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导入:同学咱们今天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通过对教材上篇的学习,
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首先是器物阶段,当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当时的先进分子试图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后来失败了;随后进入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时,认为改变中国的关键是提高国民性,也就是进入了文化阶段的探索,这才有了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第一节的标题。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是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五四运动是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尽管标题上是用并列关系,但实际上五四运动是属于新文化一部分的,但是呢,五四运动太重大了太具标志性了,所以咱们要单独剖析一下。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兴起标志:P95倒数第二段勾一下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是主要撰稿人。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还聘请很多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
性质: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是建立在对中国资本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上,希望人们接受资产阶级文化这个角度出发的,所以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P96两大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两大阵地、两大旗帜)—选择题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这样描述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

(小故事)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选择题)
民主和科学的含义
民主和科学的目的: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
延伸: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对青年提出了六条希望与要求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所抨击的对象是封建主义时期的文化。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学。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就直接指向了孔学。

当时新文化运动最响亮的一个口号就是“打倒孔家店”。

为什么呀?(阅读P96)那是因为孔学提倡的主要思想与“建设西洋式之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虽然当时的口号比较极端,但也是因为当时封建思想根植于人心,必须要有冲击力的口号,才能引起人们的反思,批判孔学仅仅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批判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所以说并不是绝对否定孔学,其实在整个运动中,更多的只是反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学生阅读)P97
第一,它使人们禁锢已久的头脑的大门给打开了,放进来许多外来的新思想新文化,当时的新文化新思想有很多,包括马克思主义;
第二,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局限性
第一、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
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认为通过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就可以改造国民性,是中国成为民主共和国,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文化与制度同步进行)
第三,什么叫形式主义看问题?与之相对的是辩证的看问题。

也就是说,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与西方绝对对立起来。

然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

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
第一、
第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争夺资源,争夺地盘,也就要打仗。

(梁启超,美国记者)
第三、(PPT老师打学生)
这就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李大钊意识到(PPT)
对西方的怀疑只是说明了转向的必然性,为什么转向东方、转向马克思主义?
就是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社会主义的呢?(学生阅读后提问P99)(简答题)
第一,我们知道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当时的俄国跟中国情况很像,也是深受封建主义压迫,经济文化落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指引自己的解放之路,使彷徨的先进分子看到了一丝曙光,可
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俄国当时主动提出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在中国方面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感动激动啊
第三,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也就是群众运动)
起初很多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还认识不清,当时有很多流派,比如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吉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村主义等等。

起初,无政府主义占优势,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于是,在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支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P100勾最下面)勾书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的,
是李大钊(选择题)。

李大钊先后发表的四篇文章,P101勾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表明了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选择题)。

导入:作为新文化运动分界点的五四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爆发的条件P101
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
2、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选择题)P102第二段勾
延伸:巴黎和会是干什么的?他是来解决一战后利益的分配,分赃会议,就是战胜国把战败国叫来商定怎么赔的问题,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中国代表提出废除
那些战败国在华制定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就不指望赔款割地,只需要把以前侵占我们的东西还给我们,就这么一点点要求,就遭到拒绝,战胜国说这跟你以前签订的没关系,后来中国就提出与有关系的,
就是当时的青岛,是德国人占领的,现在德国是战败国,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归还中国,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是这个要求也被拒绝了,原因是当时日本也是战胜国,日本要要,当时日本是亚洲第一强国,美英也需要拉拢日本维护他们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本就直接要挟了巴黎和会,如果不答应的话我马上退出,美英就做出让步,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无偿的转移给日本,那么中国打了一场世界大战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北洋政府就在准备签字时,消息被提前泄露了,所以才有了五四运动,才有了口号“还我青岛”“废除21条”。

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拒绝签字
3、两个阶段:
⑴、学生游行示威(北京)
⑵、工人阶级参战(上海)
4、结果 P102
经过学生和工人阶级的奋力斗争,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导入: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辛亥革命不具有
的历史特点
(二)历史特点(简答题)P102勾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的彻底性。

(与辛亥革命作比较)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辛亥革命的弱点之一就是没有广泛的发动群众,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运动)第三,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里就体现了工人阶级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登上了历史舞台,展示出了伟大的力量,两年后就为1921年建党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