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军棋进阶一一、布局:说下四国,不能不说布局,这也是最开始、最基本的。
对于普通棋手来说,好的布局效果尤为显著,往往能事半功倍。
关于布局,本人曾在联众贴过两个阵法:降龙和伏虎,并配有详细解说,各位可以查找,当然布局也是有一定的流行性,有些地方,也许大家现在再看,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最近本人根据时下的玩法又排了一个新阵名曰毒蝎,稍后将会贴出。
这里本人不谈具体阵法,只谈布阵原则:1、周密和出奇。
防守看周密,进攻靠出奇,一个好的阵法应该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师炸、军令各守半边是典型的周密防守布局,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阵法过于怪异可能要吃哑巴亏或者经不住组合快攻。
阵法好比手中的兵器,不管结实也好,锋利也罢,关键要用着趁手,所以一个好阵第一要自己来摆,只有自己摆出来的才是适合于自己的棋风的;第二要常用,或者正式使用前练它几十盘,好的阵法是用实战锤炼出来的,经得起常见防守和进攻的检验。
2、均衡与层次。
均衡并不是专指左右,而指的是攻守,很多人喜欢把一侧完全用小子占据,这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均衡,如果用重心来形容,把师以上和炸弹等子力作为重点,那么它们的重心最好落在棋盘的中部。
当然,这是一种很常规的说法,实际上很多番棋的实战,越到后面越会出现一些反常规的阵,比如超级乌龟阵、推土机等,这个以后我会详细解释。
说到层次,你残局阶段剩下的子力很能说明你的布局层次性,我们可以这么假设,从排长到司令子力用1到8来形容,那么很多人残局阶段剩下的子力一看——三个连长,他的子力总和6和营连排是一样的,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选择后者。
所以说军旗25个子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布局不好,由于战机刻不容缓,你不的不用营长代替连长去处理一些事情,那么残局阶段你会非常遗憾。
比如,后排的防守布局用师旅团炸就比师旅旅炸好一些。
3、子力的关联性和无关性。
实际上这就是第一个原则周密和奇特展开来说。
布阵的每个子力互相关联则可以做到联合攻守,呼应抗敌,比如师旁有炸是一种关联,强弱交替也是一种关联。
但如果布阵过分强调关联,也是极其危险的。
关联的弱点是容易暴露子力分布情况,被对手窥一斑而知全豹。
于是炸弹成为明炸,一出即亡,前排的小子消耗以后,后面的40老老实实的就被空炸了。
因此布阵一定要主要对子力关联和无关的掌握。
4、成双子力和工兵的布署成双子力为营以上师以下,(排连我就不说了,以我的水平,还无法看出排连在布阵中的位置会有什么决定性作用)由于他们都有至少两个以上,都是实力派子力,因此布阵既要考虑对他们的大胆运用,又要考虑他们不应处在比较危险的位置上,比如炸弹背后等位置。
建议这些子力的布阵位置一个靠外(两个边路),一个靠内(后排和中腹)。
这样在任何时候,需要调动任何一种子力都不是很难。
如果你总是在危急时刻无法选择的派出一个大小合适的子,你的布阵就没有达到一个高度,高手之间的胜负差距不会是一个40或39,而大多是35—38。
比如炸弹可以一个在两肋上,一个在内部,一个用来攻击,一个用来防守。
三个工兵,一个开局即常备道上,一个在中腹随时机动,一个留待残局使用。
5、前线部署。
前线有三个锋位,左边锋、右边锋和中锋,这是敌我进出我方阵地的咽喉要道,可见其重要性。
位置重要,不代表放在该位置的子力就很强。
但是选择占据该位置的角色要认真考虑,尤其关系到开局的作战。
全小,则容易开局不利,误导判断;全大,则不易拉开,影响配合。
有大有小好像没问题了吧?也许,但对手很快会从小处下手,所以必须还要注意配备这三个位置的关联火力。
