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答案【篇一:植物生物学试卷及答案13】xt>(适用班级)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10分)1.胞间连丝:2.植物组织:3.叶脉:4.细胞器:5.雄蕊群二、填空(0.5 * 20 = 10 分)1.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分裂方向有横向分裂、()向分裂和()向分裂。
3. 植物根的主要功能有()和()。
4. 叶的解剖结构分为叶()、叶()和()三部。
分。
5. 植物根尖分为根冠()()()四个区。
6.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分枝()分枝()分枝。
7.植物激素有()()()()和乙烯五大类。
8.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内皮层细胞上凯氏带是在内皮层细胞的2个横壁和2个()壁上形成的。
1.在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中导管功能是输导无机物质。
2. 植物侧根起源与中柱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3.在树木的年轮中先形成的木质部为早材,后形的木质部为晚材。
4.禾本科植物的气孔是有一对肾形保卫细胞组成。
5.叶绿体是非膜构成的细胞器。
四、单项选择(1*10=10分)1.根中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 )。
a、内始式b、外始式c、内起源d、外起源2.在双子植物的叶肉中,栅栏组织分布在靠近()一侧。
a、上表皮b、下表皮c、上表皮和下表皮3.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形成层来源于()。
a、束内b、束间c、束内和束间4.在茎的次生结构中靠()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a、气孔b、皮孔c、细胞间隙5. 裸子植物种子的胚乳是()。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五、填图(0.5*10=5分)六、简答题(4*5=20分)1. 植物根是如何进行次生生长的(增粗)(4分)2.什么是物种?(3分)3.为什么说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4分)4.为什么要学习植物生物学?(3分)5.试述用大蒜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过程,指出关键环节。
(6分)七、问答题(20分)1. 写出30种自己熟悉的经济植物,指出它所属的门、纲或科。
(其中:孢子植物5种,每门1种;裸子植物5种,每纲1种;双子叶植物15,每个科2种;单子叶植物5种,每科1种2.什么是双受精,试述的双受精过程及结果。
(10分)八、列表比较比下列各题(20分)1.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生活史的异同点(9分)2.比较次生射线(维管射线)与髓射线(初生射线)的区别(7分) 3.比较c3植物与c4植物的区别(4分)【篇二:植物生物学试题库答案】t>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
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
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
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
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
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
二、判断与改错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29.+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 7.将“蛋白质”改为“水”。
8.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向”。
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将“g1”改为“s”。
16.将“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Ⅰ”。
19.删去“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0.将“微丝”改为“微管”。
21.将“表皮”改为“周皮”。
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23.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
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造油体,造粉体 7.初生壁、胞间层8.具中央大液泡 9.纺锤丝 10.前期Ⅰ的偶线、粗线 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14.表皮、周皮 15.简单、复合 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18.运输水分、支持 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 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壁机械,机械 21.1665,虎克22.旋转、回旋23.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24.蛋白质、核酸 25.木化、栓化、角化、矿化 26.石细胞团 27.肾形、哑铃形 28.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四、选择填空1.c 2.a 3.c、e、f、i、j,a、b、k,d、g、h、l 4.a 5.b6.c 7.a 8.b 9.c 10.a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d 20.d 21.b 22.b 23.b 24.d25.a 26.a 27.a 28.d 29.a 30.b 31.b 32.a 33.b 34.c 35.b 36.a 37.a五、问答题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
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
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
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
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
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
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
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
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
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第三章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第一节根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一、名词解释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