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听力的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的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的教学反思英语听力的教学反思英语听力的教学反思一、传统听力教学遇到的问题传统的听力教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听力设备的落后或陈旧。

在落后的城市和山区,教师上课依靠的设备只有录音机,如果设备陈旧的话,放音时还会出现机械故障,从而影响学生的听力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进度。

在相对发达的城市,虽然教师可以在语音室上课,但并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力环境。

学生的眼睛要么面对冰冷的机器,要么看着乏味的问题,耳朵听到是枯燥的语言材料。

在这样一种单一的听力环境之下,学生的眼睛容易疲惫,耳朵也容易走神,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到所听的材料。

有的学生甚至由于紧张而没有抓住任何有效信息。

总得来说,在做听,说,读,写,译几方面的能力测试时,学生在听力中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紧张,这种紧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包括心理自发的担忧,陌生的语音,过快的语速,较长的篇幅,模糊的文化背景知识,少量的生词和较少听力练习。

主观因素的紧张已经让学生本身陷入困境,再加上只有耳朵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单一的客观环境下,紧张和乏味明显影响了学生正常听力水平的发挥。

有的学生即使很专注和放松,听的效果也差强人意。

其次,传统的听力教学时间有限。

大外的学生,一周只有一次听力课,只有轮到听力课的时间,学生才能感受地道的美音或英音。

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学生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养成依靠老师的习惯,课后几乎不做听力练习。

而在传统的读写课上,不管是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词汇的列举,内容的讲解,老师都是单一的依靠板书在传递知识,无法在读写课中有效地融入听的训练。

我们知道听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才能让听变得清请楚楚,轻轻松松。

固定的听力上课时间加上学生课后不听的事实让学生多年的听力学习收效甚微。

最后,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对能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听力和口语不重视。

教学目标对听说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听说的忽视,教师忙于语言知识的传播,学生忙于知识的被动接受以应付繁多的考试,最终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消息交流。

二、多媒体环境下听力教学的方法(一)选择优美的英文歌曲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换和融合让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流入中国,作为一个英语教育普及的大国,英文歌曲很快在学生中流传开来。

如果能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英文歌曲,既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又收获到了语言学习的成就感。

多媒体技术为这种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

在网络,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听英文歌曲来提高听力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

优美的声音,美妙的旋律,生动的画面,清晰的歌词吸引着学生的整个注意力,在这样轻松,愉快,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逐渐增加,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类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

有了明确的任务后,学生不在机械地跟着教师的指令做各种活动。

他们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不断努力来实现制定的任务。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任务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听力。

第一,听的过程中,填写所缺信息。

此练习类似四级考试听力的section C部分。

可让学生听三遍。

第一遍完整听歌,对歌曲产生整体的印象。

第二遍边听边写出所缺单词或短语。

第三遍边听边检查所写信息。

比如在听Michael Jackson 的Childhood时,可将歌曲改成一个类似完型填空的练习。

以第一段为例:Have you seen my________?I#39;m_________the world that I come from.Cause I have been________around,In the lost and found my heart,No one__________me,They view it as such strange_________.#39;cause I keep kidding around,Like a child, but___________me.这样的训练,难免会有难词出现,学生要学会跳过这些难词,保持正常的心态,继续接下来的填词。

张云梅: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第二,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理解歌曲大意。

考察学生在听到大量消息后的综合判断力。

这种练习要求教师先设计好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要根据记下的单词或短语,做出判断。

此练习类似四级听力考试中的Section B部分,学生听完一遍后,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

以Childhood为例,设计问题如下:(1)The song is mainly about_________.A. parentsB. marriageC lifeD. study(2)Childhood of the singer is_______.A. interestingB. excitingC. depressingD. surprising(3)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song?A. No one understands me.B. Have you seen my Childhood?C. but pardon meD. sailing around the world.对于多个问题的出现,学生不要只盯着第一道题,而是很快地扫一遍所有的题目,带着问题来听,作题的效率会更高。

第三,听的过程中,适当停顿,让学生重复有一定难度的句子。

听力练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精神,不要一遇到生词或难句就放弃,否则听力将原地踏步,不会前进。

老师要找出一些有挑战性的歌词,学生根据所听的歌词,所看的画面,歌手的表情,姿势,甚至嘴形来预测听到的歌词。

以Childhood 为例,可选择几句有难度的句子。

(1) They view it as such strange eccentricities.(2) It#39;s been my fate to compensate.(3) Like pirates in adventurous dreams, of conquest and kings on the throne.较难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的听,并做一定的提示,如果还是听不懂,可以让学生先看歌词,在来听,直到听懂为止。

(二)选用原版的英文影视材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忙于语言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交流,即听不懂,也讲不出。

众所周知,任何的语言活动起源于听,几个月大的婴儿,尽管不会说话,其实一直在听周围的各种声音。

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时,听比说还重要,听是说的前提。

传统的听力教学中,由于听力材料的单一,学生很难一直专心地听。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听力材料的来源不再单一。

在众多的来源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发现并挑选合适的材料,原版的英文影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通过声音,图象,文字的结合,再现了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部优秀的英文电影通过健康的内容,地道的英语,有趣的`情节牢牢地吸引学生。

在这样真实的语境中,学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专注,他们会尽力想要听懂电影的语言。

基于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听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和英文歌曲的教学一样,如果老师没有设定任务,学生很容易过目而忘。

因此,在观看英文影视材料时,教师一定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承担起组织者,安排者,计划者的角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使用原版的影视材料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选择优秀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就是理想的首选教材。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

第一,观看影视材料前,教师必须安排学生做相关的预习活动。

影视材料不同于其它的听力材料。

首先,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语言较接近生活,常见习语,俚语,不完整的句子,停顿和重复。

其次,为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变化的需要,人物的对话有时语速较快。

最后,电影是反映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很难理解电影表现的主题和反映的社会问题。

基于影视材料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安排学生预习。

就视听说教材来说,预习内容包括剧情介绍,场景介绍,词语列表和文化背景。

学生的预习活动对于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材料的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

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在观看中处于主动,积极,自信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二,教师在学生观看影视材料中所起的作用。

在影视材料的观看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

影视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材料,不再是单词和词组的单纯理解,对听的要求较高。

因此,学生需要重复观看,才能逐渐地完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设计,指引学生有效地观看。

学生在第一遍观看时,可连续观看,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几道简单而概括的问题,如电影的中心思想,涉及到的人物,发生的时间,情节的概括等等。

刚开始时,设计的任务简单一点,容易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此阶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基于学生的预习和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教师在第一阶段设置的任务。

相对简单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的观看兴趣越来越浓厚,观看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遍的观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参与者。

教师可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细节方面的问题。

教师需要停顿或重复播放,并且讲解听到的生词,长句,俚语,俗语和难句。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基本完成教师在此阶段设计的问题。

两遍的观看后,可以让学生第三遍观看。

此阶段,学生又成为教学的主体,理解之后的观看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一种满足感。

(三)利用读写教学课件教师需要把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在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的培养中,各高等学校要特别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事实上,学生最怕的就是听力,经常抱怨听力很难提高,有的材料就算听很多遍,也无法听懂。

其实,听力是可以提高的,实践证明最重要的提高听力的方法就是坚持。

在传统的教学中,听力只局限于听力课。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听力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任何一节英语课,学生都有机会练习听力。

每次课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听的训练。

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加上教师的指引,学生的听力水平会逐渐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