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知识点

预防医学知识点

1.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一种协调人类环境的战略。

他规定了个体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应担负的责任。

2.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是由于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4.公害(public nuisance)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而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破坏称为公害。

5.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成为公害病。

6..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是指机体通过饮用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者食用被该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也称水性传染病7.地方性氟病(endmic fluorine poisoning)是生活在高弗区的居民通过食物,饮水及空气等介质,它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8.碘缺乏病(IDD):是指机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因碘长期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9.必需氨基酸EAA: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10.条件氨基酸(CEAA):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11.非必需氨基酸(NEAA):其余九种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并满足机体需要的12蛋白质生物价(BV):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用被机体利用的蛋白质量与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量的比值的100倍表示。

生物价越高,表明蛋白质被机体利润长度越高。

13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14.必需脂肪酸EFA: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目前认为n-6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的两种脂肪酸,前者可在体内转变为花生四烯酸,后者可在体内转变为20碳五稀酸EPA和22碳六烯酸DHA。

15.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是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和木质素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海藻胶,木质素等。

16.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应包括人体所必需的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间的平衡,避免缺乏或过多,以满足机体代谢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17.食源性疾病FBD: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8.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使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9.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0.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21.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22.工作有关疾病(work related 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并非是所患疾病唯一直接的原因,而只是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表现为特定职业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升高,潜在的疾病显露和以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23.刺激性气体(irritative gas):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

24.窒息性气体(suffocating gas):是指阻碍机体氧的供给,吸入,运输和利用,从而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的一类有害气体。

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和化学窒息性气体。

25.尘肺(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6..矽肺(silicosis):是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7..矽结节(silicotic nodule):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肉眼观察为稍隆起于肺表面的,呈半球状结节样改变的肺组织纤维化。

1.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2.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影响,使天然形成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

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4.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形成彼此以食物链连接起来的连锁关系。

5.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6.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按其性质在外界变化情况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7..环境污染的转归: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环境中分布和迁移。

影响因素: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外界环境的理化条件、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8..物质蓄积: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污染物时如果机体吸收污染物的数量超过排泄污染物的数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数量逐渐积累增多称为~9..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迅速排出体外,不在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器官或靶组织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这称为~10.通常情况下,经生物转化,化学物毒性会降低,称为生物解毒作用。

但也有一些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增强称为生物活化作用。

11.联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和(或)物理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致使对机体的毒作用增高或降低的现象。

12.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群体中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频率而随之变化的关系,即剂量与某种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3.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以及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1.SO2促进苯并比的致癌性2.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社会~3.环境污染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4.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水,食物及其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环境。

~5..环境污染可以引起多种类型的疾病,主要有公害病、职业病、食物中毒、传染病。

5.消化道是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6.大多数污染物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如铅最初集中在血流丰富的肝,之后主要沉积于骨骼组织中.7..如果污染物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种器官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

脑是甲基汞的靶器官,肾是镉的靶器官。

有的组织器官中污染物的含量虽然高,但未显示明显的毒性作用,此类器官称为储存库,如肝,肾,脂肪组织是污染物在体内储存的主要场所。

8..肾是排泄环境污染物最重要的器官9.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常见有毒动植物中毒毒性成分及来源、中毒表现10..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①夏秋季气温高,细菌易滋生繁殖;②人们喜吃凉食、冷食:③人体肠肠道的防御功能降低。

1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1)食物被细菌污染(2)储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在放较长时间(3)食品加热不彻底12.职业病诊断:1)职业史: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者诊断机构将不予受理。

2)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13.污染物在环境中被富集的条件: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③在生物富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损害。

14.介水传染病流行特点:①水源被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其发病者可终年不断。

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净化和消毒措施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1.职业有关疾病包括: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工作有关疾病(work related disease)和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 trauma)三大类。

2.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是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3..人类环境由多种因素构成。

这些因素是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4..除痛痛病(镉中毒)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SO2)、伦敦烟雾事件(CO2、SO2、粉尘)、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NO2)、四日市哮喘事件(重金属微粒SO2)、水俣病事件(甲基汞)、博帕尔事件(异氰酸酯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放射性物质)。

5..环境的自净:环境受到污染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三种方式进行。

6.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现象:①臭氧层破坏②酸雨③全球气候变暖④沙漠化空气中常见污染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Ip,氮氧化合物,光化学烟雾,一氧化碳,多环芳烃7.PAH:苯并(α)芘等多环芳香烃,主要吸附在粒径小于2um颗粒物上,沉积于肺泡区。

8.克山病,缺硒造成(缺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9.必需氨基酸(EAA):有8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结氨酸,另外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需氨基酸。

10.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1:1:1是最好必需脂肪酸:n-6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列的亚麻酸,作用:它们是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胆固醇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并可作为前列腺素等活性物质在体内合成的原料11.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3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4化学性食物中毒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