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对比16G101图集取消了非抗震设计标准16G101-1与11G101-1主要修改页面与不同2016年9月1日起实施16G101-1 11G101-1P5、总说明3.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的主要设计依据:增加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P5、无GB 18306-2015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总则P7、16G101-1中、1.0.9条未有该内容;1、0、9条中8款: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
总则P7、11G101-1中1.0.9条3款中的“当抗震设计时,也应注明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的标准构造详图。
”对应的8款未具体注明。
2.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P8、2.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增加了2.1.4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1、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
2、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在层高表嵌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
3、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在层高表地下室顶板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此时首层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连接位置均按嵌固部位要求设置。
P8、无具体要求双虚线——地下室顶板(考虑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双细线——嵌固部位2.2列表注写方式P8、2.2.2中1款,柱编号,表2.2.2中原“框支柱KZZ”改写为“转换柱ZHZ”其他编号不变。
(以下各条均同该条)右栏第二行:“框支柱”更正为“转换柱”。
P8为KZZP9、2.2.2条3款中,强调了“芯柱中心应与柱中心重合”P9未明确强调P9、2.2.2条4款中,明确用了“对于采用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的要求。
P9未明确P11、2.2.4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左侧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注4,(主要明确了用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时,存在嵌固作用时,首层也按嵌固部位要求加密和确定终为连接墙。
)柱表右下角备注“○3x○B轴”更正为“○5x○C轴”P11、只注明嵌固部位在-0.0302.3截面注写方式P12、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平法施工图示例:左侧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嵌固层与首层同上列表法。
P12同上P65 注:P61 注:P65 P61P65底层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P61 只有P67 节点图①中左上注写第二行:但不少于3根直径不少于10的角部附加钢筋更正为:且不少于3根直径不少于10的角部附加钢筋P69 新增:K2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11G101-1无该内容图○2中标注“15d”更正为“12d”。
P1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2.2-1构造边缘构件中的构造边缘翼墙和构造边缘转角墙,增加了括号内的数值,该数值用于高层建筑。
11G101-1无该内容P15表3.2.2-2 墙梁编号增加了连梁LLK,(跨高比不少于5)11G101-1无该内容P17 11G101-1无该内容具体纵向钢筋、箍筋加密区构造见图集P8011G图集剪力墙结构中有时出现KL梁,KL梁钢筋锚固处理,侧面钢筋处理无图集依据。
16G图集有了处理方法,即“LLK”。
◇纵筋搭接同“LK”。
◇非通长纵筋伸入支座长度同KL,箍筋加密区同KL。
◇纵筋在支座内锚固同LL。
◇纵筋在顶层支座内做法同LL。
◇侧面钢筋做法同LL。
P15设计施工时应注意:有Ⅰ、Ⅱ、Ⅲ、Ⅳ条,比11G101-1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①3.2.3条中3后部分内容大意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中需注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内布置的拉筋或箍筋直径,与阴影区箍筋直径相同时,可不注。
”②强调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拉筋是沿剪力墙竖向分部钢筋逐根设置。
③增加的“Ⅳ”条“当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边缘构件不设置外圈封闭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
施工时,墙身水平分布钢筋应注意采用相应的构造做法。
”P15设计施工时需注意没有Ⅰ、Ⅱ两条。
P83 P78P19 3.4.2 (4)中5)P83P19 3.4.2 (4)中5)P783.5 地下室外墙未有括号内内容,但16G和11G图例一样。
P20~P21 设计中应注意第Ⅱ条P7711G无括号及括号内容,余均同P82P21 未有该条款P74◇强调注意P74注:上图注写:“竖向施工缝”更正为“水平施工缝”。
P7116G取消右图(一)做法P68P71 P68P71 P68P71 11G未有该做法L形柱一边有详细做法P71 P68图例和左侧相同不等于另无左图转角两侧标注的墙体配筋量AS1与AS2无P71 P68图例和左图相同无墙体配筋量标示无AS1=AS2P68P71注中16G较11G增加了“水平分布筋宜均匀放置,竖向分布钢筋在保持相同配筋率条件下外排筋直径宜大于内排筋直径。
”P69 16G和11G均有弯折图例P72新增翼墙(三)图未有左图11G左侧红色标处内容没有,应注意其中的“应”字。
