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人的法治
古罗马人的法治
一、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 开始: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王政”),罗马城邦实行共和制
度,开始了近五百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2、罗马帝国 1)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
马历史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屋大维实行的统治形式被称 作“元首政治”,是一种表面上维持着共和制形式的奴隶制君主专 制。 2)强盛:从帝国建立开始,罗马进入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两河流域、 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 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分裂: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 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 “西罗马帝国”。 4)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内因、外 因) 。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1453年,奥斯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三、罗马法体系 1、罗马法体系的发展过程 1)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十二铜表法” 制定:公元前451年至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
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 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是罗马人传 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意义: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体现出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 文公示、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 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 体系的渊源。
2)罗马法体系的发展:“公民法”与“万民法” “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
法内容。 公元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了《民法大全》,标志着对
罗马法的整理和编撰工作的完成。
2、对罗马法体系的认识和评价
1)古代罗马法体系的历史影响: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 法律体系;罗马法体系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古罗马 人不断解决国家政治中的新问题、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 稳定的过程,是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的见证。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 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 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所体现的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 人树立了榜样。
·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其他答案。(Leabharlann 分) (2) 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 “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 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 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赋予的权力,调整罗马公民内部关系。
“万民法”: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 人、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 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逐步消 失。
3)罗马法体系的完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的重视,法学家、法律学说和学派的兴起,充实了罗马
2)古代罗马法体系的局限性:在于将奴隶排斥在法律 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 任何权利。
3)实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以法律维护奴隶z主阶 级对奴隶的压迫和奴役。
3、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C
表现:
评价
(2011上海)
两张判决书
(1)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2分)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 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给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而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二、基督教的创始、经典:
公元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 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相传为耶稣所创 立。
基督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包括《旧约全书》 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从此,基督教迅速在西亚、北非、欧洲以及其他 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