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易错字词原因分析及对
策
摘要:随着我国小学教育改革中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错别字改
正的方法更趋向科学化。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易错字的一些案例表明,小
学生由于自身发展不够完整的认知系统的限制很容易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字的笔
画较多的汉字产生错误。
小学生的识字内容是语文课堂为以后的写作和阅读学
习的重要基础内容,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在错别字方面的特点具
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会出现的一系列错
别字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易错字词;原因分析;对策
引言
易错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类常见现象,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类问题时,通常采用反复多次抄写订正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
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方式,但由于单一枯燥,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正确认识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进行具体化
分析,结合汉字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情,选择更具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词,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提高。
1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减少形近字错误
1.1寻找易写错字症结,具体针对性地解决
在一年级语文课教学中,教师检验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检查:由教师
读出字的读音学生书写到由五位同学默写到黑板上,其余学生默写到田字格内;教师出题中题目的设置包括看拼音写汉字、看汉字写拼音两种方法。
根据
两种检验方法的共同检验结果得出学生在一些形近字的错误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左右,容易发生错误的字大多是“太—大—天”、“目—日”“左—在”“凤—风” “人—入”“请—情”。
这些错误的产生一般都是学生在字形方面的认
识不清造成的错误书写,小学生在没有对这些字深切思维认识的情况下很容易
就出现串写。
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学习中将这些易写错字挑选
出来具体学习,将相对应的“错字”一一对比罗列强化学生正确概念,将形
近字对比学习的方法使用后发现,学生对形近字的把握能力大大提高,错误逐
渐减少。
因此,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通过作业本、日常检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容
易混淆的字词,再进行统一对比学习。
1.2抓住学生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生词的时候一开始是比较有兴趣的,有些学生会主动询
问教师:“老师,为什么目和日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像?”教师就此问题可
以以有趣的方式回答学生:“小朋友问题很好,同学们说眼睛是不是有两只?所以目字里面有两横,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横。
对不对?”通过形
象的讲述学生会形成的思维定式,教师对此题目的再次检验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的学生写对字;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仍然处于较不完整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
讲故事和画画的形式向学生具体展示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易写错字在形近字
中产生错误的诱因可以让学生在“学中有玩,玩中有学”中让学生加深错误与
正确的区别,从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习兴趣。
2基于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2.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考虑到教学进度,在识字教学阶段,往
往是将错别字词整理出来,让学生反复记忆。
为克服这种单一机械的方式,提
高识字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基于学习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更为充
裕的时间,从字体、字义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选择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所
学字词的识记。
比如在讲解“蜜”和“密” 这两个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时,教师
要留出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区分这两个字。
首先,让学生组词,可以选择“蜂蜜”和“密集”这两个词,让学生区分并比较这两个同音字的意思,从而正确区分
这两个字。
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资料,播放大山紧密相连的图片、
小蜜蜂采蜜的视频等,使学生在脑海中联想到“密”“蜜”这两个字,从而帮
助学生较好地区分与这两个字相关的词。
2.2基于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且喜欢玩游戏,对各类事物的探究欲望也较强烈。
基于此,可将游戏、故事和识字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区分易
错字词。
比如教学“统一”和“同一”等相近字词时,可将其制作成卡片,先
给学生讲解这些不同字词的具体意思,让学生从中选出对应卡片。
对于表现优
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到游戏中。
还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
些相近字词的字音以及字形等,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3小学语文教学中易错字词分辨策略
3.1比较法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
[2]辨析
比较,区分异同,对于相似字词也能形成精确的分化抑制,帮助学生把字词书
写正确。
通过组词,组多个词语让学生在组词过程进行视觉强化生字,同时也
是掌握概念的过程。
因为词义在生活实践中有的常用,有的例举几个句子就能
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即使字形再相似或音相同,通过比较组词,在理解词
义的基础上记忆生字也要比书写记忆的效果好。
干扰理论指出,对于相互干扰
的相似字词使学生的记忆痕迹相互重叠、掩盖,甚至出现变形的错字。
采用
“家族”归类区分混淆字也是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把某个字换偏旁,互相比
较来增加记忆,如“钱”字,去掉金字旁,加上三点水,变成“浅”,加上皿
字底,变成“盏”,并对每个形近字进行扩词比赛,比比哪个学生掌握得更好,一道题能使学生复习巩固很多生字,更能让学生区分形近字各自的形态和用法,再也不会因为“盏”字写成少一横或少一点而担忧,因为“盏”字归类到
“钱”、“浅”家族中,也给与之混淆的另一家族“浇”、“烧”、“绕”、“晓”等组组词,就不会将这些字写成两横或右上加点(个别学生除外)的错字了,因为以上是各自的两个“家族”。
另一种是音同或音近字,需要孩子们精确地明白字词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运用。
比如“在”和“再”、“做”和“作”、“坐”和“座”、“哪”和“那”等字,采用“一字开花”的组词比赛,比比谁开的花最多、最好看,并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在词语情境中明白该字的用意。
3.2游戏巩固
每一个孩子都爱玩,每一个孩子都要快乐。
如果有游戏陪伴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我们的生活该多么快乐呀!“丢手绢”是老少皆知,小孩特爱玩的游戏。
其中的一项游戏规则是“被放手绢的人要是不知道被放了手绢,而被丢手绢的人捉到的话,他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在学生普遍性要写错一个字时,不妨用用丢手绢的规则,即提醒强调后要求学生不能出现错字,如果出错的话,该同学需表演一个节目。
这个游戏一宣布,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把字形记得尤为深刻,结果一个班同学没有出现错字或出现一个两个。
当然那出错的学生表演了节目,活跃了气氛,给自己一个警告,以后会更专心地学习。
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的书写也整洁美观多了,这样良好的作业质量为扫平错别字铺平了道路。
结语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以其为教学的前提,针对学生在识字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汉字,循序渐进地降低差错率,有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樊娟娟.关于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297.
[2] 郭文婷.关于疫情期间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1444.
[3] 张辉.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教学策略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