连以上子力都适合放在这个位置,为什么不宜放排?谁也不会拿工兵与这个位置的子力较量,那么排长在较量中根本没有大于的机会,所以三个锋位绝不放排长。
有人可能会觉得无所谓,连排都差不多,我本就是拿它作为试探和挡拆用的,可是,在中级水平以下的对局当中,有很多是因为开局的一次小小的试探影响到战局的走向,我经常能在初级选手的对局中看到开局连长吃掉九宫的一个排长,我总是说这样的棋双方都有错,一方不该拿排长出去试,没大的可能,另一方不该用连长冒昧吃,大的可能太小。
有人可能要抬杠了,锋线真的不适合放排长吗?一定要放的话,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你用弱子当头二线跟炸弹的情况,这种布局你肯定是希望对方能够获悉你当头的是弱子,从而保证二线炸弹的隐蔽性和安全性,那么显然排长是最弱的,放连长还有可能被对方排长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除此之外,锋线对排长的适合度甚至不如放工兵的大(锋线放工兵见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奇趣经典对局——司令大本营》)。
另外,对于四暗进攻型布局,前线靠近进攻边路的眉位和中锋位应该至少有一个兵,对于四暗防守型布局,锋线可以不放工兵,但是咽部等机动性强的位置一定要备兵。
双明布局,锋线尽量备兵(有关双明对局的布局要领,请参见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双明布局及行棋特点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6、边路部署边路是攻防的主要区域,因此变化也较多,任何形态的布局在不同情况下都是可以的,很难总结概括,简单说几点吧。
一个是攻击阵型主攻边路的选择,对于四暗的对局,首先强调的是单边进攻能力,进一步的是对家的协助防护,而对家进行双先配合未必能到位,所以四暗对局,优选重兵囤积右路进攻下家,虽然对家无法双先配合,但会先于被攻方的对家反应,实施有效护攻和助攻,就算对家配合没有到位,也不怕上家来反吃(进攻不怕碰死,就怕被另一家先手吃掉);对于双明对局,双方配合条件明显提高,尽量多利用双先,所以优选重兵囤积左路进攻上家,让对家先于被攻方反应。
以上都是针对首攻方来说的,如果你只想做副攻方,可以跳出这个原则。
第二点想说一下边路的师炸组合,二线38四线炸,或二线38腰腹炸,是一种常见的两步炸摆放,要放在左路对付上家才会起作用,放在右路很容易炸不到。
7、中腹部署中腹四个位置相对较为安全,适合于放三种子,一是工兵,二是炸弹,三是后备部队,也就是你第二批投入攻防的子力,因此不能太弱。
咽部工兵用于快速出动,左右两腹工兵用于炸工结合,脐部工兵残局备用。
中腹炸弹不是防守紧要关头不要轻易进前后营,否则容易半明。
8、底线部署第一考虑的是雷型,通常来讲常见的几种雷型(名称参见《军棋常用术语规范化探讨》),三角雷、梯形雷、屏风雷适合于底线无强子,左右两路均衡的布局;直角雷适合于旗边偏弱的布局;后角雷、V型雷适合于虚边偏弱的布局。
后排如果子力偏弱,尽量不要选择三雷全布端线的布局,以加强底线的硬度。
由于底线防守难度小于边路,对于倾向于底线防守的布局,除两角外,其他底线位置一般不放雷。
关于底线雷型的部署以及雷型与整体布局的关系,参见我的另外一个系列文章《常见雷型解析》,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不要在布局时就有意将假旗位置摆虚了,很多人爱用后角雷加雷下排,或者虚台兵,这种部署方式等于告诉别人旗的方向,毕竟你不会每盘都会被亮旗,特别是喜欢后用40的人,你要给对手的进攻尽量增加难度。
有不少人反而喜欢在旗台位置放兵,就是意识到了这种效果。
二、开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到四国当中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如果你经常复盘总结经验,你会发现,很多对局的胜负往往起因是开局中一次小小的碰撞决定的。
