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指标填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统计指标填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四)主要产品概况
6、专利类型:三种专利要填对,专利是指企业在报告期 内已授权的专利的情况,是按产品分类的专利,这 个指标要经常用。
7、全年产品产值(QE14):按产品实际情况填。 8、全年产品销售收入(QE15):按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
填。 9、产品出口创汇(QE16):按产品的实际出口情况填,
16、年末资产总计(QC24):以下几项是相加 的概念,即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 计+无形资产。
17、年末负债合计:财务报表中流动负债与长期 负债之和。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18、年末所有者权益(QC33)要用年末资产减去 年末负债得出的。而在实收资本中要加上以下 七项:海外上市融资股本、国家资本、集体资 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 资本。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11、出口创汇总额(QC11)指出售给外贸部门或 直接出售给外商的产品或商品的总金额。注意 此项应填写美元,要把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计算。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QC38):要按照海 关总署每年所列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计算。 企业从各地方海关出口的产品企业就能填报。
12、净利润(QC12):高新区企业和区外企业填 此项时须注意,与国家统计局的企业报表不一 样,这里所填是税后利润。
9、工业中间投入(QC03):实际是生产消耗的 外购的产品和服务。表中有两个增加值,应有 两个中间投入。工业的中间投入比较准确,就 填工业中间投入。
10、增加值(QC43)和工业增加值(QC44): 增加值就是企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增 加值的一部分,当然小于企业增加值。企业增 加值除工业增加值外还包括其他收入的增加值。
1、经济指标单位为:千元人民币和千美元;
2、人数、项目数和经济指标之间不要串行;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高新技术企业表封面填写中要注意的项目
1、企业法人代码(QA03):不能出错,要几年 的数据用企业法人代码对的话,如果填得不对, 很可能漏掉了某个企业;
2、进出口企业经营单位代码(QA16):指在海 关登记的,企业只要有进出口权限,就应能填 出这个代码;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五)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2、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指企业在本年度 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 的经费,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资金。
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中:注意研发经费 支出要小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以下基础 研究支出,应用研究支出,试验发展支出 和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支出要填好。
◆ 技术咨询与服务收入(QC06-3)指企业利用自己人力、 物力和数据系统等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技术情况技术资料、 技术咨询、测试分析及其他类型的技术服务所获得的收 入;
◆ 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QC06-4):指企业承担社会各 方面委托研究,开发新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5、产品销售收入(QC07):就是指本企业生产的 产品销售所得的收入:
◆ 全时人员:指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科技活动的 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90%以上的人员。
◆ 参加科技项目人员:指被列入项目研究的名单 中的人员。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五)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1、科技活动人员合计(QJ09) ◆ 科技管理和服务人员:指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
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但低于 10%的工作时间不计入。 ◆ 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被评定为高中级职称的人 员。 ◆ 无高中级职称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没有 职称的人员但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 ◆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指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和实验发展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予以上三 类项目管理和服务人员。
统计指标填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西安市科技局高新处
2006统计报表说明
1.统计报表共有2种: (1)快报(截至2007年元月4日) (2)年报(截至2007年2月12日) 2.统计范围3个: (1)区外高新技术企业 (2)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 (3)国家大学科技园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高新技术企业表是了解企业各种属性的主 要指标,是进行各种分类分析的基础,请大 家注意填写正确,不然,我们的许多分析都 会出现错误,影响领导决策。在检查企业表 时请注意以下问题:
3、企业详细名称(QA04):指企业在工商注册 时的名称,注意填写全称,不能简写。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一)企业概况
1、企业登记注册类型(QB06):与工商注册时 企业类型一致,代码按企业表中附件一的代 码填写。