P73 注,较11G明确了P70 11G未有P73 新增图例11G未有P73(取消其他做法)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适用于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和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P73同左P74 P70上图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图1括号内注写:上部钢筋与剪力外侧竖向钢筋更正为:上部钢筋与剪力墙外侧竖向钢筋(无括号说明)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P74 新增内容11G未见该图P74 P7311G无左图红线圈出的要求无括号内内容P76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当墙水平分布钢筋与约束边缘构件箍筋位置(标高)不同时,增加了非阴影区封闭箍筋的做法。
新增内容:约束边缘翼墙(一)见图集P76、P77 P72无非阴影区箍筋做法未有P76见P71约束边缘翼墙(一)具体配筋构造做法略未有该图P77新增内容:构造边缘转角墙(二)(括号内数字用于高层建筑)见P77未有P76 增加了非阴影区封闭箍筋的做法,无论哪种作法,均需设计给出配筋。
见下图P76P77 构造边缘构件外箍也可以用水平钢筋代替的11G只有约束边缘有此作法P78 新增内容:连梁(二)、连梁(三)注4第一行:连梁连梁、暗梁及边框梁更正为:连梁、暗梁及边框梁P74 11G未有,只有P79 P75P27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3.2表:梁编号增加了梁类型“楼层框架扁梁,代号KBL;托柱转换梁,代号TZL”表下注较11G增加了两项内容,分别为P26 11G101-1中无此“二梁”类型,代码。
P27 梁竖向加腋梁时,用Yc1xc2表示P26 梁竖向加腋梁时,用GYc1xc2表示P31~P32 增加了框架扁梁说明 4.2.5,4.2.6及设计施工时应注意的内容,具体如下:11G101-1无此内容11G101-1无此内容P32汇总强调:◆节点核心区代号为KBH。
◆柱内核心区箍筋设置同框架柱。
◆柱内核心区设置竖向拉筋(注明级别与直径)◆每个交叉点均需设置拉筋。
◆节点核心区附加纵筋(以大写字母F打头,注明X、Y方向,层数、每层钢筋的根数、钢筋级别、直径及未穿过柱截面的根数,并于宽扁梁边缘满足Lae长度。
)◆端支座核心区需注写附加U形箍筋的钢筋级别、直径及根数。
U形箍筋伸入柱内长度满足Lae 要求。
◆框架扁梁箍筋加密区从梁边50开始设置,重加密区长度从50开始计标,取b+hb(梁宽+梁高),Lae两处取大值,并应满足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的要求。
具体见图集P93、P94、P95。
P84 新增内容:注7 11G101-1未注明该内容P7916G无P80~P8216G无P79、P80均有此内容,16G无P87W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P84题目同节点⑤同左图⑤,此略无P87W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P84W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P89◆增加了非框架梁下部钢筋光圆15d(带肋12d)时,不能直锚时的管理,135度弯钩,平直为5d。
◆增加了非框架梁侧面设置抗扭钢筋的管理,即有抗扭钢筋的非框架梁,抗扭钢筋与下部钢筋穿法与下部钢筋相同。
见下图11G101-1 无此明确内容无无P91 16G101-1图集取消了右图节点做法P88P40 5、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设计与施工应注意:对于梁板式转换层楼板,板下部纵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
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内长度不应小于laE 。
P37 11G101-1未此内容P43 P40 11G101-1未此内容P47 6、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P44 11G101-1未明确此内容P54 7、楼板相关构造制图规则P51 11G101-1未有该图示P54 P51无例P55 11G101-1未有无无P92强调提示:监理过程中应注意执行。
P89 P94无无无无无上图“未穿过柱截面的扁梁纵向钢筋锚固做法”中第二个图,取消椭圆圈出处尺寸标注线。
P96 注4、5 P90 注5无左边注5内容P97 新增加内容详见图集P97框支梁KZL上部墙体开洞部位加强做法托柱转换梁TZL托柱位置箍筋加密构造11G101-1无此内容P98 井字梁JZL、JZLg配筋构造注10图中“设计按铰接时”用于代号为JZL的井字梁,“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用于代号为JZLg的井字梁。
P91 井字梁JZL配筋构造11G101-1无JZLg代码16G更明确了P99注9.梁板式转换层的板中labE、laE按抗震等级四级取值,设计也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另行指定。
无此内容P99 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P92 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无左侧内容P100 P92 同P41,11G101-1题目11G101-1无左侧此图1无用于转P100 16G101-1对右(c)、(d)两图取消,新增加了以下(a)、(b)、(c)三图以上三图图集题目为(2)板在端部支座为剪力墙墙顶P92 以上P99~P100,注中强调:构造(二)中含(1)(a)(b)(c)四图P102 单(双)向板配筋示意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注2.抗裂构造钢筋、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L1。
P94 题目同左注 2.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150,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L1。
P103 悬挑板XB钢筋构造无支承板端部封边构造折板配筋构造P95 题目同左题目同左无注内容P106 新增加了“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二)详见图集P106“图(1)跨中板带与剪力墙中间层连接和图(2)无无无无更正为:“≥12d且至少到墙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