕.放炮必需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三人连锁放炮制”〔爆破前,放炮员将戒备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戒备,并检查顶板与支架状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爆破口哨进展爆破,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