开局阶段双方采取的常用手段我总结个八个字——调整、试探、引诱、速杀。
调整:很简单,但是也可以分析出很多奥妙。
比如用师炸组合作防守,但是不想把炸弹放在明显的第二排,开局就需要调整一下,因此有时我们甚至可以有这样一个推断,对于稳健型的棋手他的后手侧(也就是与上家相邻的一路,当然先行的一家除外)打头很可能是三种情况——师炸头两排、司令打头、无关紧要的小子。
此外,调整要尽可能隐藏自己的意图和阵型,同时要注意观察对手的调整意图和阵型。
有很多初级棋手喜欢用师炸组合打头,而且上来第一步调整就是炸弹进前营,这等于立刻把阵型告诉了对手。
所以有人说高手一子未杀先看出你的三分子力也不是危言耸听。
有多少当头40惨死于空炸啊?!开局调整好比高手比武的盘旋,盘的好不露声色,盘的不好破绽百出。
试探:试探分两种,主动试探和被动试探,主动试探就是主动去打对手的某个子,被动试探就是让出一个子等对手来打,子力一般为中弱子力。
团以下子力基本是被利用的,千万要用好它。
开局一定不要轻易的让团以下子力被对手吃掉(可以主动打,但最好不要被吃),以免误导你和对家的判断,并且一定要想办法用团以上子力去吃对手可能是团以下的子力,那么如何去判断对手是团以下子力呢,除了推测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走法使用的肯定是团以下子力,要利用好它。
比如,四暗对局中对手上来就碰死在你对家40上,你对家40反冲他,于是另一个对手过来一个子封住你对家40的退路,那么这个子一定是团以下。
其实吃掉明显的小子未必能扮40成功,如果能吃掉吃过子的子就很象了,那么怎么实现呢?再举一个例子,当对掉师长后,对手可能会冲过来碰炸结果吃掉你的小子,那么你可以再用师旅之类的吃掉来子,尤其是对非交战双方来说他未必知道先前对了师长,这种扮演更加成功。
我在对局当中有不少战例是用一个团长吃掉对手后,扮40,该躲炸躲炸该吃硬着头皮吃,结果被对手误认40,可见随意的牺牲团以下子力是多么的不应该!试探的时候,团长是最小要求,师旅是强硬手段。
引诱:在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引诱也是一种手段,卖一个破绽诱使对手来犯,从而达到借力打力等手段的实现。
说到借力打力,你有两个对手,和你发生冲突的知道是怎么回事另一个却未必,所以开局要尽可能借一家的力打另一家,同时要避免被别人借力(比如对手40很隐蔽的白吃了你的师长,你觉得下一步可能要误导对家,你最好再主动碰死一个小子。
),另一种引诱就是用40来引诱军师,根据上文的试探原则,如何利用大家也应该明白,当然还有一种用法就是40往人堆里扎,尤其是可以有3个以上甚至5个子力可以照顾到的点(比如两个前营都满甚至咽部还有子的中锋位置,最多可以有五个点照顾,边路三线同样最多可以有四个点照顾),这种点特别适合用40杀进去,一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杀子不亏,多数人都认为如果吃掉旅长被炸很亏,实际上当旅长周围只有一个炸弹照顾时,对方无从选择就算他认为你不像40也要炸你,但如果周围还有几个可选子,比如有39,那么这里面就会发生变数,这是40往人堆里扎的第一个好处,二来一旦40被炸或者被反吃失败,我们基本可以先暂且断定剩余2、3、4个位置上没有40甚至强子,因为从棋理上看,对方兵力如此扎堆,同时还具有多个实力子,阵型的其他地方必然会多出很多空虚之处,所以可以暂且断定剩余棋子无令子或强子。
这样一来,40就算被炸,其价值也绝不仅仅是1换2,而是1换2加2甚至2加3。
速杀:我指的不是闪电,我觉得闪电是一种另类的军棋下法,充分的利用军棋的偶然性,本人反对过多利用偶然因素的下法,因此不讨论闪电。
但是速杀也使用了偶然性,它是在开局不给自己和对手调整的机会下果断出击,与闪电不同的是,速杀的目的是得到局部的利益,并试探出对手局部的棋型和子力,从而判断其整体布局的棋型,这对以后的整体作战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