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QB02、QB03):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版”填写,不能漏 填。此项是在提取行业分类时要经常用到的 数据。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4、技术收入(QC06):把技术收入中的4个细化了,提出来
另填,全部技术收入中应包括以下四种收入:
◆ 技术转让收入(QC06-1):指企业科研与开发活动的成 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入;
◆ 技术承包收入(QC06-2):指企业用于技术项目设计承 包,技术工程和技术承包所获得的收入;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五)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7、技术改造、技术获取情况(看指标解释) ◆ 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经费 ◆ 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经费 ◆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经费 ◆ 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经费 ◆ 购买国外技术专利数:项数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五)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8、其他情况(看指标解释) ◆ 工程技术人员: ◆ 当年用于科研的基建经费支出:包括土建
5、企业性质(QB17):是否大中型工业企业, 不是工业企业就不要填“1”。应按国家统计 局的统计标准填写,有三个要求,从业人员, 产品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请认真看指标解 释。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一)企业概况
6、企业认定(QB11):请认真看指标解释,经 过各省、市科技部门批准认定的,才能算是 高新技术企业。
工程支出; ◆ 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原价:包括微电子控
制设备。 ◆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五)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6、科技活动产出情况,共有7项内容。 ◆ 新产品产值:有指标解释,很清楚。 ◆ 新产品销售收入:其中出口是多少。 ◆ 拥有发明专利数:看指标解释 ◆ 当年专利申请数和申请发明专利:看指标解释 ◆ 当年专利授权数: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欧美日
专利授权数、欧美日发明专利授权数。 ◆ 当年注册商标数:其中欧美日注册商标数。 ◆ 当年其他知识产权授权数。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四)主要产品概况
这部分产品的概况要强调应尽量填全产品,应占前边 产品销售收入的85%以上。两个数应差不多。
1、技术领域(QE03):按表中11个分类填; 2、技术水平(QE04):按表中5个分类填; 3、技术来源(QE05)和(QE06) :分为A和B两类, 看解释,按要求填准,技术领域B有调整,按科技部的项 目分类增加了内容。 4、立项情况(QE07):指列入各类科技计划,增加 了内容,同技术领域B。 5、质量标准(QE08):按表中6个分类填。
3、企业进区(QB07):区内企业就填“1”、 区外企业就填“2”,为避免企业数据在区内 和区外重复填写,请各地科技部门和高新区 协商好,区内区外企业划分,请按实际填写。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一)企业概况
4、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QB14):本企业是 不是从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的,如果是就填 “1”。今年发现这个指标比去年少了,可能 是有些企业填错了,要注意审好。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13、实际上缴税费总额(QC13):是指企业实际 所缴的各项税金,特种基金和附加费等。
其中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这三 种税的数值等于实际上缴税费总额。
14、减免税总额(QC17):填写对企业的优惠政 策所享受的减免部分。明确按以下情况填报: 以国家规定的税率为基础,如所得税率的33%、 增值税17%,凡是在这个基础减免的都算。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2、工业销售产值(QC04):与工业总产值区别 ◆工业销售产值是指工业产品的销售总量的 概念,不管是否为本期生产,只要在本期 销售都是本期工业销售产值; ◆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价 值。
3、总收入(QC05):指营业收入,包括主营收 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不包括投资收益。
19、盈余公积(QC37):按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 债的盈余公积填写。
20、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QC40):指企业 用于基建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其它固定资产 投资以及房地产开发的投资。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21、工业能源消费(QC41):指企业直接用于 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能源的消耗。
22、对外直接投资额(QC39):指企业在报告 期内直接向其境外企业实现的实际投资额, 包括股本投资、利润再投资以及与公司之间 债务交易有关的其他投资部分。
7、上市情况(QB15):此项今年增加了一些内 容,除了在国内上市情况,还增加了境外和 海外上市的情况,请按照要求填报。
8、控股情况(QB18):根据国家统计局报表制 度,高新区内外企业也加入了这一指标,以 了解企业的控股情况。
一、高新技术企业表
(二)经济概况
1、工业总产值(QC02):与总收入的关系; 纯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又高的企业,总收 入大体接近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率偏低且 其他收入又不高的企业,总收入一般小于工 业总产值。非纯工业企业,除了工业产品销 售率太低而其他收入又不高的企业总收入会 小于工业总产值外,一般应大于工业总产值。
以下分三类: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这 三种减免的税之和应等于减免税总额。
相关主题