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1.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
| 学时安排 |
科学常识。
| 天气、季节、动物与植物等 | 3 学时。
|
科学实验。
| 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 4 学时。
|
物体的属性。
| 颜色、形状、大小等。
| 2 学时。
|
物质的变化。
| 溶解、蒸发、燃烧等。
| 3 学时。
|
日常物品的科学原理 | 电池、灯泡、磁铁等。
| 3 学时。
|
科学探究活动 | 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性等 | 5 学时。
|
教学说明:
每个课程模块按计划的学时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科学实验模块的学时较多,因为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科学探究活动模块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来探究问题,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3.教学进度表
课程。
| 内容。
| 上课日期。
|
第一课。
| 天气与季节。
| 9月1日。
|
第二课。
| 动物与植物。
| 9月8日。
|
第三课。
| 做实验的方法。
| 9月15日。
|
第四课。
| 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 9月22日。
|
第五课。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9月29日。
|
第六课。
| 电池和灯泡。
| 10月6日。
|
第七课。
| 磁铁和磁力。
| 10月13日。
|
第八课。
| 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活性 | 10月20日。
|
第九课。
| 科学探究活动。
| 10月27日。
|
第十课。
| 复与总结。
| 11月3日。
|
教学说明:
教学进度表根据每周一节科学课的安排进行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每节课的内容要结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
每节课后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讨论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